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淺談《琅琊榜》中所展示出的道家勝境

淺談《琅琊榜》中所展示出的道家勝境

淺談《琅琊榜》中所展示出的道家勝境

淺談《琅琊榜》中所展示出的道家勝境

所謂道家勝境,即得道者所居處的環境。在《莊子》中,這種勝境呈多樣形態,但歸結起來,不外是象徵逍遙無為的江海山林。

如《逍遙遊》所說的「浮乎江湖」 「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大宗師》《天運》篇的「相忘於江湖」,《至樂》《達生》篇的「棲之深林」、「浮之江湖」、《山木》篇的「涉於江而浮於海」,都是道境的象徵。

江湖,處於社會的邊緣,益於免患全生,受到追求自由、 順隨生命本性之人的青睞。與之相對的是代表社會中心的廟堂,權爭激烈,勞心傷神,甚至使生命遭受戕害。

《莊子?在宥》篇談到「天下脊脊大亂,罪在攖人心。故賢者伏處大山堪岩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

《讓王》篇在評價「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的魏牟時說道「萬乘之公子也,其隱岩穴也,難為於布衣之士;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以「江海」象徵道境,出 自《老子》, 對舉,分別代表隱者與仕者的空間,首創於《莊子》。

淺談《琅琊榜》中所展示出的道家勝境

《琅琊榜》中,象徵道境的勝地是琅琊山。根據第1集交待,梅長蘇隱居廊州統領江左盟,應是琅琊山所在地。

窗外青山巍峨,雲霧繚繞。一隻翱翔於藍天的白鴿,穿越蒼岩碧林、飛躍峽谷流瀑,直入山林深人的琅琊閣。道童取下信鴿腿上的密信,拾級過橋,步人道人讀書的廳堂。

懸崖峭壁,幽深神秘;水上虹橋,仙氣撩人;重重木格,暗藏玄機;鳴鐘問道,解人之惑。相比《莊子》書中的江海山林,琅琊閣不是「山無蹊隧,澤無舟梁……

禽獸成群,草木遂長」的荒野之境,而是曲徑通幽、秩序井然,充溢著仙氣。琅琊閣號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以「衡量天下大事,盤點世間英雄」聞名於世。

當譽王對所得的錦囊心存疑慮時,道士一句「縱使風雲變幻,終究不離其宗,多思無益」,觸及道家思想的真諦。

這一勝境,孕育了赤焰軍統帥林燮與老閣主、林殊與藺晨兩代人的赤子深情,也培育出江左盟主梅長蘇與攪動天下風雲的兩個錦囊。

淺談《琅琊榜》中所展示出的道家勝境

《莊子》中還提到一種「無江海而閑」的得道勝境。《莊子?人間世》有「曲轅櫟社樹託夢於匠石」的故事。匠石前往齊國,途見櫟社樹奇高無比,認為是無用之散木。於是櫟樹託夢,告訴匠石自己托寄社壇以自全的道理。

社,指土地神,和穀神稷一樣,都是古代君主祭祀的對象,以至後代用社稷指代國家。因此,社壇,與廟堂聯繫密切。櫟樹託身於社壇,免除了斧斤之禍。《莊子?在宥》篇寫道「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為。

無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這段話是對《老子》13章的解釋,也就是說,珍愛生命的人,會順應生命本性,不會因權重而傷害身體,因此不得已而蒞臨天下,便會無為而治。

淺談《琅琊榜》中所展示出的道家勝境

《琅琊榜》中能夠在後宮做到「無為」的是靜妃,她所居住的芷蘿宮,便是托寄於煩擾之地的「獨立王國」。

靜妃二十多年前因宸妃身體有疾人宮做了醫女,作靜嬪二十餘載,凝神於醫道,專註於養生,始終超脫於嬪妃爭鬥之外,泰然閑適。

第18集末尾,皇上與太監高湛漫步後花園,有這樣一段對話「高湛,你有沒有聞到一股清新的葯香啊?」 「嗯!聞到了!牆那邊就是靜嬪娘娘的芷蘿宮啊,那兒有一片葯圃,想必這香氣呀,就是從牆那邊兒飄過來的。」

高湛 發自內心的微笑,皇上若有所思的凝視和喃喃出口的「靜嬪」二字,可以想像芷蘿宮的吸引力。厭倦了嬪妃爭寵的皇帝,在芷蘿宮感受到一份清涼與溫馨。芷蘿宮也因此成為皇宮裡尋求寧靜的「小江湖」。

江湖與宮廷的互動,一靜一鬧,一陰一陽。芷蘿宮,彷彿是陽中之陰,而琅琊閣的錦囊,又如同陰中之陽。藺晨一句「問題出在朝堂,答案卻在江湖」,表明他深諳「反者道之動」「道通為一」的老莊哲學。而這種陰陽互補的格局,便是太極陰陽魚的形象放大。

文:冷衛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源:網路

編輯:張雪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