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老師的困惑:寒假作業布置的太少家長不滿意,怎麼辦?

老師的困惑:寒假作業布置的太少家長不滿意,怎麼辦?

寒假已經開始(部分學校也就這1-2天返校)。

拿完獎狀,知道分數,就開始愉快的寒假生活。

可是不少家長卻犯了愁。

整個寒假,老師給孩子布置的書寫的寒假作業只有「一星半點」,不少家長感慨:

1.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是象徵性的。

2.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放水的感覺很明顯。

我們走訪了幾所小學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基本上是這樣的模式:

書寫的作業很少,語文作業有一些日記/周記的要求。

老師布置了一堆閱讀的書單,建議有四五本必讀的圖書,一些選讀的圖書。

一些民俗學習的任務或要求(比如了解年的文化等)。

數學老師基本上布置一些複習類的作業。

英語老師布置一些APP端的作業,單詞和閱讀。

老師布置這些作業都有自己的考量,有的是整個學校某學科的教研組或者年級組一起商量得出的結果,可為什麼家長卻不買單了呢?和一些家長聊完,大概是這樣的原因:

1.語文老師推薦的閱讀書單明顯落後於家長的認知,低於很多孩子閱讀的平均能力或者水平,或者說閱讀的書單推薦和要求很難達到中等及以上閱讀孩子的質和量的要求。

2.數學作業很多還停留在「複習」上學期學習內容的階段,對孩子的思維引導型的作業基本沒有(同樣老師大概是考慮所有學生的感受)。

3.英語老師的作業更為簡單,一些APP端的簡單的閱讀,辭彙的背誦等。

其實是可以理解的,老師的任何作業的布置都只能是「大鍋燴」,照顧大部分的學生或者所有學生,或者是基於減負的要求,作業越少/越簡單/越不給孩子帶來的負擔最好。

但是從另外一個側面其實在對家長提出新的要求:

1.家長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了解孩子的能力狀態。

2.和孩子一起規劃他們的學習,安排好他們的寒假學習生活(最起碼監督孩子完成老師所的各項作業,別連老師布置的基礎版,低配版作業都無法完成。)

3.增加各種體驗類的作業,各個城市都有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家長有抽空多帶著孩子去玩,去學習。

4.增加孩子的閱讀量,閱讀是最便宜的,最有效的幫孩子拓寬眼界和見識的手段之一。

在1月18日召開的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家庭教育如果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的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把家長引導成為立德樹人的一支有生力量,這很重要。

道理都懂,可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很多家長卻因為各種實際的情況各種「跑偏」。

因為「減負」,學校和老師不斷的減少作業的難度,不斷的減少作業的量,減少學習的時間,這些被減少的部分,有意識,對孩子教育重視的家長開始自己上手幫孩子開始補。小學階段是自己補,自己補不了就花錢去培訓班,反正大家都在想辦法。

寒假作業也是如此。

寒假應該放鬆,可寒假絕對不應該只有玩。

如果家長沒有約束,沒有要求,或者說沒有建議。

我們孩子認為的快樂,大概就是看電視、玩手機,特別是寒假期間,再加上春節的各種熱鬧,寒假很快就會過去。

玩是要玩的。

但絕對不應該是「低層次的快樂」。

雖然大家在調侃:「最怕學霸過寒假」,但確實是合理的規劃,玩 學,玩中學,學中玩,這才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而每個孩子各有不同,如何達到這樣的狀態,真的是陳部長提到的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父母幫孩子規劃的能力。

如果你受過高等教育,通過學習,通過了解孩子,就一定能幫孩子規劃(如果你不參與孩子的學習成長,你就是懶)。

如果你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聽老師的話,把老師的要求和作業100%落實到位,給孩子買一堆課外書讓他們閱讀,孩子也差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斗跨界平台 的精彩文章:

2019年拼娃思路:別隨便給孩子打雞血,家長做好了比啥都強!
孩子沒拿三好生獎狀,請放過他們!

TAG:九斗跨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