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這篇文章千萬不要錯過!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這篇文章千萬不要錯過!

⊙歡迎關注「幼教圈」、「學前教育網」、「園長」微信公眾號。

掃碼訂閱

《德育報·學前教育》為對開四版周報,全年48期,定價96元,歡迎掃碼訂閱。

Y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寶寶性格里也有一些小瑕疵,只要爸媽稍加正確引導,他們就會成為你眼裡的完美小孩哦。

害羞

寶寶害羞,在家活潑,見到生人就躲也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呢?

寶寶在家裡活潑,那是因為家是他熟悉的環境,而面對生人時本能會有一個防備和適應過程,這就是「認生」「害羞」。

成人在面對陌生人和陌生情境時都會保持一定的距離,更何況弱小的孩子。

但如果孩子表現過度的害羞,很顯然會影響到他的人際交往。想要改善孩子的害羞,不要「推出去」,而要「引過來」。

面對陌生的人要給孩子適應階段,比如家長先自然地交談,不要過多關注孩子,而是讓他在旁邊有個觀察和熟悉的過程。當他覺得你們的交談是安全、有趣、輕鬆的,他自然就慢慢放下緊張的心理,並開始接納這位客人了。

膽小

寶寶膽小,不敢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就算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聲音也非常小,有時還不回答。怎麼辦呢?

先了解寶寶膽小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

原因一:有的寶寶因為老師具有權威性和威嚴性而產生懼怕心理。

解決方法:建議家長可以直接和幼兒園的老師直接溝通,讓老師平時和寶寶多接觸,得到寶寶的信任和喜愛。

原因二:有的寶寶對自己不夠自信,怕說錯答案受到老師的批評。

解決方法:爸媽反思一下自己平時對待寶寶的方式,是以鼓勵為主還是以批評教育為主。

那些被肯定和表揚出來的孩子更主動和自信。

原因三:有的寶寶過於依賴爸媽和老師的權威性,思維不夠獨立而產生害怕心理。

解決方法:現在的寶寶從小得到全家的疼愛,有的家長事事包辦,讓寶寶養成了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合群

寶寶上幼兒園了,但好像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去,經常找茬,總是和其他小朋友打架。為什麼會不合群呢?

幼兒園是寶寶人生中第一個小社會圈子。

有的寶寶在家裡已經習慣了大人對自己的絕對關注,忽然進入幼兒園的集體環境中,他會有種被忽視的失落感,因此會做出各種與眾不同的行為來吸引大家對他的注意。

如果他之前在家已經養成不隨心意就打人的習慣,很可能會用打架的方式來表達他希望被關注的意願。同時寶寶又不會使用正確的交往方式,如:不懂得分享、愛搶小朋友東西、不會用正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等,都會使寶寶在幼兒園顯得不合群。

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社會交往能力,寶寶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內心會有挫敗感,逐漸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家長首先要明白寶寶的人際交往技能是需要學習的,家人之間的交往是直接有效的社交範例。

比如家庭成員之間在分享食物、請求幫助、表達感謝、提出要求等各方面可以讓寶寶零距離反覆學習,對寶寶社交技能習得非常有幫助。

另外家長可以給寶寶講有關小朋友交往相處的繪本和動畫片,並有意識地讓寶寶先交固定的一位小朋友做好夥伴,讓寶寶學習並運用到實際交往中去,體會到同伴交往的樂趣,從而讓寶寶逐漸成為受大家歡迎的好寶寶。

歡迎訂閱《德育報·學前教育》

Welcome to subscrib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幼網 的精彩文章:

注意,這13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
爸爸媽媽,請不要再對你的孩子發火了

TAG:中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