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中庸》:「中和」可馴服你心中的小野獸

《中庸》:「中和」可馴服你心中的小野獸

導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發現欲求越來越多,越來越不易滿足。有句話說得好,慾望就像海水,喝的越多,越覺得口渴。一個慾望滿足之後,隨之就會產生另外的慾望,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永遠無法窮盡。

所以,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小野獸,隨時可能發狂,所以要管控它,而不要助長它的狂野。

面對這個五彩斑斕的充滿誘惑的世界,如何疏解、平抑心中的慾望在今日尤顯其價值。

《中庸》提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人皆有喜怒哀樂之情,也會有各種慾望不斷出現。各種慾望與情感並不是洪水猛獸,並不可怕。

如果能夠讓其沿著中和之道來排解,就完全可控,而不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首先,要承認人慾本天然,滅掉不可能。戰國時期的告子曾說,「食色,性也。」《禮記·禮運》中也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

飲食、男女,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們心目中的最大慾望。它們涵蓋了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種類的繁衍基本需求。

如戰國時期,諸侯國國君的稱霸野心膨脹到了極點。當時有一個思想家名叫宋鈃,他提出了「情慾固寡」的觀點,認為人的本性,需求很少。但人之常情是希望吃美味佳肴,穿綾羅綢緞,行有車馬。

另外,還希望有花不完的財產與積蓄。「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則從人之欲,則勢不能容,物不能贍也。」高貴如天子,富甲天下,這是人心所共同的慾望。

如果順從人們對權勢與富貴的慾望,那是永遠無法滿足的

李斯師從荀子學帝王之術,西赴秦遊說得到相國呂不韋的器重。從小官做起,一步步走向權力的巔峰。位高一時,貴極一時。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慾望讓他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做人的最基本的持守。

為了保住自己丞相的位置,與趙高同流合污,假傳聖旨害死太子扶蘇、權臣及眾公主,曲意迎合胡亥,任由秦二世胡作非為,不加勸阻,使得整個秦國誅殺越來越多,國家走向了一條病態而瘋狂的不歸路。

而貪利的李斯死到臨頭,方悔悟,但已為時太晚。

其次,要以中和的方法來養欲、制欲。寡慾之說固然不可取,但欲可養而不可放縱。慾望永遠無法滿足,如果放縱慾望,但實現不了慾望。擁有而不知滿足,便會失去所擁有。

所以古代聖王制定了禮義來區別階層,使其有高貴與低賤的等級,有年長與年幼的差別,有聰明與愚蠢、賢能與無能的分別,使每人都承擔自己的工作而各得其所。俸祿的多少要與所處的地位、工作相稱。

中和養欲是說,用中和的方法來疏導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慾望。中和既是情感的限制方式,也是表達方式。人的味覺、視覺、聽覺、觸覺都需要適時的滿足,但要以遵循著中和的方式來調養人們的慾望。

我們應該認識到,即使是高貴的天子,慾望也不可能全部滿足,只能接近於滿足。慾望不可能全部去除,但可以節制不合理的慾望。

以中和養欲、制欲之法,進可以接近於滿足慾望,退可以節制自己的追求,實現了慾望與自身的中和與平衡

再次,要有「重己役物」的警惕意識。慾望內在於人心。人最重要的是對己與物、內與外的關係要仔細考察,達到「重己役物」。

人應該役物,而不應為物所役。慾望的放縱只會產生無窮的禍患。時刻提醒自己,你自己才是慾望的主人。樹立主體的內省意識,才是超脫慾望與功利的必由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莫哀浮生 無懼漂泊
《孫子兵法》:失敗是人生的常態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