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村民打鐵34年!海寧48歲打鐵漢有個擔憂:老手藝將何去何從?

為村民打鐵34年!海寧48歲打鐵漢有個擔憂:老手藝將何去何從?

老一輩的人曾說:撐船、打鐵、磨豆腐是人世間最苦的三大行當。但在海寧周王廟石井村有一個中年打鐵漢,14歲開始學打鐵至今,他堅守打鐵不放棄,非但不覺得苦,反而深深愛上了這個老行當,一干就是34年。

打了34年鐵的濮利榮,今年48歲,中等身材,身體很結實,練就了一手過硬的本領,不僅農具打得耐用,其他如菜刀、肉刀等日用品也打得精巧。近年來,他打的農具遠銷江蘇、安徽、金華等地,這不僅是因為濮利榮有這門獨到的打鐵技藝,還因為他為人厚道。

「村民的鐵具壞了,叫他幫個忙,他一般都不收費,總是笑咪咪地免費為村民服務。」村民陳先生說。

14歲開始學打鐵

濮利榮從小家境貧寒,小時候家中只有一間小平房。5歲時,濮利榮的父親因病去世,9歲時母親患了精神病,後來全靠爺爺奶奶撫養;11歲時,爺爺病故,母親精神病時好時壞,只有奶奶一人照顧他們這對可憐的孫子和孫女;13歲那年,奶奶不幸病故,母親改嫁到了鄰村,他和姐姐便隨同母親到了鄰村的繼父家。

14歲,正是讀書的時光,但由於家境貧寒,濮利榮只讀到小學5年級,母親便叫他到附近村子拜師傅學打鐵。頭3年是拉風箱等雜活,後3年是砂輪磨光,跟師傅一學就是20年,吃住都在師傅家,沒有工錢。

「那時在農村勞動收入很低,一天也只有幾毛錢,當時母親說年輕人要學門手藝,將來可謀生,於是我就跟隨陳師傅學打鐵。」濮利榮回憶道,他在1986年跟師傅學打鐵,先從小爐灶開始學打釘子、拳頭鎖搭扣、火鉗之類的小件,後來學用大爐灶打刮子、鋤頭、鐵耙、鐵搭等大件。

2004年,濮利榮的師傅病故後,濮利榮在自己家中開了一個打鐵鋪。一個大爐子,一個直衝屋頂的長煙囪,一個巨大的空氣錘,便組成了這間小小的打鐵鋪。這麼多年來,每天早上5點多,濮利榮便起床打農具,直到下午6點多才息工。

濮利榮說,最辛苦的是夏天打鐵。夏季氣溫高,每天都會汗流浹背,穿衣服打鐵太熱,濮利榮乾脆光著膀子打鐵。但由於皮肉暴露在外,濮利榮經常被打鐵時散射出來的鐵粒子擊中,他的身體上也全是被火星灼傷的疤痕。有一次,一粒小鐵粒子擊中了他的腹部肌肉,他疼痛難忍,便到醫院動手術。醫生說,別看外面只是一個小孔,但肌肉里卻有4公分長的一個口子,非常危險。

「干打鐵行業,辛苦,利也薄,妻子曾對我說,還是到廠里上班收益高,我也曾經動搖過。但後來一想,農民在田間勞動需要農具,如果我不打農具,周邊村民如果要買農具,就要出遠門,所以我不能放棄這行業。」濮利榮說。

打鐵這門手藝誰來繼承

濮利榮說,打鐵看起來容易,其實有很多講究,點火、拉風箱、把鉗、淬火、打磨……火候不到不行,最難的是打刮子口,以前沒有電焊,要把鐵燒軟後,用榔頭敲打,過了頭不行,刮子燒壞了只能當廢品。所以,民間有「三年徒弟兩年半桌頭」的行話,意思是說練打鐵的基本功,要整整5年,如果要學好學精,是沒有盡頭的。

從14歲至今,34年來濮利榮已經精通掌握了這門打鐵手藝,並有幾十多種拿手絕活。如今,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本地農民的農具需求量正在日益減少,周王廟鎮上只剩下濮利榮一家打鐵店。

「我年紀也大了,這門手藝年輕人不太願意來學,畢竟工作太辛苦,工資又低,打一把刮子,從淬火打毛坯、開管口、打板子,到燒電焊、剪切、打磨等,要13道工藝,只能攢幾元錢。但我會堅持下來,因為農民還需要我打鐵生產農具。我也會努力培養接班人,這項民間工藝,需要發揚和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寵科研院 的精彩文章: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劉羅鍋」,從清正剛直到圓滑世故
教育家胡適的孩子,不學無術與父親斷絕關係:終究是父親沒當好

TAG:萌寵科研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