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82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

1、薿。讀作nǐ。《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茂也。從艸疑聲。《詩》曰:『黍稷薿薿。』」這個字可以組成疊詞「薿薿」,意思是茂盛的樣子。《詩經.小雅.甫田》里有:「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大意是:今天我去到南邊這塊地,看到有的除草有的培土壟,黍米高粱長得都非常茂盛。韓愈的《秋懷詩》也說「窗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秋風一拂披,策策鳴不已」。薿是形容詞,不是具體事物,只能上一張草木長得茂盛的照片,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茂盛的樣子)

古漢語的很多辭彙在現代漢語里已不常用,但在古詩文里遇到,要知道它是什麼意思。

薿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薿的小篆寫法

2、蕤。讀ruí。《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艸木華垂皃。」這是蕤的本義,就是草木花紛披下垂貌。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紫藤花蕤)

但蕤字還有其他意思:(1)花。在很多情況下,蕤也可以直接指花,陸機的《文賦》里說:「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李善注作注引《纂要》說:「草木華曰蕤」。這不是單例,蘇東坡的《南鄉子》有「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顯然也是花的意思。(2)花蕊。單指花蕊的例子也有,比如《紅樓夢》里賈寶玉游太虛幻境時,警幻勸酒,說:此酒乃以百花之蕤,萬木之汁,駕麟髓之醅,鳳乳之麯釀成,因名為『萬艷同杯』」舊本寫作蕤,新出的《紅樓夢》簡體本,一般都寫作蕊了。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脂硯齋甲戌本《紅樓夢》里的蕤)

(3)下垂的裝飾物。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里說:「蕤,引伸凡物之垂者皆曰蕤。冠緌繫於纓而垂者也。《禮》家定為蕤字。」(4)組成詞語「葳蕤」指草木茂盛的樣子。讀過《唐詩三百首》的朋友應當認識這個詞,因為第一首詩就是張九齡的《感遇》,第一句有「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的詩句。

蕤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蕤的小篆寫法)

3、葼。讀zō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靑、齊、沇、冀謂木細枝曰葼。」顯然,這是方言,《方言》卷二里說:「木細枝謂之杪,江、淮、陳、楚之內謂之篾,青、齊、沇、冀之間謂之葼。……故《傳》曰:『慈母之怒子也,雖折葼而笞之,其惠存焉。』」大意是:樹木的細枝叫作杪,在江淮陳楚等地叫篾,在青齊沇冀等地叫葼。所以《傳》里說:「慈祥的母親生孩子的氣,就算是折了細枝鞭笞孩子,心中仍然存著憐愛之心(或者說,雖然鞭打,愛也是包含其中的)。《金國.刑志》里有:「金國舊俗,輕罪笞以柳葼。」相對較輕的罪用柳條打。它由此也有引申義:細小。《廣雅.釋詁二》里說「葼,小也。」王念孫《廣雅疏證》里說:「案:葼者,細密之貌。」

此外,它還是一種草的名字,《正字通.艸部》有「葼,小藍曰葼。」什麼是小藍,沒有詳細資料可證明,謝靈運的《山居賦》里也有這個字:蓼蕺葼薺,葑菲蘇薑「也只是說明它是一種草,無法證明它究竟是什麼草,我們暫時存疑。

葼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葼的小篆寫法)

4、?(上艸下移,某些設備無法正常顯示)。讀yí。《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艸萎?「,徐灝注箋說:「凡言逶迤、委蛇,皆字異而意同」就是說,萎?、逶迤、委蛇的意思是相同的,那就是蜿蜒曲折的意思,但是《漢語大字典》給的解釋是「草動貌」,就是草動的樣子,似乎與古人有細微差別,用這個字時,要注意這些區別,一般逶迤指道路、山脈、河流等蜿蜒曲折;而委蛇,指人的虛偽、不真誠或者人心複雜;而萎?應當指植物的蠕動、飄動、搖動,這種姿態也是複雜而豐富和不可捉摸的。其實,這三個詞讓我們意識到,漢字在造字之初,是相對簡單的,到後來字義承載負荷越來越大,人們只好對它加以細化,又生出很多字意微小差別的漢字,其實這是漢字進入了「繁縟」改造期,越來越複雜了。萎?的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萎?)

?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的小篆寫法)

5、蒝。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一個讀音yuán。給的解釋是:「艸木形。」這是蒝的本義,《玉篇.艸部》:「蒝,莖葉布也。」《本草綱目.菜部.胡荽》也說:「蒝乃莖葉布散之貌。」典籍各自說得清楚,就是草木莖葉散布的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莖葉散布)

如果我們從字形上分析這個字,艸字頭,加一個原字,《說文》「原,水泉本也」,就是水的源頭,那麼,蒝是艸加上一個源頭,可不就是艸這個源頭長出的莖和葉嗎。就像水源之處流出的水,四散分流。

蒝字還有第二個讀音huán,字義出自《集韻.艸部》:「蒝,艸名」,究竟是何草,無據可查,同樣只能存疑。

蒝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蒝字的小篆寫法)

6、莢。讀jiá。是莢的繁體,《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艸實」,就是草木結果實的一種,《廣雅.釋草》:「豆角謂之莢。」王念孫的《廣雅疏證》說:「莢之言夾也,兩旁相夾豆在其中也。豆莢長而端銳,如角然,故又名豆角。」莢一般由一個心皮生成的單子房發育而成,果皮成熟時乾燥,扁而長,沿兩邊裂開,開裂後,果皮成對稱的兩片。豆類植物的果實,大部分都如此。比如:豆莢、皂莢。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扁豆豆莢)

莢也有其他意思:(1)指某些樹木的翅果,比如榆莢,注意,與豆莢的樣子並不相同,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榆莢)

榆莢我們之前提到過,李商隱的《和人題真娘墓》有:「柳眉空吐效顰葉,榆莢還飛買笑錢」柳葉像眉,榆莢似錢,多麼形象啊。(2)指草初生。意思出自《集韻.帖韻》里有:「莢,艸初生。」(3)莢還是個姓氏,出自《廣韻.帖韻》里有:「莢,姓,出平陽。《世本》有晉大夫,莢成僖子也。」

莢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莢的小篆寫法)

某個漢字的意義如果相對複雜,則是在繁縟改造期內(其實到現在為止,還在這相漫長的改造期內)不斷為後人增加、豐富的結果,對這些漢字的掌握,最好的辦法,就是理解它本來的「本義」,因為後來「繁縟」改造期內增加的意義大多由「本義」生髮而來,《說文》往往從本義入手,所以,學習《說文》的意義是深遠的。

(【說文解字】之82,部分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讀印:黃牧甫「兒女心腸英雄肝膽」
《說文解字》第7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也叫芫荽,你讀對了嗎?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