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老農挖出堪比勾踐劍的國寶,輾轉到香港古玩店,被136萬買回來

老農挖出堪比勾踐劍的國寶,輾轉到香港古玩店,被136萬買回來

越王勾踐劍

世人皆知「越王勾踐劍」,發現於湖北省荊州市望山楚墓群中。劍身歷經兩千多年而不腐,出土之時沒有任何銹跡,寒光逼人,吹毛斷髮!它的發現也讓高古時代神兵利刃的傳說變成了現實。然而還有一把劍,不遜色於勾踐劍,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經歷坎坷,從被挖出來之後就一直不停的被文物販子倒手,差點就從香港流落到了日本,還好最終被愛國藏家給發現,它就是:越王者旨於睗劍

香港古玩街(配圖)

在1995年,中國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已故)先生在香港的一條古玩街道閑逛,偶然走進一家古玩店,馬上目光就被架子上的一把青銅古劍給吸引了。身為浸淫學海多年的馬承源,是中國青銅器鑒定的第一人,他馬上發現這把劍不一般,就表明了想要購買下來的意思。然而古玩店老闆的出價非常高昂,他說很多國外的買家都想要購買此劍。一個日本收藏家甚至出到了150萬港幣的高價,在1995年堪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為了不讓此寶物流落到國外,馬承源不得不先借了10萬元定金穩住賣家,再回去求助於他人。

馬承源

在和賣家的交談之中馬承源還了解到,此文物為何會輾轉流落到香港。原來是一個文物販子透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老農無意中挖出了這把寶劍。老農自己留了下來,後來以兩萬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個文物販子。然後再幾經轉手,換了好幾波不同的買家,最終到了香港,被古玩店老闆收入囊中,也是花了很大的成本的。如果不是馬承源及時發現,那麼馬上就會賣給外國人了。後來浙江博物館館長曹錦炎也參與其中,並且開了會議,呼籲全省企業拯救國寶。得到了媒體和政府的關注,最終在浙江省政府的牽頭下,當時的杭州鋼鐵廠總經理毅然決定以136萬港幣將此劍購得,並贈予浙江省博物館,不得不說十分讓人敬佩!賣家也是守信之人,出150萬港幣的日本人他沒賣,而是以136萬港幣賣回國內,想必也是有一顆愛國之心的。

者旨於睗劍

說完了國寶回家的坎坷經歷,下面就來說說這把者旨於睗劍。這位名叫「者旨於睗」的越王,他恰恰就是勾踐的兒子,因為名氣沒有勾踐大,所以他和這把寶劍都甚少人知曉。越地雖然青銅器較少,但是個個都是精品,劍格兩面鑄雙鉤鳥蟲書銘文,正面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為:者旨於睗。和勾踐劍一樣,它同樣也是歷經兩千多年不銹不蝕,連劍鞘也完整如新,烏黑髮亮,劍刃極薄,犀利非常!劍莖上的絲質纏緱同樣保存完整。其完整程度甚至已經超過了越王勾踐劍。現在已成為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劍身細節

那為何時隔兩千多年,還能做到還如此鋒利,不銹不腐呢?據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的合金配比堪稱完美,所用銅、錫成分質地純凈,幾乎沒有雜質,而且少鉛無鐵,含錫量在16%到18%之間,經過鑄造、磨削、拋光等多道工序,最後做到整個劍身完美無瑕,毫無破綻。遙想當年曹丕曾道「越民鑄寶劍,出匣吐寒芒」。中國兵器史上五把傳說中的絕世神兵純鉤、湛盧、毫曹、魚腸、矩闊,也是越國人歐冶子製造的。古人的鑄造工藝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高超!而最令人心馳神往的是,哪怕過了兩千多年,我們依然還能認出上面的字,能了解此件絕世國寶背後的歷史故事,全世界能做到此點的寥寥可數,這才是中國文化的最大魅力,也是生生不息的文明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大視界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鑿山都未能挖開,唐伯虎也想探尋寶物,這個水池藏著什麼?
以「開光」為噱頭賣假貨,這群假和尚到處行騙,丟人丟到了國外!

TAG:收藏大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