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無限極疑致女童心肌炎後續:涉事產品送檢 結果尚未公布

無限極疑致女童心肌炎後續:涉事產品送檢 結果尚未公布

無限極疑致女童心肌炎事件持續發酵,1月23日下午無限極在廣州媒體發布會表示,目前已經將女童使用過的相關產品送往第三方機構檢測,看產品是符合當初申請備案的要求及標準,檢測結果預計周五(1月25日)出來,屆時會向媒體公布。

截止到1月25日18:00,尚未有無限極公布的檢測結果。

無限極官網未有檢測結果公告

如果公布的檢測結果不符合標準,那麼需要再進一步檢測這些保健品成分及毒副作用;如果符合標準,那產品就能儘管放心吃了嗎?

需要明確的是,即使送檢產品與申請備案的要求及標準相符合,保健食品也不具有藥品的療效,不能發揮藥品治療疾病的作用。

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保健品需要借鑒煙草管理方法,在顯著位置上標註: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品

·保健食品不具有藥品預防、治療功能

以此達到提醒作用。

為什麼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

在我國,保健品缺少嚴格的審批流程和標準。

保健品不像藥品一樣,經歷臨床前研究、新葯臨床試驗審批、臨床試驗和新葯上市審批,上市後還需繼續跟蹤,以評價藥物長期療效及安全性這些過程。也就是說,即使藥品上市後,也有可能因為長期療效不佳或者副作用問題撤市。

僅是藥品臨床試驗一項,就得分三期進行,從首批20-80人的小範圍志願者試驗,逐步推廣到幾十至幾百人不等的志願者試驗,以獲得藥物安全性、耐受性和劑量研究的最佳數值。三期臨床數據繼續擴大患者範圍,從幾百到幾千人不等,多中心臨床試驗以進一步評價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新葯的收益/風險比。

漫長的臨床研究過程,使投入成本極高,一款新葯研發上市的投入介於8-17億美元之間,一般認為10億美元左右。

(圖片來源:全景網)

而保健品的審批,則隨意很多,沒有共同的標準。不同的保健品和評價單位,用不同的指標和方法,指標和解釋也非常隨意,安徽醫科大學退休教授、流行病學專家祖述憲指出。因此,現時保健品市場多以食品為主,指標成分難以驗證,也就是說成分不明確。

對於保健品宣傳用途,尤其是針對某中功效的時候,涉及文獻多以「可能有效」論證。

也就是說,它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沒效的,而且沒有「大規模臨床試驗」。而且保健品上市後,不會如藥品一樣,有後續追蹤研究來進一步驗證。

因此,不管是成分明確方面,還是在患者廣泛臨床試驗,亦或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保健品都無法做到藥品的評價標準,甚至,在保健品研發上,很多安全性數據都是缺失的。

事實上,某些保健品為達到「效果」,可能會偷偷加入一些藥品。是葯三分毒,作為藥品使用時,醫生會根據個人情況,權衡利弊,選擇利大於弊的治療方案;作為保健品使用時,若成分不明確,患者不知情,還有本著保健品無害的想法,自行加量,最後致使副作用過大。

(圖片來源:全景網)

「如果有病,就去醫院,這裡的產品不能治病」,面對採訪時,北京順義區一家無限極門店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而對於田女士投訴的處理,23日新聞發布會中,無限極表示,陝西分公司曾與經銷商一起跟田女士進行多番溝通,但雙方未就田女士提出的100萬賠償達成共識,據無限極媒體事務張總監介紹。無限極表示,曾提出讓田女士將女童送往權威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但田女士及其家人並未接受。

對此,田女士回應,自事件曝光後,無限極陝西分公司曾三次聯繫她,至於為何不接受把孩子送往醫院進一步檢查,主要考慮到孩子曾輾轉多家醫院,包括國內權威的西京醫院及北京兒童醫院,但目前也沒有醫生給出明確治療方案。目前孩子身體狀況不佳,比較消瘦,眼睛渾濁,也不想再折騰孩子。

同時,自田女士投訴以來,無限極陸續共接到18宗遭遇消費者投訴,涉及20款產品,無限極表示目前已主動將這些遭遇投訴的產品,分批次送往不同省市的三方機構檢測。

不管最後這20款產品檢測結果如何,希望更多人能認識到: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治療疾病;保健品服用劑量也有上限,飯吃多了尚會撐著,何況是保健品呢?

參考資料:

1.南方都市報,《無限極回應「女童心肌損害」事件!稱產品已送檢,會公布結果》,余毅清

2.CPhI製藥在線,《新葯從立項到獲批上市的艱難歷程》,知行

3.丁香醫生,《保健品為何如此泛濫?》,祖述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客新健康 的精彩文章:

1級致癌物!7成胃癌歸因於它!關於幽門螺桿菌,這4個問題你要清楚
這些家庭用藥已被禁止,很多人還不知道!

TAG:健客新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