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紂王為何寧死不投降西岐,頑抗到底?竟然是受元始天尊暗中指使?

紂王為何寧死不投降西岐,頑抗到底?竟然是受元始天尊暗中指使?

女媧娘娘要滅殷商,闡教也要滅殷商,西岐更是對殷商除之而後快,紂王難道不害怕嗎?他哪來的自信,可以確保殷商江山牢固不破?

面對西岐大軍的連戰連捷,殷商大軍的損失慘重,紂王難道不擔心西岐滅亡殷商嗎?難道不擔心自己身死人手嗎?

紂王似乎不太擔心。又或者說,紂王擔心殷商存亡,卻不擔心自己的生死。所以,紂王無論如何作惡多端,壞事干盡,也始終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即使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眼看著西岐大軍便要攻入朝歌,他卻仍然沒有太過悲傷。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紂王作為一名沉迷享受的君王,按說應該是個貪生怕死的人,可他卻沒有向西岐投降,而是選擇以鹿台自焚的悲壯之舉,結束自己的生命。這與歷史上絕大多數亡國之君的所作所為大相徑庭。

歷史上能以身殉國的亡國之君,鳳毛麟角,最著名的是崇禎。但崇禎與紂王不同,崇禎本非亡國之主,他勤政簡樸,勵精圖治,只不過生不逢時,遇到了亡國之世。而紂王窮奢極欲,比陳叔寶之流更昏,他為何卻有殉國的勇氣?

歷史上的紂王且不說,《封神演義》中的紂王,之所以那麼有恃無恐,之所以那麼視死如歸,頑抗到底,不是他多麼的大勇無畏,而是受一位高人的暗中指使。而這位高人的身份,想必會讓大家大跌眼鏡,他不是旁人,正是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指使紂王做壞事?元始天尊不是命闡教弟子,協助西岐討伐殷商嗎?他怎麼可能指使紂王做壞事?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話說聞仲死後,其靈魂並沒有直接前往封神台,而是先來到朝歌,面見紂王。聞仲為何要見紂王呢?他想勸諫紂王:一定要勤政愛民。臨走前,他又不忘說道:老臣欲再訴深情,恐難進封神台耳。臣去也!

聞仲的話,似乎完全是臣子對君王的盡忠,死而不已。不可否認,聞仲的所作所為,確實有盡忠的成分在內,但事情絕不是如此簡單。

要知道,很湊巧的是,殷郊死後,其靈魂也沒有直接前往封神台,也是先來到朝歌,面見紂王。而殷郊面見紂王的原因,也是勸說他勤政愛民。臨走前,也說過和聞仲相似的話:我必須走了,否則難進封神台。

聞仲和殷郊為何都不忘向紂王提及封神台的事?顯然,他們想告訴紂王,人死以後,可以進入封神台封神。作為臣子和兒子的聞仲和殷郊可以,作為君主和父親的紂王,其死後,就更加有資格封神。

這無疑等於鼓勵紂王放開膀子干,絕不能向西岐投降,大不了一死,反正死後也可以封神。但這種讓紂王負隅頑抗的話,顯然對西岐不利,如果沒有元始天尊的授意,我們很難想像,聞仲和殷郊敢對紂王說。

那麼,元始天尊為何要讓聞仲和殷郊慫恿紂王負隅頑抗呢?這便不得不提到元始天尊讓闡教眾仙輔佐西岐的真實目的,表面上看是助武王伐紂,其實是利用這個機會,剷除截教。因此,紂王的負隅頑抗,對元始天尊而言,非常重要。

試想,如果紂王畏懼投降,西岐迅速滅亡殷商,截教弟子便不會再下山協助殷商,闡教也就沒有對付截教弟子的借口,那麼,闡教還如何剷除截教?所以,元始天尊需要紂王全力以赴,死不認輸,吸引更多的截教弟子下山應劫,故而派聞仲和殷郊以封神之事安撫,使其後顧無憂。

只不過,元始天尊的本意是,讓紂王有恃無恐地反擊西岐,延長封神之戰的時間。但紂王卻有意曲解元始天尊的意圖,有恃無恐地窮奢極欲,禍害百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漢羽林郎 的精彩文章:

此大神法力高強,萬民敬仰,孫悟空卻對他恨之入骨:我要掘你祖墳
十二金仙中有個關係戶,法力低得連徒弟都收不到,排名卻名列前茅

TAG:大漢羽林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