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李玫瑾教授:教育好孩子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

李玫瑾教授:教育好孩子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

「我們重視家庭教育,要注意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教育最好的時間是在6歲之前。」

——李玫瑾教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

李玫瑾教授:教育好孩子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前不久,西安一名15歲的少年疑因被強制理髮,從家中跳樓而亡,引起了軒然大波。

李玫瑾教授:教育好孩子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

諸如此類的青少年問題,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孩子12歲以後出現的問題,源於6歲之前

為什麼12歲前後呢?因為12歲之前他還比較弱小,他對父母不會有太強烈的反抗,他反抗不了。但是12歲之後他可以離家出走,可以用死來威脅,他腿長了也硬了。

所以,我們重視家庭教育,要注意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教育最好的時間是在6歲之前。

李玫瑾教授認為,作為一個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有以下三個條件:

李玫瑾教授:教育好孩子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

一、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在他完全不能獨立的情況下你去給他帶來快樂,給他帶來舒服,當他依賴你的時候你才有教育他的資本。父母要拿出時間自己帶孩子,然後呢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你陪伴在他身邊,在他晚上睡覺之前你給他講講故事,生活當中你要用更多的時間陪他玩,要跟孩子建立一種情感的聯結。



李玫瑾教授:教育好孩子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

二,在第一個條件的基礎上,要對他有一個性格方面的培養。這是什麼關係呢?在管理當中有一個話叫做恩威並施,3歲之前你照顧到位有恩於他,3歲之後是立威,這個威不是打他或者罵他,而是你板臉了他就知道這個事不能做了。李教授對於教育的定義是:父母一定親自帶孩子,讓他依戀你。



李玫瑾教授:教育好孩子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

第三,建立孩子正確的思維模式。家長要言傳身教,引導孩子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說,今天社會發生什麼新聞,我們在飯桌上議論,大家在說話孩子在聽,他可能會形成:這樣的事情不能怎樣對待,什麼事情我不能做;比如說別人家的孩子把人打傷送到醫院搶救,爸爸會說這孩子打架不能這樣打,打架不能打這些地方不能打成這樣,孩子由此有了正確的思維模式。

如果家長不跟孩子一起生活,不給他立一些規矩,他可能就沒有觀念。因為無論這孩子聰明還是不聰明,父母早期的培養不到位的話,等他已經顯現問題再去做一些事情,就已經來不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