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89年,鎮守黃河的千年鐵牛被發現,一出現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1989年,鎮守黃河的千年鐵牛被發現,一出現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文|二壯

1989年,鎮守黃河的千年鐵牛被發現,一出現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底蘊深厚,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及文化遺產。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在北部流經多省的黃河,就在黃河的一個渡口——蒲津渡,發現了珍貴的歷史文物——鎮守了黃河千年的鐵牛。1989年,珍貴的黃河鐵牛等文物成功出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

蒲津渡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遺存豐富。蒲津渡自古以來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歷朝歷代在此處修造浮橋的次數之多令人驚嘆。浮橋就系在這黃河鐵牛上。黃河鐵牛是蒲津渡保存最為完整的一種文物,實際上有四座巨大的鐵牛,各自旁邊立著一座鐵人像。鐵牛和鐵人的製作工藝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澆鑄以及范塊的痕迹清晰可見。

蒲津渡的浮橋隨著朝代更迭,被沖毀數次又重修數次,鐵牛卻始終牢牢地立在水中,堅定而又執著地守護著黃河兩岸的人民,記錄著河水的起起落落,記錄著淤泥的堆積程度以及河岸的變化情況。這些都為後世考證歷史地理、水文地質、環境考古 及黃河治理提供了資料。

既然發現了這樣珍貴的文物,當代人必須要保護好它。經過眾多專家長期的研究和討論,最終決定採取山西省文物局的建議,將鐵牛、鐵人、鐵柱等就地上升12.2米,復原古代時的地面、台階等,修繕鐵牛、鐵人。但這些只是專家的計劃,實際執行起來難度並不小。首先,鐵牛和鐵人的重量不可小覷,如何不損傷文物而又成功將其上升是一大難題。其次,鐵器容易生鏽,如何能夠既不損傷鐵牛又能除掉斑斑銹跡也令專家困擾。但隨著現代各種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將得到妥當的處置。

鐵製品接觸空氣後極易生鏽,這幾座鐵牛歷經千年而不曾消失,實屬不易。況且在交通、技術等都不算髮達的年代,古人能想出用鐵牛來穩定浮橋的主意,並付諸實踐,這令當代專家都不由感嘆:古人的智慧實在是高!

我國的文化遺迹和歷史文物相當豐富,有些已被發現,有些還未曾被探明。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已經發現的文物,並儘力修繕,儘可能恢復它們的原始狀態。這全都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本文由二壯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壯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圍牆外發現一物,讓專家不敢踏足
你只知道東北悍匪喬四,卻不知道還有一人,他的名氣比喬四還大

TAG:二壯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