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面對養老金缺口,這些國家祭出奇招!總理和流浪漢養老金一樣多!

面對養老金缺口,這些國家祭出奇招!總理和流浪漢養老金一樣多!

近年來,「養老錢夠不夠發放」成為了社會熱議的話題。

目前,我國東北等部分省份已經出現了養老金收不抵支的問題,2015年黑龍江企業養老保險基金餘額只夠一個月支付額度,到了2016年東三省養老金結餘數字全部為負,且由於東北人口不斷流失差額只可能會越來越大。

(圖片源於網路)

對此2019年1月,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建議,用南方多年的滾存結餘調到東北救燃眉之急,不料網友們對此建議紛紛提出質疑。而後賈康1月21日發文回應稱,基本養老金的全社會統籌是提升其「共濟」、「互濟」功能的必然選擇,其還有促進統一的人力資本市場培育與發展等積極意義。這個實質性改革勢在必行,越拖越被動。現在做個「攻堅克難」,此其時矣!

「南錢北調」在很多年以前已經有專家提出類似建議,並在行業內引起過激烈的爭議,最終因為遭遇到較大的阻力而未能真正推動,最大的問題是,這麼做將會降低結餘較多地區政府徵收養老金的積極性。

養老金收不抵支到底是我國人口基數實在太多還是因為養老制度出現了問題?看到少數國家退休年齡比我們高,有人提議推遲退休年齡,但實際上這與人口壽命和工作年限等因素都是有很大關係的。其實不單單是中國,很多國家都面臨著養老金不足的問題,對此各國政府也是「奇招盡出」。

(圖片源於網路)

美國:養老金虧空高達1.4萬億美金

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最新報告顯示,美國養老金缺口高達驚人的1.4萬億美金。

美國養老金制度比較完善,分為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和政府退休金,個人養老金計劃。美國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強制性的,所有公司員工必須強制參與。目前要求個人需繳納稅前收入的6.2%,繳納10年。中間可以中斷,只要累積夠10年就行。

(圖片源於網路)

美國正常退休年齡為65-67歲,正常退休可以領取全額退休金。62歲退休也是允許的,但是這種情況屬於提前退休,領取的退休金需要打7折。為了緩解養老金支出壓力,美國只好鼓勵延遲退休。晚一年退休,可以領取108%的養老金。70歲以後退休,則可以領取132%的養老金。

企業的退休金計劃是企業的自發行為,無需員工繳納任何費用。但是這種方式有風險,一旦企業中途倒閉,會面臨拿不到養老金的情況。

因此在美國,更多企業選擇開設401k賬戶。這種養老金計劃也是自願的,企業每個月為員工繳納一部分,個人也可以自行繳納。

日本:安倍欲建終身不退休社會

對於養老問題日本實行彈性領取養老金制度。

日本政府規定:日本人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是65歲,但鼓勵根據個人的自身情況延遲領取,最晚可延遲到70歲。如果年齡到了65歲後,不退休而是選擇繼續工作,那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每延遲一個月,領取額就增加0.7%。如果一直工作不退休到70歲才開始領取養老金,這意味著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將比從65歲開始領取的要增加42%。看起來誘惑力不小,那效果到底如何呢?

據日本媒體的報道,自願延遲領取養老金的老人比例僅為1.2%,絕大多數老人還是選擇了不延遲領取,畢竟對老年人老說滿足眼前的收益更划算。這樣的結果顯示彈性領取養老金政策的效果並不明顯。

(圖片源自網路)

對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日本政府正計劃修改法律,逐步把工作年齡上限由之前的65提高到70歲。這樣對企業來說,如果不退休的老年人越多,人力成本反而可以更低。

這或許還不夠,畢竟日本的老人還是很多,每年需要的養老金還是巨大的。即使多工作了幾年,但如果日本的老人退休後主要的收入還是養老金,那生活質量還是無法保證,日本政府的財政壓力還是很大。

因此,安倍政府正在討論要打造一個「終身不退休」、「終身活躍」的社會,只要願意工作就可以「終身不退休,終身工作」,並以此推進醫療和養老金等涉及社會保障制度整體的改革。

法國:超七成法國民眾不滿現養老制度

(圖片源自網路)

法國的養老保險體系由三個層次組成,即第一層次的法定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層次的補充養老保險和第三層次的商業性養老保險。

(由於體系較為龐大隻介紹法定基本養老保險)領取法定基本養老保險金的條件是:年滿60歲在私營部門受僱工作並繳費37.5年。如未滿60歲或未能在私營部工作並繳費37.5年而提前退休,那麼領取的養老保險金就得酌情按規定打折扣。凡滿足以上兩個條件而退休者,則可領取約相當於其原工資50%的養老保險金。計算養老保險金的工資取本人10年最高工資的平均數。

法國養老保險體系的規模十分龐大,制度十分複雜,各類養老保險計劃名目繁多,直至今天仍沒有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一名法國國民也不可能靠只參加一種養老保險計劃,就能在退休以後舒適地安度晚年。

在法國,不同部門適用不同的養老保險計劃,如私營部門工資勞動者適用一般的養老保險計劃,而公務員和公營部門工資勞動者則採用專門養老保險計劃。即使同在私營部門供職的工資勞動者,也因其職別不同而適用不同的補充養老保險計劃,如私營部門全體工資勞動者的補充養老保險計劃和企業幹部(包括管理人員、工程師等)補充養老保險計劃。

由於二戰後法國人過分強調社會福利,導致社會福利的超前發展社保支出龐大最終入不敷出,再加上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法國經濟的不景氣及人口老齡化幾個重要因素影響,曾使法國人引以自豪的社會福利制度,特別是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失靈,社會保險支出(包括養老保險金支出)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在過去的5年里累計負債2300億法國法郎,約相當於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4%。第一、第二層次養老保險計劃的養老保險金支出佔法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近年已高達12.5%。當問及「您對法國現行養老金制度是否滿意」時,72%的法國受訪者表示「不滿意」。

面對養老保險方面日益突出的問題,法國政府已基本達成共識:法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與其他社會福利制度一樣,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鑒於公平和效率的原則,養老保險必須從由在職人員負擔改為由全社會納稅人負擔。為此,法國採取的措施主要是削減開支,增加收入,包括開徵新稅種和提高稅率。面向社會,走向市場,即以社會為背景,以市場為導向儘可能減少行政干預。由此可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即使像法國這樣經濟發達的國家,其養老保險事業乃至整個社會福利事業的改革也離不開社會和市場。

德國:將提高退休年齡到70歲

2018年11月下旬開始,20萬法國民眾湧上街頭,穿著法國司機常備的、在車輛緊急遇險時才需要穿上的「黃背心」來表達對馬克龍政策的不滿。持續數周的「黃背心」抗議運動最終以法國總統馬克龍妥協而暫時有所緩和。這讓歐洲其他國家不滿社會現狀的人也看到了希望。讓德國民眾也穿上了「黃背心」走到了慕尼黑大劇院靜坐抗議。

這次德國慕尼黑的「黃背心」主要抗議的兩大問題之一是過低的退休金,這也是德國政府多年來未能解的難題。

德國1889年頒布了《老年和殘疾人保險法案》,工人須交納養老保險,70歲時可以退休,領取養老年金。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勞動力獲得了解放,工人退休後享受的休閑時間也隨之延長,從1916年起,德國把退休年齡降到了65歲。因為德國只有最低時薪,而沒有最低退休金標準,員工退休後能領取多少法定退休金,主要取決於在職業生涯中交了多少養老保險。以一位27歲開始工作的德國人為例,假設他的稅前年薪固定為4萬歐元,按照這個工資標準交納養老保險40年(個人交納比率約為稅前工資的9%),直到67歲正式退休,那麼他在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約1316歐元(約合1.02萬元人民幣)的退休金,這與2017年德國退休者的人均退休金,約1350歐元相仿。人均一萬多人民幣的退休金看似不少,但德國的退休金並非像中國一樣完全免稅,而是算作個人收入,超出一定標準仍需交納個人所得稅。此外,德國即使是退休員工也需要交納醫療保險,每個月從數十歐元(公立保險)到數百歐元(私立保險)不等。

(圖片來源:知乎@Kevin)

雖然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之一,但如今德國社會生育率低、老齡化極為嚴重,全部人口的人均年齡已接近50歲,預計到2019年,德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將超過30歲以下年輕人,年輕勞動力十分緊缺,導致養老金預算入不敷出。伴隨著老齡化愈加嚴重,德國已經從平均4個就業者養活1個退休人員,即將變成每2個就業者就要養活1個退休人員了。

據德國養老保險協會統計,德國法定退休金水平自1990年起持續下降,到2000年時降至了52.6%,目前只有48%,而預計到2030年將僅剩43%。為了修補這個預算空缺,德國政府今年以驚人的效率通過了新的《移民法》草案,旨在吸引歐盟之外的專業人才來填補勞動力市場空缺,緩解養老保險制度面臨的危機。

為積極改善困境,德國政府想出了一個辦法:打算在2029年之前把德國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如今的65歲提高到69歲,有政府官員甚至放話稱要延長至70歲。

俄羅斯:4萬老人跑來中國養老

連年來美俄博弈,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愈加嚴厲,2014年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包括之後的所謂俄羅斯涉嫌干涉美國選舉,以及雙面間諜案等等,美國都對俄羅斯進行了強有力的制裁。國內經濟發展本就不盡人意的俄羅斯,在美國的制裁下更是雪上加霜,在2017年的世界GDP總量排名中,幅員遼闊,軍事力量強大的俄羅斯,GDP總量竟然不在全球前十名,只排在第17名。

(圖片源自網路)

尤其是,在俄羅斯政府公布了延遲退休的方案之後,遭致國民的堅決反對。因為天氣寒冷和酗酒等方面的原因,俄羅斯人的平均壽命一直比較低,2017年俄羅斯人均壽命72.5歲,女性平均壽命為77.4歲,男性平均壽命67.5歲。俄羅斯男性延長到65歲退休後,需要繳費47年,但是只能夠領取兩年半的養老金。俄羅斯政府強推這一改革,損害了大部分國民的利益,遭到國民的強烈反對,普京的支持率也因此大幅下降。據俄羅斯《新消息報》報道,在靠近中國的西伯利亞地帶,已經有4萬名老人搬到中國定居,而在中國辦理了臨時居住簽證的俄羅斯人更是超過10萬。

面對入不敷出的養老金,俄羅斯想出了新方法。

近日普京簽署了預演算法修正案,批准從2019年開始將沒收貪腐人員資金和財產拍賣所得,用於補充俄羅斯養老金缺口。普京的這一舉動是非常高明的政治花招,雖然腐敗官員的財產對於解決俄羅斯養老金缺口問題沒有太大幫助,但是對於凝聚俄羅斯國內的共識,共渡養老制度改革的難關還是很有幫助的。普京把普通民眾最關心的反腐和養老金問題攪和在一起,既能向民眾表明自己反腐的決心,又能鼓舞民眾對自己的支持,這才是典型的對症下藥,相信任何一個俄羅斯民眾聽到這樣的報道,都會對普京表示無限的擁護和支持。

(圖片源自網路)

那麼普京所說的貪腐官員的財產有多少呢?據俄羅斯養老基金會主席德羅茲多夫的說法,未來6年大約可以籌集到18億盧布,平均每年3億盧布(約400萬美元),占年度缺口的千分之一左右,如果僅從財務的角度分析,這些收入對於解決俄羅斯養老金缺口問題沒有任何意義。當然如果普京狠下心來拿俄羅斯的大寡頭開刀,想填補養老金缺口並非難事。只是寡頭只有那麼多,還有不少寡頭就是普京的親信,這種救急不救窮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在改革養老制度、退休制度方面想辦法。

所以說,每年400萬美元的補充收入,實在有點拿不出手,難道俄羅斯官員已經廉潔到如此程度了嗎?是不是俄羅斯的反腐工作也不到位呢?普京把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很有可能產生新的輿論熱點,對於俄羅斯凝聚共識,推進養老制度改革來說,真的是好消息嗎?

紐西蘭:總理和流浪漢養老金一樣多

(圖片源於網路)

如果說世界上哪個國家的養老福利好,紐西蘭絕對名列前茅。在紐西蘭,國家的養老金制度規定,不管是紐西蘭本國公民,還是有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只要年齡滿65歲,在紐西蘭住滿10年,就有資格申領養老金。即只要達到65歲,住滿十年(至少要有5年是在50歲之後住的),即可領取紐西蘭政府的養老金。並且沒有任何的附加條件。

紐西蘭實行的是人人平等的養老金制度,也就是說,不管你退休前是做什麼的,不管你有沒有給這個國家做過貢獻,不管你有多少資產,不管你有多少負債,紐西蘭政府都將一視同仁。即使是紐西蘭總理,到了65歲退休後,也和一輩子沒幹過任何工作的流浪漢領取一樣多的養老金。不會多一分錢。

並且,紐西蘭的養老金條例規定,養老金的金額不能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65%,2018年4月份紐西蘭政府新調整的養老金政策中,單身人士達到條件的,每兩周可領取稅後養老金801.74紐幣。一個月在6500人民幣左右。夫妻二人如都達到條件,每人每兩周可領取616.72紐幣。

紐西蘭的養老金對於紐西蘭的社會平均收入來說,或許還是有些低,但要知道的是,紐西蘭看病是不用花錢的,老人退休後一般會選擇入住養老院,會有專人照顧。紐西蘭的社會調查顯示,75歲以上的老人是紐西蘭幸福感最強的群體。

紐西蘭的養老制度如此健全周到也是有她自身的原因的。紐西蘭是一個比較小的國家,2015年的人口總數不過是459萬,而紐西蘭又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又能照顧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的人。相比之下單看我國的13億人口,想達到像其近乎完美的養老制度,還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美國原油產量再刷紀錄新高,中國對外依存度超70%?
市值瞬間蒸發660億美元,iPhone盛景不再,進退兩難!

TAG:海外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