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造謠一時爽,而這些被造謠的受害者們,終日惶恐……

造謠一時爽,而這些被造謠的受害者們,終日惶恐……

談到網路謠言的問題,每個人都能舉出幾個例子,

或許是為了某些煽動性的目的,或許是一時逞口舌之快,

有了網路的掩護,不容易被發現真實身份,

一些不負責任的網友肆意編造的謠言,有可能通過網路快速傳播,被很多人採信。

如今網路謠言已經成為一項世界性的問題,

去年一項調查表明,60%的英國人至少相信一種關於國家運作方面的無根據的陰謀論,

其中支持脫歐的人比反對脫歐的人更可能相信陰謀論;

美國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去,2014年的一項調查表明,一半的美國民眾至少認同一項毫無根據的陰謀論,

去年11月重新進行調查時,這一比例上升至61%。

信口造謠的人圖個一時爽快,傳謠的人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聽信謠言的人因此受到困擾,經常大呼自己是受害者,

但其實他們並不是最慘的人,

被謠言害得最慘的人很容易被忽略,他們是被莫名其妙牽扯其中的無辜受害者,

伴隨謠言而來的有無止境的網路暴力,

還有從網路延伸到現實生活中的跟蹤、威脅,連生命安全都受到影響。

最近《衛報》記者採訪了5位網路謠言受害者,

他們的經歷讓人對網路謠言的危害產生更加直觀、清醒的認識...

【6歲的兒子是槍擊案遇難者,有人卻說那是一出「楚門」式鬧劇?】

51歲的萊尼·波茲納是一位父親,幾年前他和前妻、孩子一家人生活在美國康涅狄格州,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

2012年12月14日,一串槍聲將一家人的生活撕扯得支離破碎,

康涅狄格州新鎮桑迪·胡克小學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槍擊案,

兇手先開槍打死了家中的母親,又來到小學瘋狂射擊,最後飲彈自盡,

包括兇手在內共造成28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兒童,

該案件成為美國歷史上第四大大規模槍擊案,一時間國內外輿論嘩然。

波茲納先生的兒子諾亞也在此次槍擊案中離開人世,年僅6歲的諾亞是年齡最小的遇難者,

面對諾亞的突然離世,一家人痛不欲生,

他們想不明白槍手怎麼忍心對幼小的孩子下手,想不明白上天為什麼讓他們承受喪子之痛的煎熬,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波茲納先生更加搞不明白...

槍擊案發生的幾個月後,美國電台節目主持人、陰謀論者亞歷克斯·瓊斯以及其經營的專門發布各種假新聞的網站InfoWars開始行動,

他們製作了幾千個網頁、426頁書面材料,聲稱「根本沒人死於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

在他們的敘述中,槍擊案從未真正發生過,全都是演出來的,是學校組織的一場「惡作劇」,就像電影《楚門的世界》一樣,根本是個騙局,

報道中20位兒童遇難者都是「臨時演員」,諾亞是個虛構的人物,是用軟體P在照片上的,

沒想到這種離譜的謠言一下子在網上傳開了,一些聽信謠言的網友開始在網上攻擊遇難者和他們的家屬。

看到這種荒謬的謠言,波茲納先生感到震驚又難過,

這對他們一家來說是二次傷害,「我為此痛苦了好幾周,」

他不知這種說法從何而來,覺得自己沒有保護好兒子,讓外界對他留下這種不美好的記憶,作為父親他必須做些什麼,

他在個人Google 主頁上上傳了兒子的出生、死亡證明以及幼兒園的成績單,

力證兒子曾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存在過,又以殘酷的方法離開了他們。

「我太天真了,我相信人們只是被誤導了,」

「如果我能公布證據,證明我的兒子曾經活著,在被愛的環境中成長,也愛著他的家人,最終卻被謀殺,人們就會理解我的痛苦,不再騷擾我們,更重要的是不再詆毀諾亞並在網上誹謗他。」

結果波茲納先生的努力事與願違,很多人不相信他的證據,反而覺得他虛偽,還在繼續騙人,

謾罵聲再次將諾亞埋葬,充斥著仇恨內容的網頁就有幾百個,

「沒有詞語可以形容這種恐怖,」波茲納先生說。

網路謠言引發了網路暴力,波茲納先生一家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受到騷擾,

親人離世的痛苦加上不懷好意的猜忌和騷擾,全家人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2013年,波茲納先生和前妻、兩個女兒從康涅狄格搬到佛羅里達,希望走出陰霾、重建生活,

平時他格外小心,網購時收穫地址不敢填寫家庭住址,還租了幾個郵箱作為「誘餌」,

就怕他有人會順著這些線索找到他家,威脅他們一家的安全,

5年里波茲納先生被迫搬過8次家,他說自己已經習慣不停搬遷的生活,

接受採訪時他要求記者不要公布現在的具體住址,也不希望公布長相。

可不管波茲納先生多謹慎,總是有人不擇手段地獲取他的私人信息,對他進行騷擾,

最可怕的一次,波茲納先生收到了死亡威脅,

堅信謠言才是事實的弗羅里達人露西·理查德斯找到了波茲納先生的手機號,

她通過簡訊留言說:「你會死的,很快就會死,你對此無能為力。」

2017年6月,因為威脅行為,露西·理查德斯被判入獄服刑5個月及5個月軟禁。

面對無止境的騷擾和誹謗,波茲納先生覺得躲不是辦法,

此前他和前妻提起訴訟,起訴謠言製造者亞歷克斯·瓊斯和網站InfoWars誹謗,要求100萬美元賠償金,

目前案件還在審理中,亞歷克斯·瓊斯始終否認誹謗過任何人。

波茲納先生還從自己的遭遇中受到啟發,創立了一個名為Honr Network的組織,專門打擊網路謠言,追蹤造謠的人並舉報,迫使他們刪除虛假言論,

僅2018年,他就向油管舉報過2568個涉嫌造謠的視頻,其中1555個被成功刪除。

謠言逼迫波茲納先生從受害者成長為一名向網路謠言宣戰的鬥士,

他稱網路謠言是「仇視情緒數字化的產物」,

「社交媒體還沒發展成熟,缺乏執法部門,面對謠言無能為力。」

「過去怕被人發現真相,人們需要把書燒掉;」

「現在,你只需要把謠言推到谷歌搜索前20頁當中就夠了。」

【被造謠靠職場潛規則上位,她收到300次死亡威脅】

41歲的布賴恩·吳女士是一位電子遊戲製作人,她經常和網路打交道,熟悉各種網上的言論,

還練就了一雙能很快識破謠言的火眼金睛,「抗謠性」極強,一般的謠言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

不過,這種識破謠言的能力也為她帶來了麻煩...

「我永遠不會忘記事情發生的那一天!」

當時布賴恩女士在推特上發了一條評論,對某些男性陰謀論者的言論進行了辛辣諷刺,

很快她的推特就被攻陷了,評論中充斥著反對、威脅的聲音,

面對這些網路暴力她決定反擊,再次在推特上表明自己的立場。

這下子她「寧死不屈」的態度徹底激怒了某些人,

在匿名論壇網站4chan中,聚集著一些「厭女」情緒嚴重的網友,布賴恩女士成為了這些人擊中針對的對象,

2014年開始,針對她的各種謠言大規模爆發,

先是數百名匿名男性網友傳播她靠職場潛規則上位的謠言,

說她和電子遊戲記者發生婚外情,就為了推動自己的事業發展,

謠言像野火一樣馬上就在遊戲製作的圈子裡傳開了,還連累到其他幾位女性,

更糟糕的是,當時布賴恩女士開發的一部遊戲剛剛面市,在這麼關鍵的時刻開發者被「爆出醜聞」,影響可想而知,

周圍人異樣的眼光,事業上突遇打擊,讓布賴恩女士身心俱疲。

造謠的人敲下幾行字只需幾分鐘,而謠言造成的影響卻久久不能散去,

布賴恩女士因此受到的困擾持續了幾年時間,

在謠言鬧得最凶的那段時間,她在網上被罵,在現實生活中也受到各種各樣的騷擾。

比如曾有一位女士去布賴恩女士的母校密西西比大學,冒出她本人試圖獲取她大學期間的記錄;

日常外出工作時,有人偷拍了她的照片,

直到她陸續收到自己在咖啡館、餐廳、電影院活動時的照片,她才發覺自己被人跟蹤、偷拍了;

她家房子的平面圖、汽車的照片和車牌號都被人公然掛在網上;

有人在推特上留言,侮辱、威脅她的丈夫;

還有死亡威脅,幾年下來她收到過300個。

這些可怕的言論行為讓布賴恩女士和丈夫提心弔膽,他們曾搬出原來的家,到朋友家或住酒店「避難」。

這幾年的切身體會讓布賴恩女士對網路謠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很多女性因為害怕被造謠、被攻擊,不敢發表自己的言論,

「對於女性來說,發言的成本太高了,我理解為什麼很多女性不肯輕易發言。」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聽到過上百次有小孩的女性說,她們害怕說話,她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聯邦調查局雇了30000多調查員,但據我所知沒有任何一個部門負責起訴網上的極端威脅言論。」

現在布賴恩女士正在全力準備競選國會議員,她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治理網路謠言和網路暴力的工作。

【他是「反疫苗運動」支持者的眼中釘,被人威脅了近20年】

67歲的保羅·奧菲特博士是費城兒童的一位兒科醫生,

也是一位疫苗學家,曾開發過一種抗輪狀病毒疫苗,

他的遭遇都和疫苗有關...

1998年,英國醫生安德魯·韋克菲爾德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宣稱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MMR疫苗)與自閉症有關,

他建議父母不要讓孩子接種MMR疫苗,這種言論相繼在歐洲和美國蔓延,引起家長們對於疫苗的恐慌,

然而在後續調查中人們發現,他在論文發表之前根本未經過論證,其理論的正確與否無法得到證實,

論文被認定具有欺詐性,

2001年,該論文被《柳葉刀》雜誌撤回,韋克菲爾德也因論文一事名譽掃地。

(安德魯·韋克菲爾德)

雖然虛假論文被坐實,但韋克菲爾德的言論影響猶在,

很多人都加入了所謂的「反疫苗運動」,抵製為孩子接種疫苗,擔心對兒童健康造成威脅,

作為一名醫學工作者,奧菲特博士看不下去了,他發現很多人不相信科學的解釋,反而相信無根據的理論,

2000年,他創立了疫苗教育中心,向公眾科普疫苗的基本知識,宣傳接種疫苗每年可保護300萬人遠離死亡,希望加強公眾對於疫苗的認識。

這些活動讓他被很多「反疫苗運動」支持者盯上了,責難的矛頭紛紛對準了他。

他收到大量電子郵件,其中稱他是「撒旦」、「納粹」,奧菲特博士為此很受傷;

抗議者帶著標語牌,在他參加醫學會議時堵在門外示威,稱他是「恐怖分子」

一名男子多次跟蹤他,一直跟著他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活動演講;

有人在他家的電話中留下語音信息,該男子說他的孩子和奧菲特博士的孩子差不多大,

「我們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我相信你也如此,」該男子說,

接著他讀出了奧菲特博士子女的姓名和就讀學校信息,讓人不寒而慄;

還有人在「反疫苗運動」支持者經常光顧的論壇上寫道:「奧菲特已經死了,他們暗殺了他。」

面對騷擾和對家人的威脅,奧菲特博士在巨大的壓力下也曾動搖,想過放棄,

一天晚上他和妻子聊到這個問題,當時他想如果妻子讓他就此打住,他出於家庭考慮就會停止疫苗教育事業,

可是妻子對他說,他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是出於對科學和兒童負責的目的進行的事業,也支持他的事業,

這讓奧菲特博士重新堅定信心,沒有半途而廢。

除了家人的支持,還有兩個原因一直支撐著他,

首先,已經有至少17項研究證明MMR不會引起自閉症,但那篇論文中不負責任言論仍在影響很多人,

某些人寧可相信陰謀論,也不相信科學論證,還通過互聯網把謠言灌輸給更多人,

這讓奧菲特博士感到憤怒,

「我認為他們是邪惡的,他們在傷害孩子,對我來說這種人必須被打敗!」

其次,「反疫苗運動」對兒童造成的影響讓奧菲特博士覺得他不能放鬆,

近年來這種理論在歐洲呈上升趨勢,疫苗接種率急劇下降,

世界衛生組織稱此類行為為「疫苗遲疑」,將其納入2019年「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列,

具體數據特別能說明問題,2018年麻疹爆發率達到20年來最高點,

去年一年,歐洲就有6萬個麻疹病例,包括72例死亡病例,是前一年的兩倍。

奧菲特博士也親眼目睹過類似的悲劇,

一名母親看過「反疫苗」材料後,拒絕給孩子接種流感疫苗,

孩子後來因感染流感被送到醫院,經過一系列治療後,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事後奧菲特博士曾詢問這位母親,是否願意現身說法,提醒其他家長接受疫苗的重要性,

但她拒絕了,她依舊認為疫苗有害健康,而她當初的決定才是正確的。

就像「反疫苗」言論一樣,奧菲特博士收到的威脅也一直沒有停止,

就在一個月前他還收到過死亡威脅,

網路謠言對他的影響已經持續了近20年...

【他被無端造謠是希拉里戀童癖的幫凶,被人端著槍威脅】

詹姆斯·阿勒法提斯先生在華盛頓擁有一家餐廳,他的故事就和餐廳有關。

2016年特朗普當選總統前一個月,他在自家餐廳中主持一場活動,慶祝餐廳成立10周年,

本來是讓人高興的一件事,可是沒過幾天,他發現自己和餐廳成為眾矢之的。

當時網上出現一種說法,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柯林頓的競選經理人的私人郵件信息被俄羅斯特工竊取,並通過維基解密公司發布,

其中提到了阿勒法提斯先生,他是競選經理人之兄的朋友,競選團隊曾在阿勒法提斯的餐廳討論籌款晚宴。

碰巧當時網上流傳著一種謠言,稱希拉里是戀童癖,

更有人把這種謠言和阿勒法提斯先生及他的餐廳聯繫起來,

說他也是戀童癖,他的餐廳地下室就是希拉里性虐兒童的秘密據點,

隨著此類謠言的產生,越來越多的謠言出現了,輿論開始失控。

有人從他的Ins上複製了他的教子的照片,進行修改、包裝,作為他是戀童癖的證據;

有人說他的英文名James Alefantis是從法語「j"aime les enfant」(我喜歡孩子)而來;

他的餐廳主打乳酪披薩(cheese pizza),這個詞的常用縮寫「cp」被指是兒童色情(child pornography)的代號;

謠言在餐廳臉書和Yelp評論中泛濫後,一位食客聲稱在餐廳的披薩里找到一隻兒童的手;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支持的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福林發關於「布希拉里兒童性犯罪」的言論煽風點火,

Infowars網站也鼓吹「有些事被掩蓋了」,鼓勵志願者幫忙調查,

給阿勒法提斯先生和餐廳的處境火上澆油。

本來老老實實做生意,沒想到變成了謠言攻擊的對象,Infowars鼓勵的「調查」也從網路來到了現實中,

「人們來餐廳拍照,左看右看希望找到些什麼;他們來到我家附近,問鄰居關於我的問題。我突然不知道該相信誰了,」阿勒法提斯先生說。

這種「調查」已經夠讓人頭疼了,但阿勒法提斯先生還遇到過更危險的事,

2016年12月,有人從北卡羅來納州驅車350英里來到華盛頓,

端著3把槍闖進餐廳,嚇傻了所有顧客和工作人員,

接著開槍強行打開了一個鎖著的櫥櫃,大概想找到老闆犯罪的證據,結果一無所獲,

這時他才意識到聽信謠言闖了大禍,隨後報警自首,並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

槍手出現之後的整整一年時間,阿勒法提斯先生給餐廳的兩扇大門都裝上了安全警報裝置,

包括多個攝像頭和緊急按鈕,防止類似事情發生。

最終針對他和餐廳的謠言被澄清,經營者亞歷克斯·瓊斯代表Infowars網站就此事道歉,

對阿勒法提斯先生來說,這種道歉太晚了,

因為謠言對他的傷害已經造成,而且傷害很深很深...

【謠言說他是佛羅里達槍擊案的兇手,從小患有自閉症的他害怕得不敢出門】

25歲的馬塞爾·方丹從小被診斷患有自閉症,多年來一直和焦慮、口吃做鬥爭,

2018年情人節這天是他的休息日,前一天他連上了兩輪班,一直睡到下午才起床,

一覺醒來,方丹先生覺得被幸福感包圍,他在當地一個音樂會場地找到了喜歡的工作,正在和心儀的姑娘交往,他對當時的生活心滿意足,

可就在那天,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8年2月14日下午,佛羅里達州帕克蘭的瑪喬麗·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

造成17人遇難,14人送醫治療,此案成為美國歷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高中槍擊事件。

慘劇發生後不久,方丹先生接到朋友的信息,說網上流傳著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人就是此次槍擊案的兇手,

而那張照片上的人,正是方丹!

聽到消息後,方丹先生完全摸不著頭腦,

他住在距離事發地1500英里外的馬薩諸塞州,做飛機過去要4個小時,

當天一直待在家裡睡覺的他怎麼可能是兇手呢?

他顯然是被人造謠了,造謠的人是曾跟他在匿名論壇4chan發生過口角的網友,

網友把方丹的照片發到網站上,稱他是槍擊案兇手,謠言在案件發生後的兩小時內就在網上廣為流傳,

緊接著,Infowars網站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照搬4chan網站的照片和言論,謠言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通過互聯網,「方丹是槍擊案兇手」的謠言被大肆傳播,

謠言利用並激化了人們的憤怒情緒,有些網友開始對方丹先生進行攻擊。

當天晚上他就通過臉書收到了死亡威脅,「我希望有人把你從飛機上推下去」;

還有人直接給他發來他的工作地址,而且非常準確,讓他倍感壓力,

「他們知道我在哪工作,我做過什麼,這太讓人害怕了。」

謠言和威脅帶來的壓力還加劇了方丹先生的病情,

他開始更加焦慮,還出現失眠、自我封閉的情況,

「我無法工作、做法、完成日常事務,我不想洗澡,不想出屋,我只想自己待在。」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在過去的6個月里,他一直在接受治療,

但目前還是無法完全信任他人,他的腦子裡總會想,「這個人看過網上的謠言嗎?」

他總是非常緊張,生怕有人認出他,

案件發生快一年了,方丹先生還不能從謠言的影響中釋懷,

「我很難過,這件事讓我再也不能做自己了。」

造謠、傳謠一時爽,

卻給無辜受害者造成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網路謠言問題究竟何時才能被根治呢?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網友來說,

能做到不造謠、不傳謠,提高分辨謠言的能力,

就是為更和諧的網路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了...

ref: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9/jan/23/conspiracy-theories-internet-survivors-truth

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18/nov/23/study-shows-60-of-britons-believe-in-conspiracy-theori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ndy_Hook_Elementary_School_shoot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ex_Jon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oWar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4ch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drew_Wakefiel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oneman_Douglas_High_School_shooting

-------------------------------------

沫秋1990:這個社會對女司機多大的惡意在這個事件里可見一斑,交通事故里只要有女司機,一堆人就開始說是女司機的錯。

顏宴:有一些人隱藏在網路背後的陰暗角落裡造謠是因為他們自以為安全的環境中進行著最低成本卻對別人造成巨大傷害的罪惡

跑步很慢的葉子:還有應因為虛假新聞造謠網路暴力而死的安醫生,造謠媒體到現在也沒有道歉

晴九i:畢竟造謠不上稅,打字不犯法,有的人躲在網路後面用爛成臭泥的心去「設身處地的考慮」別人,看到女性從豪車上下來就是小三,看到男性談姐弟戀就是傍富婆,看到好學生拿獎學金就是走後門,看到老太太摔倒就是碰瓷。不管你是什麼,只要不是我想的那樣我都不聽。真厲害啊這樣的人

少女綠瞳:造謠者固然罪不可赦,但是推動流言散播始終不相信當事人澄清的某些大眾也不是無辜的。比如第一個案例里的父母,po出了所有的證據來證明自己兒子的死亡,某些大眾不相信,卻去相信毫無依據支持的造謠

不是綠子的綠:天哪!各種荒唐的謠言…網友們這麼大個人一點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沒有嗎??!

-Sadie---:那個餐廳的事我還有印象。當時希拉里被爆郵件門,然後微博上也有人提到那件餐廳,說是希拉里他們性虐兒童的據點啥的。我當時還有點納悶,為啥要在餐廳里搞這種,不是很容易被發現嗎emmm

Tiger公子:太可怕了,而且可怕的是好像不管哪國的法律都很難真正制裁在互聯網上做惡的人,犯罪成本太低

--------------------------------------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包郵包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跟喵星人一起工作,特別溫暖幸福?呵,你想錯了!
用暖新聞配上可愛插畫,這個po主這麼簡直太治癒~~~

TAG:英國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