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心臟病風險在娘胎里就開始了

心臟病風險在娘胎里就開始了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心臟病已被列為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關於基因與生活方式風險因素(如吸煙、肥胖或久坐)的相互作用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這一觀點,在科學界已普遍達成共識。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一項使用綿陽模型的研究發現,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子癇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或有吸煙習慣,那麼其子女在今後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更高。這表明在出生之前我們的心臟病風險就已經確定。該研究近日已發表《PLOS Biology》上,由劍橋大學Dino Giussani教授領導。

除了成人生活方式的影響外,已經有證據表明,出生前的基因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在「規劃」未來的心臟健康和心臟病方面同樣重要。例如,對人類兄弟姐妹的研究表明,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肥胖,那麼這個時候出生的孩子比同一個母親但接受了減肥手術後生的孩子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這些研究提供了關於人類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在發育關鍵時期的環境會直接影響長期的心血管健康和心臟病風險。

英國心臟基金會和英國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理事會共同資助的這項新研究表明,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慢性缺氧妊娠併發症,其後代在成年後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會更高,例如高血壓和血管硬化。當胎兒在子宮中發育時,慢性缺氧或氧含量低於正常水平是人類妊娠併發症最常見的後果。它是由胎盤內的問題導致,子癇前期、孕期糖尿病或母親吸煙也可能會導致慢性缺氧。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懷孕的綿羊證明,在妊娠併發症期間使用抗氧化劑維生素C對孕婦進行治療可以防止後代患高血壓和心臟病。因此,這項研究不僅提供證據證明產前對後代日後患心臟病的影響確實是可能的,而且還顯示了通過「將預防藥物帶回子宮」來預防心臟病的潛力。

圖片來源:《PLOS Biology》

事實證明,維生素C是一種相對較弱的抗氧化劑。雖然劍橋大學的這項研究提供了原理論證,但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研究將關注於確定其他能在臨床實踐中可能對人體更有效的抗氧化劑療法。

Giussani教授補充說:「我們的發現強調,在考慮減輕心臟病總體負擔的策略時,需要更多地關注預防,而不是治療。治療應該在發育過程中儘早開始,而不是等到成年後,疾病進程已經不可逆轉。」這項研究提醒人們以一種更長遠的視角來考慮心臟病,即更多注重預防而非治療。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生物物理所揭示噬菌體防禦CRISPR-SpyCas9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