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5)
《畫禪室隨筆》卷二(5)
明 董其昌
○仿叔明畫題
王叔明畫,從趙文敏風韻中來,故酷似其舅。又汛濫唐宋諸名家,而以董源、王維為宗,故其縱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規格之外。若使叔明專門師文敏,未必不為文敏所掩也。因畫叔明筆意及之。
○題畫贈俞君寶
俞君寶將游武夷,索余此圖。若有好事者,能為君寶生兩翼,便以贈之。畫在余腕,不至如子瞻斷臂也。
題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臨郭恕先畫並題
輞川招隱圖,為郭恕先筆。余得之長安周生。今年復於吳門,見郭河陽臨本,乃易雪景為設色山矣。河陽筆力,已自小減。矧余野戰之師,何敢言奪趙幟耶。
○寫寒林遠岫圖並題
昔人評王右丞畫,以為雲峰石色,迥出天機。筆思縱橫,參乎造化,余未之見也。往在京華,聞馮開之得一圖於金陵,走使緘書借觀。既至,凡三薰三沐,乃長跽開卷。經歲開之,復索還。一似漁郎出桃花源,再往迷誤,悵惘久之,不知何時重得路也。因想像為寒林遠岫圖。世有見右丞畫者,或不至河漢。
董其昌 《仿荊浩山水圖》
○題秋林圖
畫秋景,惟楚客宋玉最工。「寥栗兮若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無一語及秋,而難狀之景,都在語外。唐人極力摹寫,猶是子瞻所謂寫畫論形似。作詩必此詩者耳。韋蘇州落葉滿空山,王右丞渡頭余落日,差足嗣響。因畫秋林及之。
○跋仲方雲卿畫
傳稱西蜀黃筌畫,兼眾體之妙,名走一時。而江南徐熙,後出作水墨畫,神氣若涌,別有生意。筌恐其軋已,稍有瑕疵。至於張僧繇畫,閻立本以為虛得名。固知古今相傾,不獨文人爾爾。吾郡顧仲方、莫雲卿二君,皆工山水畫,仲方專門名家,蓋已有歲年。雲卿一出,而南北頓漸,遂分二宗。然雲卿題仲方小景,目以神逸。乃仲方向余斂衽雲卿畫不置,有如其以詩詞相標譽者,俯仰間,見二君意氣,可薄古人耳。
董其昌 《仿倪雲林筆意圖》
畫贈朱敬韜
宋迪,侍郎。燕肅,尚書。馬和之、米元暉,皆禮部侍郎。此宋時士大夫之能畫者。元時惟趙文敏、高彥敬,余皆隱於山林,稱逸士。今世所傳戴沈文仇,頗近勝國,窮而後工,不獨詩道矣。予有意為簪裾樹幟,然還山以來,稍有爛熳天真,似得丘壑之助者。因知時代使然,不似宋世士大夫之昌其畫也。因作秋山圖識之。
○楚中題畫寄眉公
武林公署旁午,日撿宋人事。因寫圖而系以詩。武林為五溪,馬伏波所謂五溪何毒淫,鳥飛不度,獸不敢侵者,至今笛聲悲怨。計余去故園五千里矣。頗憶作少游,何能聽車生耳哉。此詩此畫,於余情有當也。
○題山別業畫
自義陽至大石天池山水間,探歷閱兩月,都未曾作畫。今日目眚初佳,梁有客攜巨然圖見示。乘興為此,吳絹如水,恨手澀不稱耳。
董其昌 《仿黃公望山水圖》
○自作小幀因題
倪黃合作,予所見三幀。獨楊太守家藏為最。特為仿之。
○題畫贈君策0
余既為君策作畸墅詩,復作此補圖。然畫中剩水殘山,不能畫畸墅之勝。命之曰:廬山讀書圖雲。
○題山莊清夏圖
小庄清夏,三卧而起,撿所藏法書名畫,鑒閱一過,極人間清曠之樂。作此圖以記事。
董其昌 《仿王蒙山水圖》
○仿趙令穰村居圖
壬寅六月七日,過嘉興魚江中。寫所見之景,卻似重遊也。
○題仿巨然筆
元正十九日,為余攬揆之辰。海上客攜巨然松亭雲岫圖見示,真快心洞目之觀。戲為仿此。
○松岡遠岫為何司理題
右丞田園樂,有「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余采其意,為此圖,贈士抑兄。亦聞士抑有高卧不出,超然人外之意,不愧右丞此語耳。
○又題晴嵐蕭寺
此圖為仲醇作。今入士抑手,仲醇曰:「弟子失之,先生得之。亦復何?」□余曰:「陳仲子失之,何第五得之。不亦風流勝會乎?」因題數語,以識歲月。
題李公麟《擊球圖》
○仿大痴畫贈朱敬韜
「詩在大痴畫前,畫在大痴詩後。恰好百四十年。翻訝出世作怪。」此沈啟南自題畫,余謬書之,必有見而大笑之者。壬子十月廿四。
○江山秋思圖
杜樊川詩,時堪入畫:「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繁欲變秋。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倚高樓。」陸瑾、趙千里皆圖之。余家有吳興小冊,故臨於此。
○題畫贈何士抑
士抑兄每望余不為作畫,所得余幅,輒膺者。余以行役,久廢此道,撿笥中舊時點染三尺山,自武夷寄之。


※「十七」齊郡王元佑造像記
※米芾書紙本行書苕溪詩長卷賞析(附局部放大)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