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恐龍滅絕後小行星撞擊地球頻率居然陡增了?

恐龍滅絕後小行星撞擊地球頻率居然陡增了?

恐龍滅絕後小行星撞擊地球頻率居然陡增了?

圖像描繪了論文中小行星撞擊月球和地球頻率變化的數據模型,背景中的亮色部分突出顯示的是在該研究中被用於採樣的隕石坑。

來自宇宙深處的小行星一直撞擊雕刻著我們太陽系中包括地球在內所有行星的外貌。月球其實是一部記載著小行星墜入地月系統事件、最完整詳盡、同時也是人類最易獲取的編年史。據美國「科學日報網」(ScienceDaily.com)1月17日消息稱,《科學》雜誌同日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小行星撞擊月球和地球的次數從大約2.9億年前開始到今天增加了兩到三倍,而這一認識挑戰了人類關於地球特定階段歷史的理解與推斷。之前的理論學家認為,這兩個天體上的隕石坑數量較少,是因為它們已經由於地質侵蝕和風化作用而消失了,而這項最新的發現表明,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在那個時段初期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的次數減少了。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簡稱U of T)地球科學系博士畢業生Sara Mazrouei介紹道:「這項研究提供的證據表明,在古生代末期左右,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的頻率曾發生過一次戲劇性的轉變。這意味著自那以後,我們就進入了地球史中小行星撞擊頻率相對較高的階段——現在的頻率是2.9億年前的2.6倍。」該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多倫多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副教授Rebecca Ghent強調道:「我們預計,任何有興趣了解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的歷史以及它可能在地球生物史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人,都會對此興趣盎然。」

美國航天航空局下屬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開展了一個名為「月球勘測軌道探測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簡稱LRO)」的項目,負責該項目的科學家Noah Petro介紹道:「LRO上的儀器使科學家們能夠穿越時空,回顧觀察過去曾經塑造月球外貌的各種力量。」通過利用LRO上「占卜儀」(Diviner instrument)——一種測量月球表面輻射熱量的輻射計——的觀測數據,研究小組成功收集編纂了一份包含所有年齡小於10億年的月球環形山的列表清單,以此來監測新生隕石坑的退化速度。

一方面,通過使用該儀器和一系列分析計算手段,研究小組成功計算出了以前研究中未能確定的這些月球隕石坑的年齡;另一方面,通過將之與地球隕石坑的相似時間軸進行對照比較,他們發現這兩個天體所記錄的小行星撞擊史驚人的相似。簡而言之,關於撞擊頻率上升的原因尚不清楚,不過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與3億多年前發生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上發生的若干次大規模碰撞事件有關——這些事件所伴隨生成剝落的星際碎片可以漂浮抵達太陽系內部深處。

雖然該研究小組並不是第一批提出在過去10億年間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一直上下波動的理論的開山鼻祖,但是他們卻是第一批在統計學上證明這一個現象,並將小行星撞擊地球頻率加以量化的後繼接力者。

Ghent副教授解釋道:「這一發現還可能意味著地球生物史也曾受到這一現象的潛在影響,而舊物種的滅絕和新物種的快速進化正標誌著整個地球生物史各個階段的分割節點。儘管推動這些事件發生的自然力量是複雜的,甚至可能還包括其他地質原因——比如大規模火山爆發與生物變動因素的疊加——小行星撞擊必定在這個至今仍在繼續書寫的地球生命長篇故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真正需要解答的問題是,所預測的小行星撞擊頻率的變化是否能夠直接與很久以前地球上所發生的歷史事件相關聯。」

編譯:Jonathan

審稿:西莫

責編:南熙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作者寫於2019-01-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嫦娥四號「落月」,傳回照片!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