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是昔日盟友,俄獨立他和葉利欽並稱「政壇雙雄」,不久勢同水火

曾是昔日盟友,俄獨立他和葉利欽並稱「政壇雙雄」,不久勢同水火

1944年2月,蘇聯當局做出了一項重大決策,將蘇德戰爭期間與德國人合作的車臣人強制遷徙到中亞地區。當時,年僅兩歲的哈斯布拉托夫隨全家從格羅茲尼遷往哈薩克大草原,在那裡度過了自己童年和少年生活,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才允許車臣人返回故鄉。哈斯布拉托夫天資聰穎、聰明好學,後來考入著名的莫斯科大學經濟系。大學期間,他曾任校團委書記,畢業後開始科研和教學工作,曾在多所大學任研究所所長,也是俄羅斯科學院的通訊院士。在莫斯科,進入社會上流的車臣人不多,哈斯布拉托夫算是一個特例。

曾是昔日盟友,俄獨立他和葉利欽並稱「政壇雙雄」,不久勢同水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85年,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他上台後大力推行「新思維」改革,在經濟改革試點尚未取得成效的情況下便倉促推行,結果使畸形的生產結構更加畸形。戈爾巴喬夫把經濟改革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政治體制,於是在1990年決定實行多黨制和總統制。當年3月,蘇聯完成了從蘇維埃制轉變為總統制,戈爾巴喬夫擔任蘇聯總統,聯盟國家的體制發生了巨大變化。在蘇聯超級共和國俄羅斯聯邦,「民主激進派」代表葉利欽被推選為最高蘇維埃主席,而棄學從政的哈斯布拉托夫任第一副主席,成為葉利欽的助手,並與其結成政治盟友。

葉利欽掌握俄聯邦政治大權後,主張走一條徹底的西方資本主義化的道路,使俄羅斯儘快融入西方文明世界,得到哈斯布拉托夫鼎力支持。當年秋天,他們炮製了一個向市場經濟過渡的「500天計劃」,但遭到戈爾巴喬夫的否決,葉利欽於是有了「另起爐灶」的想法,不顧戈氏和聯盟中央的反對,積極推動俄羅斯改成總統制,並於1991年6月當選為俄羅斯歷史上首位總統。蘇聯實際上是以俄羅斯為依託的,葉利欽主政俄羅斯,也就意味著蘇聯一個國家有了兩個總統、兩個政權,葉利欽與戈爾巴喬夫的權力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顯露了蘇聯分裂的徵兆。

曾是昔日盟友,俄獨立他和葉利欽並稱「政壇雙雄」,不久勢同水火

1991年7月,葉利欽與戈爾巴喬夫達成協議,準備簽署新聯盟條約,以「主權國家聯盟」取代蘇聯,簽約時間定為8月20日。在國家面臨分裂之際,蘇聯八位強力部門高官決定奮力一博,於簽約前一天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宣布接管國家政權,史稱「八一九事件」。政變遭到葉利欽強烈抵制,期間哈斯布拉托夫與葉利欽站在一道,不僅為葉利欽減除了後顧之憂,還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三天後,政變宣告失敗,葉利欽成為最大贏家,戈爾巴喬夫總統權力被徹底架空。同年10月,葉利欽按規定辭去蘇維埃主席一職,哈順利接任了主席,從而成為俄聯邦二號人物。

1991年12月25日,存在了69年的蘇聯解體。俄羅斯獨立後,葉利欽推行「休克療法」改革,結果造成國民經濟極度睏乏,哈斯布拉托夫由葉利欽的支持者,漸漸變成反對者。俄羅斯政權分裂成兩個權力機構,哈斯布拉托夫與葉利欽「政壇雙雄」,分別領導「總統派」和「議會派」。在關於如何改革的問題上,兩派出現了巨大分歧,主要集中在經濟上是否繼續執行葉利欽的「休克療法」,政治上是否走總統權力高於立法機構的總統制。1992年4月,兩人的矛盾完全公開化,哈同俄羅斯副總統魯茨科伊成為葉利欽反對派的領袖,至此兩位昔日盟友變成了勢同水火的敵人。

曾是昔日盟友,俄獨立他和葉利欽並稱「政壇雙雄」,不久勢同水火

1993年9月21日,葉利欽宣布解散蘇維埃代表大會,當夜哈斯布拉托夫召開最高蘇維埃緊急會議,宣布停止葉利欽的總統職務,由魯茨科伊代行總統全權,兩派徹底決裂,開始武裝對抗。最終,哈魯同盟不敵葉利欽,10月4日被捕後關進打牢。翌年2月,哈斯布拉托夫獲國家杜馬特赦,出獄後回到大學重新執教,表示「對現實政治已感厭倦」,基本淡出了政壇。作為車臣人,在兩次車臣戰爭期間,他堅決維護俄聯邦統一,成為一生中可圈可點的一件事。2005年,普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強調,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之一,這對於絕大多數俄羅斯人民來說是一場真正的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一巴爾幹叛軍頭目,他後搖身一變當「總理」,海牙判其無罪引爭議
一以色列鷹派政客,他當國防部長不願妥協,任職兩年「掛冠而去」

TAG:閑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