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並茂,秦老祥細介紹不同形狀、位置、地域的松樹的畫面與畫法
樹木是山水畫中精華之處,精神所在。
有樹木的山水畫給人以生機、清新、富有生氣的自然感,特別是畫有松樹的山水畫,更能呈現出蒼古渾沉、濃碧雅典、浩壯合一的生動氣韻,給人一種精神和力量,使人產生引人入勝、身臨其境之感。
本文,秦老以自己創新的焦墨山水畫作品為例,圖文並茂,介紹不同類松樹的干枝和松葉的形狀和畫法,介紹八十餘幅不同地域,在畫面上不同位置、不同形狀、不同特點的松樹畫面與畫法,與畫友們交流。
一,松樹的畫法。
1,畫松樹要注意造勢取勢,整體平衡。
所謂「勢」,可理解為「氣勢」、「形勢「、「姿勢」。松樹本有挺拔、掘強、堅定的特點。平時所述「樹分四枝」,即畫松枝得由樹榦前後、左右、上下四面八方出枝,每一彎曲都顯示力的抗爭、蒼勁有力,同時,要具有獨特的形狀和姿態,具備形式美。
生長在山坡一側的松樹,一側向外長臂引伸,但另一側需有粗壯的枝葉,保持樹身的整體平衡,如迎客松的畫面。
畫溪溝兩邊岩石上的松樹,樹榦枝必經向溪溝中間引伸對寺,如
2,松村樹榦的畫法。
樹松主幹比較挺撥,但也不能畫得太直顯得呆板,最好微帶蒼勁的彎曲。畫主幹多用雙溝法,但樹鱗不要畫得太圓滑,最好用偏鋒逆時針方向用手指捻動筆桿旋轉來畫,顯得粗糙且有自然感。
也可用側鋒自上而下進行有節奏感的自然頓壓,筆桿須保持基本垂直略偏一側,還要注意樹榦陰陰面的有機結合,
或少帶寫意
或樹榦雙構後中間構勒出樹紋線條
有時,松樹的下半部用雙構,上半部用實筆。
3,松樹葉的畫法。
松葉在作畫的實踐中常用「針葉法」和「頓壓法」。我畫了手示意圖
近樹多用「針葉法」如扇形、馬尾形、金錢形等,或幾種適當隨機混合使用,但須骨法用筆,線條發射著實長矮可以不一,在實際作畫時巧妙地疊加,有時加些頓壓或虛擦形成葉面厚度來。
用「頓壓法」畫樹葉,近景、遠景都用,遠樹松葉多數用此法。頓壓有兩法,一,上重下輕,二上輕下重,要把握「筆觸」畫得自然,有機相聯。
4,寫意松樹的畫法。
筆法隨意且有致,要注意造形獨特,具有飄逸特點和形式美,但筆力要蒼鍵。
二,不同地域、不同位置的松樹畫面。
1,以松樹為主體的畫面。
2,以松樹為前景的畫面。
3,以眾松為林的畫面。
4,山體單側松樹的畫面。
下面是這幅畫的近景截圖
下面是這幅的近景截圖
下面是這幅畫的近景截圖
5,單塊巨岩上的松樹畫面
6,湖邊與江邊的松樹畫面
7,溪流邊的松樹畫面
8,泉水邊山上、山下 的松樹畫面
9,雲海山岩石上的松樹畫面
10,單株松與雜樹混合的松樹畫面
11,以松樹為前景的條屏畫面
12,帶遠松的畫面
下面是這幅畫的遠松截圖畫面
下面是這幅畫的遠松截圖畫面
下面是這幅畫的遠松截圖畫面
下面是這幅畫的遠松截圖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