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部分人吃火鍋時,都會犯下這七宗「健康原罪」,你佔了幾條?

大部分人吃火鍋時,都會犯下這七宗「健康原罪」,你佔了幾條?

冬天到了,絕大部分中國人都少不了吃火鍋。中國人誰能夠抵擋火鍋的美味嗎?答案是基本沒有。

《2018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顯示,火鍋是餐飲的第一大品類,佔據了餐飲業總營業額的20%以上。火鍋很早就開始成為中國餐飲的主流,深受國人的歡迎,大家都會覺得吃火鍋滋補又暖和又熱鬧。但是萬物有利必有弊,正如奶茶好喝,背後是高熱量高卡路里一樣,火鍋雖然好吃,其實也蘊含著重鹽、重辣、高熱量等帶來的不利影響。

不過,縱使火鍋有千百種"健康原罪",但是火鍋的滋味卻無法讓人拒絕,為了吃火鍋吃得相對健康一點,營養專家建議,下面幾種吃法要盡量避免哦:

1.半生不熟地吃:

也許是嘴饞,也許是追求鮮嫩的口感,很多人吃火鍋時,食物在鍋里還沒有完全煮或燙熟就吃。

這種吃法除了會消化不良外,細菌、寄生蟲也會隨著食物進入腸胃從而導致疾病發生。不潔的豬肉片和牛肉片里很可能含有旋毛蟲、絛蟲和囊蟲這類寄生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就會有渾身乏力,肌肉酸痛,身體浮腫的癥狀。

2.趁熱吃

從熱氣騰騰的火鍋中夾起菜就直往嘴裡送,燙得舌頭髮麻、額頭髮汗,還大叫過癮。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取出即吃的話,很易燙傷口腔、食道以及胃黏膜,長期這樣吃還容易引發食道癌。

3.冷、熱混合著吃:

夏天很多人吃火鍋的標準姿勢是"吃一口熱菜,喝一口冰鎮啤酒"。

冷熱中和吃的時候固然很爽,但這樣忽冷忽熱,對胃黏膜極為不利,很多吃貨的胃腸病就是這樣造成的。

4.無辣不吃

提起吃火鍋,很多人首選的就是又麻又辣又燙的口味,因為那種辣得滿頭大汗的感覺實在太爽了。

火鍋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嚴重刺激胃腸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脹氣,除了容易引發食道炎、胃炎外,腹瀉也在所難免。有便秘或痔瘡的人,吃火鍋更要嘴下留情,否則更容易複發。

5.連火鍋湯底一起喝

有些人吃完菜,甚至還把剩下的火鍋湯底當"營養湯"喝掉。

火鍋的湯大多採用豬、羊、牛油等動物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吃多了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

另外,火鍋湯煮得太久了,火鍋湯底中化學反應產生的高濃度嘌呤,經肝臟代謝,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風,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

6.久煮火鍋

寒冷季節,一大桌子人聊著喝著,看著鍋里翻滾的紅湯和肉菜,幾個小時過去了,喝高了,吃歡了,要的就是這樣的"氣氛"。

煮久了的火鍋湯相當於"鉛滾水",湯煮久了以後一些有毒有害的東西就多了,特別是會含有更多的亞硝酸鹽,以及更多嘌呤類物質。過量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會產生亞硝胺,而亞硝胺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質,容易引起很多疾病,比如像痛風、腫瘤等。

7.吃隔夜火鍋

有人在家裡做火鍋,當天吃不完,第二天還繼續吃。

火鍋湯不能反覆使用,更不能將殘菜湯放在鍋中過夜再吃,否則久煮的湯中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食後對身體健康更加有害。

總之,如果你對於火鍋的愛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程度,筆者建議在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注意以上幾種錯誤的吃法,要吃得舒服更要吃得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養之家 的精彩文章:

人體自身是最「靠譜」的醫生,4種病不吃藥打針也能自己好!
這三種病致死率最高!醫生提醒:出現這6種癥狀就要立即去醫院!

TAG:康養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