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皇帝是「朱」姓,為了讓老百姓吃上豬肉,朱元璋想出一個妙招

明朝皇帝是「朱」姓,為了讓老百姓吃上豬肉,朱元璋想出一個妙招

古代封建社會時期,根據儒家思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子對皇帝必須要十分尊敬,不可有一絲一毫的侵犯,否則就是犯罪,而且中華民族向來是禮儀之邦,所以在對皇帝的尊敬方面更加誇張,甚至連名字都要避諱。

比如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有個兒子名叫李玄霸,也就是在《隋唐英雄傳》中武功天下第一的那位,可康熙皇帝的名字叫愛新覺羅·玄燁,李玄霸為了避諱康熙的名字,就被人把名字改成了李元霸,這種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說到避諱皇帝名字的,明朝就出現了尷尬一幕,因為明朝開國皇帝是朱元璋,姓氏的"朱"跟待宰殺的"豬"同音了,這樣如果民間百姓說"殺豬"、"吃豬肉""你是豬啊"等帶有"豬"字詞,豈不是侮辱當今皇帝嗎?

朱元璋原本是窮苦人出生,他對貪官污吏很嚴格,但對民間老百姓卻是極好的,他自己也知道沒有飯吃被餓肚子很難受,如果說為了自己的姓氏不讓老百姓吃豬肉,好像說不過去啊,這該怎麼辦呢?朱元璋發明了一個絕招。

為了這個"豬"的問題,朱元璋特地頒布了法令,規定民間要把豬改名為"豕(shi)"或"彘(zhi)",所以不能說"吃豬肉"而要說"吃彘肉",這樣就完美的避諱了皇帝的姓氏,於是百姓就可以正常吃豬肉了,但大臣在說話上書時,也要注意關於"豬"的措辭。

《大明律》曾規定"凡上書,若奏事誤犯御名及廟諱者,杖八十。"也就是說大臣們上書,用詞冒犯了皇室宗廟名諱,就要被杖打80下,想想也是夠恐怖,打80大板啊,整條命都去了一大半,聽起來實在毫無人情味。

不過明朝法律也有規定"其所犯御名及廟諱,聲音相似、字樣個別,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也就是說假如只是同音字,那就不要緊,不會被懲罰,比如你說"諸位朋友們,我敬大家一杯"之類的話,這裡的"諸"雖然跟皇帝姓氏同音,但不會被懲罰。

不過一個人的姓氏名字只是個代號而已,不管姓什麼都不應該上綱上線,同時也沒必要因為別人叫到了跟你同音的名字就生氣,尤其是現代新社會大家思想都已經開放了,比如大家經常在文章下面評論罵"小編是豬"之類的,小編是從來不生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 的精彩文章:

此人貴為皇后,臨終前卻要葬在荒野,她說五百年後有天子幫她守墓
此人是劉備的心腹愛將,諸葛亮非但不願重用,還設計將他剷除

TAG:小邦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