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帶兵打仗不是強項,貴在知人善任,在用人方面勝過諸葛亮

曾國藩帶兵打仗不是強項,貴在知人善任,在用人方面勝過諸葛亮

曾國藩雖說首開了文人帶兵的先河,不過說起來,他在帶兵打仗方面算不上是行家,自湘軍組建後,他吃了不少敗仗,有幾次好差點尋了短見。用「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來形容他最合適不過。儘管曾國藩帶兵沒有突出的才幹,可是他有一個最過人的長處,那就是善於識人和用人。

曾國藩帶兵打仗不是強項,貴在知人善任,在用人方面勝過諸葛亮

曾國藩的幕府其實就是最大的智囊團,各種人才應有盡有,當代著名曾國藩研究專家朱東安先生在《曾國藩幕府研究》一書中,就確定曾國藩幕府中有四百餘人,而這些人中,此後官居按察使以上的有一百二十五人,武官提督以上的五十八人,督撫和堂官六十七人。

曾國藩幕府中的人才大致可以分為政治人才、外交人才、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四大類。政治人才是幕府的主體,他們經過幕府的鍛煉和曾國藩親自的教導,優勝劣汰,很多人迅速升遷,後來成為朝廷大員、地方督撫或州縣官吏,形成了晚清政局中舉足輕重的勢力集團。晚清地方大員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出身於曾國藩的幕府,甚至在中央,還出現了大學士、軍機大臣。這些人才,都是曾國藩通過幕府逐漸培養和提拔起來的。

曾國藩帶兵打仗不是強項,貴在知人善任,在用人方面勝過諸葛亮

外交、科技人才是一種新人才,也是曾國藩可以收羅和培養起來的。在此之前,清政府還沒有和外國建立近代意義上的外交關係。從郭嵩燾擔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開始,近代的外交活動才逐漸展開。此後,擔任過駐英、法、意、比四國大使的薛福成,和駐西班牙、德國的參贊黎庶昌,以及出使美國的陳蘭彬等人,都是曾國藩的幕僚。

中國近代的落後,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也是科技的落後。曾國藩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他就十分注意收羅這方面的人才。近代史上幾個著名的科學家,都是在曾國藩的幕府中長期擔任職務並成長起來的。

曾國藩帶兵打仗不是強項,貴在知人善任,在用人方面勝過諸葛亮

李善蘭是近代中國數學先驅,他就在曾國藩幕府中先後八年,不但為江南製造局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還翻譯了許多西方數學著作,為中國近代數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另外還有數學家華蘅芳,化學家徐壽等人,也都出自曾國藩的幕府。

曾國藩自掌兵事後,雖身在軍旅卻從未放棄對文學史學的鑽研,他真正收的幾個弟子都是古文、史學方面的傑出人才,比如他的四大弟子薛福成、張裕釗、吳汝綸、黎庶昌,在當時甚至以後的文壇上都是獨樹一幟。而如俞樾、吳嘉賓、王闓運、王安定、張穆等,也是晚清著名的學者。

曾國藩帶兵打仗不是強項,貴在知人善任,在用人方面勝過諸葛亮

總而言之,曾國藩的幕府就是一個巨大的人才庫,囊括了當時各個方面的傑出人才,正是有了這些人才,才使他在政治、軍事以及文化藝術、經濟外交等領域,都發揮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曾國藩去世後,他的湘軍集團也隨之分裂,其中的主要勢力是左宗棠、沈葆楨、曾國荃、曾紀澤、劉長佑、劉坤一,而勢力最大的還是李鴻章的淮系。李鴻章是在曾國藩的幕府中真正成長起來的,對於老師搜羅人才的做法,他深以為然,並將其發揚光大。在李鴻章得勢數十年間,他的幕府人才有五六百人之多,其規模和影響也超過了他的老師,堪稱晚清第一人才庫。

曾國藩帶兵打仗不是強項,貴在知人善任,在用人方面勝過諸葛亮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這晚清三大重臣,論關係算是一脈相承,對於兩位前輩的在用人用才上,袁世凱也是深有體會。他接替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繼承了李鴻章的衣缽,花大量的精力財力網羅了許多人才,而袁世凱用人不講究出身,凡是有一技之長者皆可收為己用。有人評價這三個人時,都說他們會用人,甚至超過了三國時的諸葛亮,這個說法其實還是靠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譽為「亂世財神」是袁世凱的錢袋子,一生几上幾下過大於功
袁世凱一生經手的錢財無數,這些金山銀山是誰替他打理的呢?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