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腦癱拳擊手向命運「出拳」

腦癱拳擊手向命運「出拳」

新華社天津1月27日電 腦癱拳擊手向命運「出拳」

新華社記者張宇琪、宋瑞、岳月偉

五顏六色的拳擊手套、頭盔散落在地上,沙袋、杠鈴等健身器材一應俱全,牆上掛著腦癱職業拳擊手汪強與兩位拳擊高手泰森和鄒市明的合影……

這是位於天津市北辰區的一所拳擊俱樂部里的場景。身穿印有「China Boxer(中國拳擊手)」紅色運動服的汪強,正在訓練一群心懷拳擊夢想的年輕人。

從肢體不協調、生活難自理的腦癱患者,到成為職業拳擊運動員,三十三年間,汪強不斷向命運「出拳」,堅定而執著。

腦癱拳擊手向命運「出拳」

汪強在拳擊俱樂部內練拳,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將時鐘撥回1986年,天津市兒童醫院的一紙診斷猶如晴天霹靂,將汪強的父母推向無情深淵。

一歲的汪強被診斷為腦癱。「我和他爸爸都懵了。汪強是7個月的早產兒,生下來才3斤半,出生就有腦出血、黃疸、肺炎等病症,搶救35天後才活下來。」 母親劉惠琴回憶道。嚴重的腦損傷給汪強留下了一生的病症。

夫妻倆開始四處求醫,足跡踏遍天津的大小醫院,父親汪寶柱還購買了各種治療腦癱的醫學書籍:《中國按摩術》《圖解腳底按摩療法》《小兒腦癱》……書籍經過無數次翻閱,邊角微微捲起,裡面密密麻麻地標註著父親學習後的「心得體會」。

腦癱拳擊手向命運「出拳」

母親劉惠琴(左)為汪強進行頭部按摩,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在父親每天4至5小時的高強度按摩下,汪強的身體情況漸漸有了起色。「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後,聽到汪強特別艱難地、使勁兒說了『M…M…媽』。」劉惠琴眼眶微微泛紅。7歲的汪強終於說出人生的第一個字。

「當時太高興了,我要讓孩子上正常學校。」接下來的兩年內,汪強父母繼續訓練汪強一百以內的加減法,培養跳棋、象棋等興趣愛好。劉惠琴不顧鄰居們異樣的眼光,將9歲的汪強送入天津市河東區一所普通小學讀一年級。

然而,比同學高出一頭的汪強卻始終難以融入普通孩子的群體。「高年級學生總是欺負我,我要活得有尊嚴!」對汪強來說,「尊嚴」二字的發音很吃力,他卻說得艱難又鄭重。

腦癱拳擊手向命運「出拳」

汪強在天津市北辰區的家中纏繃帶,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曾當過武警拳擊教練的父親決定教12歲的汪強打拳,並親自擔任汪強的拳擊陪練,為他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最開始我必須抓著他的手臂、提著他的腿去完成每個動作。」

作為腦癱患者,練習拳擊談何容易。汪強的手腳靈活度遠不如普通人,再簡單不過的出拳動作、小的要領,汪寶柱已經數不清要訓練汪強多少次。

「別人一遍,他得十遍百遍。」父親說。在這樣周而復始的訓練下,汪強打爛了十餘副手套,就連厚實的沙袋都打出了裂紋。

「打拳的時候,我心裡只想著攻擊、防守,累了就咬牙堅持一下!」汪強說。

腦癱拳擊手向命運「出拳」

汪強在拳擊俱樂部內練拳,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2014年9月,汪強終於如願參加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職業拳擊賽——上海第四屆中外拳擊對抗賽。

「看不到台下的觀眾,也聽不到周圍的吶喊聲,眼中就是對手,我要拼一下!」汪強說,當時身在聚光燈下的他心跳如雷。

初次登上職業拳擊擂台的他因體力不支,最終惜敗對手。但這更堅定了他練習拳擊的信念。三個月後,汪強在河北保定舉行的「鼎裕輝杯」全國拳擊俱樂部拳擊爭霸賽中一舉奪冠。

腦癱拳擊手向命運「出拳」

汪強坐在拳擊俱樂部的場地上,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汪強從手機上翻出當時拍攝的照片。耀眼的聚光燈將爭霸賽擂台照得明亮,汗涔涔的汪強捧著金色「冠軍」獎盃,笑得很燦爛。「這是我第一次獲得職業拳擊比賽的冠軍,覺得這麼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現在,我一秒鐘能打出6拳,一拳重達150公斤。」說到這裡,汪強握緊拳頭,拳峰凸顯。一拳擊出,攻擊凌厲、霸氣十足。

「我希望將我的拳擊俱樂部辦得蒸蒸日上,招收更多學生,一輩子從事我所熱愛的拳擊事業。」汪強對未來充滿希望。

編輯:林德韌

簽發:徐征

版權屬於新華社 未經許可不得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