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吸血鬼之家,暗道交錯,氣氛恐怖,然而最初卻是女王的度假屋

吸血鬼之家,暗道交錯,氣氛恐怖,然而最初卻是女王的度假屋

文 | 劉瀛璐

鳥語花香,依山傍水,安靜祥和,絕不是一個吸血鬼之家的理想選址。地勢偏僻、陰森荒涼的寂靜之地才是暗黑系吸血鬼的置業首選。建於懸崖絕壁之上,哥特尖頂刺入雲霄,布局層疊幽密的布朗城堡,無疑完美符合德古拉伯爵孤獨又危險的氣質。

羅馬尼亞中部城市布拉索夫,位於喀爾巴阡山以西,是特蘭西瓦尼亞的中心城鎮,距離這裡大概一小時車程的東南部,坐落著吸血鬼粉絲們的「聖地」布朗城堡。《德古拉》第1章,主人公哈森一路奔波,尋往伯爵所在的城堡。夜幕降臨,樹木的陰影逐漸模糊成一團,突兀的岩石和嶙峋的峭壁無盡延綿,緊緊地壓迫著趕路的人,從岩縫中可以聽見呼嘯的風聲鑽過。城堡就「矗立於陡峭的山崖,像一隻雄踞在巨岩上的鷹:高大、古舊,曾經或許輝煌,現在卻滿目蒼涼。在慘淡的月光照耀下,更顯凄冷,城堡里悄無聲息,遠處松濤澎湃聲隱隱傳來,偶爾夾雜一兩聲野獸的悲鳴。哈森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世界的盡頭,在這裡,時空似乎都停止了運轉」。神秘幽暗,強烈的不安湧上心頭。

吸血鬼之家,暗道交錯,氣氛恐怖,然而最初卻是女王的度假屋

實際上,天氣糟糕的時候,層層疊疊的斷崖中突然冒出來幾個紅色的哥特尖頂,配上喀爾巴阡山的冷風,通往布朗城堡的路確實不那麼輕鬆。從山腳沿斜坡拾階而上,大約100多米就到了城堡大門。據說以前城堡根本沒有門,出於防守考慮,想進去的話只有跑到城堡南邊,順著上面扔下來的繩梯爬上去。

大概在13世紀初,布朗城堡所在地,一座木製城堡被建成了防禦工事,但在1242年被蒙古人摧毀。第一次可查詢的建造記載,始於1377年11月19日,匈牙利國王洛約什一世給予克朗斯塔夫(布拉索夫)建造石頭城堡的特權。1438年至1442年,這座城堡被用來防禦奧斯曼帝國,後來成為特蘭西瓦尼亞和瓦拉幾亞之間山口的海關哨所。儘管當時許多城堡已經被貴族佔下,但布朗城堡因著位置的特殊性,被用作專業的防禦體來使用,直到18世紀中期都一直在發揮著軍事戰略基地的作用。

1920年的《特里亞農條約》,特蘭西瓦尼亞的部分地區從匈牙利被劃給了羅馬尼亞,布朗城堡在這個範圍里,隨後結束了長達幾百年的軍事使命,成為羅馬尼亞王室的住所。新主人是國王斐迪南一世的妻子瑪麗王后,她下令對這裡進行大規模翻新,以作為自己在郊區的度假勝地。從保留下來的布置風格上看,並沒有太多的華麗繁複,在城堡硬朗的外形下,多了一絲女性的溫情。城堡之後由她的女兒伊萊娜公主繼承,二戰期間她把這裡變成了一家醫院。伊萊娜嫁給了奧地利的安東大公,並生下了兩子四女。1948年,城堡被新成立的羅馬尼亞政府接收,王室被驅逐。但在2005年通過的法令里,羅馬尼亞政府允許將此前被沒收的產業歸還業主。同年5月,布朗城堡被歸還給了伊萊娜公主的兒子、哈布斯堡家族的繼承人多米尼克大公。布朗城堡所有權的確定,頗經歷了一番波折。直到2009年5月,布朗城堡的管理權才從羅馬尼亞政府正式轉移到了多米尼克大公和他的2個姐妹名下。他們對城堡進行了翻新,並成為羅馬尼亞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城堡中現在展示有瑪麗女王收集的藝術品和傢具,以及一個中世紀酷刑的展廳。或許是為了從現實中呼應一下吸血鬼勝地的噱頭,絞殺女巫的椅子、抽干全身血液的刑具、貞操帶以及驚時駭人的「犬決」,都在刻意的營造恐怖氣氛。武器陳列室擺放著盔甲、長矛、刀劍,暗示著這裡曾經目睹的腥風血雨。

吸血鬼之家,暗道交錯,氣氛恐怖,然而最初卻是女王的度假屋

羅馬尼亞瑪麗王后

城堡精緻小巧,暗道從一樓通往三樓,曲折陰暗的通道烘托著詭異氣氛,登上城堡瞭望台,周邊情況盡覽無餘。如果膽子夠大,還可以在幽暗的密室里,躺進準備好的棺材裡感受一下吸血鬼的日常。城堡外的小鎮上,沿線販賣的是各種吸血鬼周邊產品:蒼白流血的面具、印著德古拉頭像的杯子、制伏吸血鬼的大蒜道具,讓你覺得簡直是走進了吸血鬼主題公園。街頭打扮成德古拉伯爵樣子的人做著與遊人合影的生意,艷陽里吸血鬼招搖過市,實在缺乏專業精神。

重新被打理的布朗城堡或者說是博物館,已經與羅馬尼亞文化旅遊方面達成了一種默契,把城堡和周邊項目幾乎打造成了吸血鬼主題公園,為當地和自身創收。然而一些王族後裔還礙於王室身份,對此不屑,瑪麗王后的孫子、一位定居紐約的建築師,就曾對英國《衛報》記者表示憤慨:「我們家族的城堡被如此強硬地與吸血殭屍文化相聯繫,是極為不妥的。」評論界回應是:「看來,哈布斯堡王朝天生沒有幽默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金庸的國學水平究竟如何?為何許多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大不相同?
淮海戰場國民黨軍全線告急,「黨國」的援軍在哪裡,在做什麼?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