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2019年春運悄悄拉開了帷幕,人流從寂靜晨光中漫向清冷的黑夜;車站是每個回鄉遊子必經中轉處,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百樣的人,百樣的事,在那些人的身後卻是百樣的人生,千萬的感念。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這些層疊的塑料桶,特別引人注目,是他們在建築工地上用完的,這要帶回家或者裝東西,或者儲存其他物品 。

渾身的塵土,滿臉的笑意,疲憊中也掩飾不住對家的思念,對家鄉的歸心似箭。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也許這是火車上最常見的一幕,大家的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人太多了,買不到票。這時塑料桶就展現了無可匹敵的神奇之處,可以裝旅途吃食,蓋上蓋子就可以坐下了,以解站立疲憊,誰說買了站票就不能坐了,大家都調侃塑料桶為「春運神器」。前幾天吳京帶小凳子坐火車的圖片火了,這種事情在乘車的百姓中時時都在發生的,大驚小怪,只因他是明星吧。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手中的車票和塑料桶,無不承載著旅途的顛簸和回家的喜悅,桶里裝著禮品,也裝著希望,對家人的愛,對回家的渴望。那簡單的桶里也許是一些玩具,也行是包裝好的新衣服;火車上沒有座位,不用怕,有我們的塑料桶,我們勞動人民總是有智慧的。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這些人裡面,有的過完年還要回到這個城市繼續打拚,有的也行就留在家鄉了,回歸鄉村的生活。現代中國的土地上流轉著越來越多的離鄉者,他們或者城市裡打工,或者在某處做著小生意。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活著,是生命的意義;活法卻是活著的旅程,人們背負了太多的責任和不甘,如這漂浮的塑料桶。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城市的包容,遠遠沒有達到所有人的夢想;在城市紮根的人,他們攜家帶口,在城市裡打拚,卻僅僅因為孩子的教育,他們就必須分離,或許老人帶孩子,或者妻子單獨在家帶孩子,慢慢的生疏,漫漫的思念,都變成春節必須回家過年的執念,所以就有了塑料桶的神奇,背後的心酸又有多少人能真的了解。

人們的期待其實有時候很簡單,一餐飯,一杯水,但是我們往往忘掉了初心,開始追求的越來越多,別離----就是其中的代價之一;而春節是我們回歸的唯一理由吧。

春運下的塑料桶,漂浮的城村人生

久久寂靜的村裡又響起了孩童的嬉鬧,大人們的歡笑,家家喜慶洋洋。老人迎出門,接過孩子手中沉甸甸的行李,笑容滿臉,也行塑料桶也很沉吧。

若過完春節,桶子就留下了,或者盛裝物品,或者收到屋子裡,但它總是有用得,當哪天老人拿出來用時,說一句:這是兒子從城裡帶回來的,然後失神幾秒,眼中的落寞一掃而過,繼續桶子的使命。

我們總是物化一些東西,來具象表達一些情感,但最重要的是希望我們的將來,不用再物化這些塑料桶,永遠不用。

但!永遠有多遠?

碼字不易,請多多關注,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