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信證券:港股哪些行業對補助最敏感?三類股可布局

中信證券:港股哪些行業對補助最敏感?三類股可布局

來源:金融界網站

[摘要]2015年後港股中資企業政府補助整體現下行趨勢,特別是能源、工業、材料業,而金融、醫療保健和消費行業補助佔比上升。展望2019,財政收支吃緊以及外部因素料將導致傳統行業補助繼續下行,而家電、晶元和5G等企業或將受益於消費刺激政策以及「自主可控」的戰略。

2015年後政府補助現下行趨勢

2007年至2015年港股中資企業政府補助大致呈逐步上升趨勢,從合計76.4億元增加至355.6億元。比例角度,歷年港股中資企業政府補助佔全國公共財政支出比例區間大致在0.1%-0.2%。不論從絕對值、同比增速還是占財政支出比例,港股中資企業政府補助從2015年後都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港股中資企業政府補助收入和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

能源、工業、材料業補助佔比最大但下行趨勢明顯

2013~2017年港股中資企業累計獲得政府補助達1370億元,主要集中在能源(434億元)、工業(429億元)、材料(169億元)和金融(124億元)板塊。2015年後,能源、工業、材料三大行業佔比都從出現明顯下降趨勢,而金融、醫療保健和消費都出現上升。房地產和電信服務行業在5年期間幾乎無政府補貼。

2013-2017年港股中資企業

按行業財政補助收入趨勢(億元)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

金融和信息技術行業對政府補助依存度較低

從補助佔總利潤比例的角度,金融和信息技術行業最低,2013年至2017年間始終維持在0.3%或以下。2016年後,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工業和材料行業對財政補助的依存度也有所下降,補助佔總利潤的比例從此前的3%-4%的區間下降至2017年2%左右。此外,油價回升導致政府補助減少,能源行業補助佔總利潤的比例從2016年的7%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2.4%。

2013-2017年港股中資企業按行業

財政補助佔比總利潤比例明細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

國企補助佔比減少民企和公眾企業佔比上升

2013年至2017年港股中資國有企業補貼佔比呈下降趨勢,從89.3%下滑到77.4%,主要由於央企補助佔比在同期下降10個百分點,而地方國企的佔比則大致維持在20%左右。民企補助的佔比從2013年的6.2%上升到2017年的9.8%,公眾企業的佔比也從4.1%增加至12.1%。

內外部因素料將導致未來政府補助繼續下降

去年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速的下滑以及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減免,導致月度公共財政收入同比增速逐步下行,4季度開始逐步陷入負增長。同時,2018年財政收支差額達3.4萬億元,同比增加14.2%,未來財政收支料將繼續吃緊。此外,中美貿易爭端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政府的行業補貼政策(特別對國企的補貼)的指責持續升溫。此兩大因素料將導致未來傳統行業補助繼續下行,而家電、晶元和5G等企業或將受益於消費刺激政策以及「自主可控」的戰略。

風險因素:中美貿易爭端重新升級,中國的政策對沖低於預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一旦出現地量,即是弱強轉勢點
題材開花,繼續保持樂觀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