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並不是越努力的孩子就越優秀!未來是否成功,更多取決於這一點!

並不是越努力的孩子就越優秀!未來是否成功,更多取決於這一點!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老觀念,已經不再適用於當下的時代!

我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大部分情況下這話是沒錯的;但在如今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單純的埋頭苦幹和拚命努力,在某種程度上看,已經是過時的想法了。

越來越多的事實告訴我們,並不是最努力的人就一定最優秀;在早教當中,讓孩子勤奮刻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身上的成功品質,才能讓他們未來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思維和視野比努力更重要

以前的社會沒有當下如此快的變化節奏,因此,只要認準一個方向,拼盡全力地奮鬥、學習和工作,肯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並不是越努力的孩子就越優秀!未來是否成功,更多取決於這一點!

但現在的情況不同,一個人必須要在宏觀層面上擁有廣闊的視野、洞察形勢的能力,才能更準確地把握時代的脈搏,避免在錯誤的領域付出,造成徒勞的無用功。

而這些素質綜合起來,可以概括為「成長型思維」,斯坦福大學教授Dweck最先提出了這個觀念,並通過長期的調查和社會實驗證明了,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成功的概率比其他孩子更高。

培養成長型思維,需要做到這幾點

那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我提供幾點建議給各位家長參考。

1.讓孩子愛上挑戰、擁抱變化

成長型思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求人能夠隨時隨地適應各種變化,如果總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墨守成規地過著習以為常的生活,不敢接受新的挑戰,那一定在成長型思維上有所欠缺。

並不是越努力的孩子就越優秀!未來是否成功,更多取決於這一點!

所以,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在他們探索欲旺盛的學前階段,也不要過分苛責他們的「調皮」「淘氣」,具有這些特點的孩子,才會在生活中更有勇氣和活力。

2.讓孩子正確對待失敗

在成長的路上,失敗和挫折是必不可少的,老師、家長和其他同學的批評也是很正常的,孩子如何對待這些負面信息,決定了他是否真的能擁有「成長型思維」。

優秀的人會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從有用的批評中得知自己改進的方向,而非沉淪在負面情緒當中;做好心態的調節,是家長必須要讓孩子學會的一種「技能」。

當孩子下次遭受失敗或者被批評時,父母可以少一些情緒性的責怪,在孩子心情平復之後,和他們分析背後的原因,總結可以改進的地方,養成好的自我反思的習慣。

並不是越努力的孩子就越優秀!未來是否成功,更多取決於這一點!

3.擁有強大的執行力

當然,強調「成長型思維」很重要,並不意味著就可以不需要付出努力;如果只有空談沒有行動,那思維模式再如何優秀,也終究不會有任何效果。

不過,我更願意把「努力」稱之為「執行力」,當孩子有了自己的目標和心愿之後,能夠結合實際制定計劃,並且不偷懶、不放棄地付出實際行動,就是執行力最好的詮釋。

讓孩子要有這樣的執行力,靠說教式的嘮叨是沒有用的,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先做到自己擁有行動力;然後和孩子相互監督,在家中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孩子自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希望了解了這個理念之後,你的孩子也能形成屬於自己的「成長型思維」!關注全網百萬粉絲育兒達人【喜寶爸爸】,每天分享原創思維遊戲和獨家早教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