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事不登三寶殿?佛門寬容大度,哪怕是臨時抱佛腳也會幫你

無事不登三寶殿?佛門寬容大度,哪怕是臨時抱佛腳也會幫你

我們平常經常會說到一句俗話,那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是我們平常常用的一句話。說的就是沒有事是不會登門拜訪的,只要登門肯定是有事相求。那麼這裡的三寶殿指的是什麼呢?三寶這個詞出自於佛教,指的是佛、法、僧。

佛寶指的是圓成佛道的釋迦牟尼佛以及一切佛,也泛指已經破開迷霧的眾生,所謂前一念迷,佛即眾生,後一念覺,眾生即佛。而法寶則指的是佛的一切教法,包括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真經。僧法指的是依佛教法,弘揚佛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也指的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的僧人。,而佛法僧三寶就是代表佛教。三寶指的就是佛門。

三寶殿也就是存放三寶的宮殿,說的就是佛教信徒們做法事所用的大雄寶殿,珍藏經書經典的藏經樓,僧人睡覺的寧靜禪房。一般來說只有那些較大規模的寺廟才擁有三寶殿,比如說普陀寺,棲霞古寺,少林寺這些。這三處地方都是清靜高潔的佛教重地,不能夠隨意亂闖,所以才有了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樣的俗語。

佛教信徒們會在初一和十五拜佛誦經,在節日期間祈福祭天。不管是病痛,生日,婚喪,災荒還是戰爭,一般來說都需要求神拜佛。而招魂,儀式,法事,拜佛上香,都須要請僧人出廟,生兒育女,考試中舉,軀體康復也需要去寶殿,所以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才去三寶殿。

說完無事不登三寶殿,我們再來說一下臨時抱佛腳又是什麼意思,在宋元時代,統治階級非常提倡佛教,但凡有各種罪過的人都可以祈求寺僧的保護而被赦免。一般犯有重罪的人只要來到三寶門之中就會得救,所以這句諺語便發展成為了:平時不燒香,臨急抱佛腳。

而臨急抱佛腳這句俗語最早是由外族傳入中國的,古時候在雲南有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的民眾基本上都信奉佛教。有一次一位死刑犯越獄逃跑,官兵們在發現之後派差役兵丁四處追捕罪犯,逃了一天一夜。眼看追兵已經追了過來,他便進入一座古廟裡面,廟宇之中供奉著一尊釋迦牟尼像,罪犯看到佛像之後心生悔恨,於是就抱著佛像的腳在那裡痛哭,不斷磕頭祈禱。

罪犯真心悔過,國王也被他感動,於是國王把他的死罪赦免,讓他當了和尚,而這個國家的和尚們來到中國傳播佛教,就把故事和慣用語臨時抱佛腳帶到了中國,這也成為了我們的一句俗語。佛認為人人都有佛性,作惡之人能夠棄惡從善,真誠懺悔,就算是臨時抱佛腳也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佛門的有求必應也在這兩句俗語中顯現的淋漓盡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史略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賈老太太究竟有何能耐?一個「寡婦」憑什麼統領賈府?
孫悟空大鬧天庭之時,人世間是什麼朝代?天上人間都不太平

TAG:盛世史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