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祭灶有什麼講究,如何正確祭拜灶神

祭灶有什麼講究,如何正確祭拜灶神

祭灶通常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日進行,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一項傳統習俗,通過祭祀灶神,反應了老百姓祈福納福的心愿,驅災辟邪保平安的願望,具有深厚的民間情感和群眾基礎。

祭灶就是祭祀家中的灶王爺,也稱灶神,民間傳說,灶神會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庭彙報,臘月三十又重回民間,然後就一直在民間駐留,是在民間駐留時間最長的神,所以家家戶戶都比較重視祭灶,由於祭灶流傳廣泛,歷史悠久,所以在各地祭灶習俗略有不同。下面介紹一下祭灶的注意事項,也許和你們當地的祭灶習俗有所出入,不足為奇,僅做參考。


1祭灶時間

祭灶一般會在臘月二十三日晚進行,有的地方或者有的姓氏會在臘月二十四日晚進行,注意,如果是臘月二十日祭灶的,最好在晚上6點前進行祭祀,臘月二十三祭灶可以在全天進行。

2祭灶地點

在家中灶房內,灶王爺的神位設在北牆,灶王爺畫像或者塑像要坐北朝南,如果家中鍋頭在北牆,容易有蒸汽或者炊煙,則可以設在東牆處。


3祭灶供品

三牲(雞(整隻雞)、豬(豬頭肉或者整個豬頭)、魚肉(整條魚)),麥芽糖或者瓊鍋糖,酒(臘月二十四日祭灶不用酒),蠟燭、元寶,紅蘋果(紅紅火火,平平安安),甘蔗(節節高),年糕(年年高進,甜甜蜜蜜),紙錢,注意千萬別燒冥幣,有專門給神仙燒的錢。最後一點別忘記了,還要供奉清水(自來水即可)。


4祭灶人選

首先祭灶是男性,女性不參加祭灶,宋朝詩人范成《祭灶祀》詩中就說到:「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中國古代,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祭灶一般有家中長輩或者地位高的男性進行。


5送灶和接灶

送灶在臘月二十三或者臘月二十四晚6點前進行,灶王神像(畫像或塑像)在送走後,可以撕下焚燒,然後貼上新的,新的神像應該在臘月三十前完成,到了臘月三十,灶王爺在天庭已經彙報完畢,所以要接灶王爺回家,供奉年夜飯,有的地方在臘月三十還要請祖宗回家,注意,要先請完灶王爺後,然後在去請祖宗回家。

6其他

在送灶和接灶儀式中,閑雜人必須避開,送灶人和接灶人必須心誠,不能隨便應付,送完灶神和接完灶神的供品,可以分給家人食用,蠟燭,元寶,紙錢必須燒盡。如果在外打工,家中沒有廚房的,不必祭灶,交由老家中人員進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民俗活動,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是千百年文化的沉澱,我們應該知曉,發揚,繼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榆林日報 的精彩文章:

浙江古墓出土「玻璃杯」,是盜墓賊的?專家鑒定來自2500年前

TAG:榆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