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磻溪老子雪眉須,肘後有丹書。被西伯載歸,營丘茅土,牧野檀車。世間久無是事,問苔磯痴坐待誰歟?只怕先生渴睡,釣竿指著珊瑚。——【南宋】劉克莊《木蘭花慢》

武王伐紂,在牧野之戰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之後,商朝滅亡,武王為了酬報興周滅商的宗室和異姓功臣,開始封邦建國,身為師尚父的大功臣呂尚(姜尚,太公望,姜太公)被首封於營丘(後改稱臨淄,在今淄博市臨淄區,一說是在濰坊市昌樂縣),國名為齊——因國君為姜姓,故這個齊國又稱為姜姓齊國,以區別於後來的田姓齊國。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大國。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齊國青銅器之人形足敦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有這樣的記載: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


太公至國,脩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亂,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都營丘。

也就是說:武王已討平商紂而成為天下的共主,就把師尚父封在齊國營丘。師尚父東去自己的封國,邊行邊住,速度很慢。客舍中的人私下說他:「我聽說時機難得而易失。這位客人睡得這樣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國就任的吧。」太公聽了此言,連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達齊國。正遇萊侯帶兵來攻,想與太公爭奪營丘。營丘毗鄰萊國。萊人是夷族,趁商紂之亂而周朝剛剛安定,無力平定遠方,因此和太公爭奪國土。

太公到齊國後,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齊成為大國。到周成王年幼即位之時,管蔡叛亂,淮夷也背叛周朝,成王派召康公命令授權太公說:「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關),北至無棣,此間五等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你可以討伐他們。」齊因此可以征討各國,因而成為了一個大國。定都營丘。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姜子牙是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也是齊國的締造者。

姜尚或曰姜太公肯定有參與軍事謀略的角色身份,但牧野鷹揚的詩句,很清楚地顯示姜尚首先是一個以牧野之戰總司令身份出現勇武將領,其年齡也不可能是耄耋老者。明末清初唐甄在《潛書·考功》中說:「為將軍者若呂牙,為巡撫者若召奭 。」 竟然比之前數千年之前的史家學者,都接近師尚父的真相,這且按下不表。


從這個意義上我很容易理解姜太公受封齊國的本質——那就是周初的封建,本身就是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而齊國正是海岱武裝移民的典型代表。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周初封建中形成的主要諸侯國

在真實的歷史上,是否發生過姜太公聽聞所謂逆旅之人說的「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當然是存疑的,但是太史公的這段描寫並非閑筆,它充分說明了姜尚封齊,顯然並非後世拿了一道策命輕身上路趕到封地就能成為一方諸侯,究其實際,封地都是自己打出來的——從周王朝的角度,就是用姜太公建立的前哨軍事據點,替換掉蒲姑建立的軍事據點。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要立新功,不要吃老本,對姜太公來說也是如此

與姜太公爭奪營丘的萊侯又稱萊子,無論是侯還是子,都不是周朝封建諸侯體系內的爵位,因而萊人是所謂的夷,也就意味著萊侯或萊子就是土著民族的首腦人物,在另一個意義上,與太公爭國當然也並非爭國,而是反周抗暴,保家衛國。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萊國,又稱萊子國、萊夷,商代始封。

當然也稱為萊子國、萊夷(「萊夷」一詞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尚書·禹貢》)的萊國,作為中國先秦時期九夷所建的諸侯國和商周時期東夷古國,在商代始封——但這樣的所謂封,更多是羈縻的成分。春秋初,萊國疆域西起今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東至膠東半島,北至渤海,南至今山東省濰坊市諸城縣、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一帶,後來被齊所滅。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春秋初期的諸侯國中也包括萊、孤竹這樣的前朝遺留諸侯國。

萊國起初的疆域分布極廣,但是無法具體說清楚,考古和其他資料顯示,包括今天的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山東省平度市等整個膠東中北部地區都有所謂萊夷的足跡。這也反映出萊國在商代或者周代,並沒有被列入行政區劃明顯的封國體系,而是東夷的部落或部落聯盟組織。

萊國一帶畜牧業較為發達,萊夷族人擅長養蠶、開發魚鹽、製作海產品、織造絲綢,同時先後向夏王朝、商王朝表示輸誠和效忠。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萊國是東夷地區有記錄的最早的漁鹽之邦,畜牧之國,事實上,古籍中所說的柞蠶絲(野生蠶)至今仍為膠東的特產,由此可見萊文化的遺迹最歷千年而不能泯滅。

除了漁鹽、畜牧、絲織諸業的興旺發達,萊國還擅長冶鐵,曾在龍口歸城遺址出土不少高規格的鐵器銅器,銘文中有「造鐵四千匠」的記載(齊國的某個國君在封一位名叫叔夷的貴族的時候,將4000每個出身萊夷的冶鐵工匠一併賞賜給了他,4000個冶鐵工匠,在當時實際已經具備一個建立小諸侯國的實力),可見萊國冶鐵技術的發達和精湛,在當時的時代,這無疑是一個克虜伯或者洛克希德·馬丁那樣軍事工業托拉斯集團的概念,給武裝和軍事帶來的加持作用,怎麼評價也不會過分。

營丘茅土,牧野檀車:姜太公所封齊國的真實性質、意義和內涵

4000鐵匠並不僅僅意味著財產或者榮譽,而是具有非常深刻實用的意義。

面對以萊人為代表的膠東半島土著居民及其族群,姜太公究竟是怎麼辦的?!也就是說,姜太公(師尚父)所謂『脩政,因其俗,簡其禮』究竟是怎麼實際操作的?!

咱們以後再一起溝通,謝謝大家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金 的精彩文章:

從雅典城到德爾斐:海神波塞冬在城市保護神競爭中屢戰屢敗是何因
詐騙未遂的洪都百鍊生:張之洞遭遇的虛假資產證明和驚天大忽悠

TAG:談古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