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盛怒之下,這大帥命將自己的軍長兒子抓來槍斃,不料眾將群起反對

盛怒之下,這大帥命將自己的軍長兒子抓來槍斃,不料眾將群起反對

1919年,郭松齡任張作霖大帥開辦的東三省陸軍講武堂戰術教官。當時,張大帥的長子張學良正在講武堂學習,為第一期炮兵科學員。講武堂說白了,那是張家的「私校」,所以,教官多對張學良甚為關照甚至逢迎,但郭松齡不然,他對張學良管教甚嚴,決不稍加寬容。

張學良是個有志青年,思想進步,追求上進,對郭松齡深厚的軍事造詣和高尚脫俗的人品,十分佩服,心嚮往之。因此,當張學良從講武堂畢業,擔任巡閱使署衛隊旅旅長時,便向父親張作霖推薦,委任郭松齡為旅參謀長兼第二團團長。

張學良雖然是郭松齡的上級,其軍中事務多由郭松齡處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張作霖奉軍大敗,但張學良與郭松齡領導的東路軍卻阻遏了吳佩孚突破山海關,直搗關東的計劃,可謂大敗中的一個勝仗。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張學良與郭松齡分別擔任第三軍的正副軍長,與奉軍第一軍作為主力,將直系軍閥打敗。張作霖得以入主中原,其勢力一度達到長江下游各省。其後,張作霖任命張學良為京榆駐軍司令部司令,郭松齡為副司令。

1925年,郭松齡與夫人到日本考察軍事,聽聞張作霖正在日本購買武器,要與南方的國民軍開戰,郭松齡十分憤慨,加之之前受張作霖深信的東北軍元老楊宇霆等的排擠,遂與馮玉祥聯絡,達成了共同反奉協議。同年11月21日晚,郭松齡於灤州發表反奉宣言。23日,郭松齡率7萬大軍攻佔山海關。12月5日,郭松齡軍佔領錦州,劍指奉天。

錦州失守的消息傳到奉天后,大帥張作霖大驚失色,當即命令內眷收拾細軟轉移,又令副官購入汽油10餘車及引火木柴等,打算在郭松齡部打進奉天時,將大帥府邸付之一炬,決不留給反將郭松齡。

在奉軍節節敗退的危急時刻,張作霖不甘就死,許以日本人 「一切要求都好商量」。隨後,與日本關東軍訂立了反郭密約。不過,張作霖擊敗郭松齡後,許諾給日本人的「好處」並未兌現。這是後話。

日軍開始出面干涉攻擊郭松齡部,張作霖有了喘息之機。他迅速將殘部進行整編,任命張學良為前線總指揮,並在巨流河東岸布防。21日,郭松齡與張學良隔著巨流河決戰。

22日,郭松齡不待主力集中便發出總攻擊命令。但因彈藥供應不上,加之馮玉祥部遲遲不願出兵支援等諸多因素交互作用,郭軍漸漸不支。

在郭松齡舉旗反奉前,張學良曾通過關係反覆做老師郭松齡工作,並保證,郭松齡放下武器後,既往不咎。但郭松齡聽不進去,執意反奉。此時,兩軍對陣,趁郭軍士氣低落之際,張學良加緊策反工作,他親自給郭軍軍官打電話勸降,還用飛機撒下傳單說:「老張家人不打老張家!」極大地渙散了郭松齡部軍心,士兵開始紛紛投誠,郭軍全線敗北。

郭松齡與夫人化裝逃跑,12月24日在新民縣一個農家的菜窯里被奉軍逮捕。25日,郭松齡與夫人韓淑秀被槍殺,張作霖命令曝屍三日。

郭松齡原是奉軍中的新派人物,與張學良的關係人所共知,不是一般地好,可謂莫逆之交。這次反叛奉軍,差一點讓張作霖斃命。郭松齡戰敗被殺後,張作霖終於舒了一口氣,從死亡線上緩過勁來。於是,張作霖在帥府主持召開善後會議,總結郭松齡反叛奉軍的教訓。會上,張作霖大發雷霆,把郭松齡的反叛歸罪於張學良的養虎為患,命令軍法執行處長常蔭槐把張學良抓來槍斃,立即執行!

張學良18歲在奉軍中服役,第一次直奉戰爭中,他就獨當一面,戰功卓著。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學良率部在主戰場山海關與直軍決戰。直軍居高臨下,奉軍傷亡嚴重,兩個旅只剩下了幾百人。張學良臨危不懼,親臨前沿陣地督戰,終於攻下陣地。此戰,時年24歲的張學良顯示出非凡的膽略和指揮才能,也贏得了三軍將士尊敬。

另外,在北洋軍閥時期,奉軍的空軍首屈一指,炮兵也很強大。這兩個軍種的創建與壯大,也是張學良之功。

張學良治軍很嚴,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則與官兵談笑風生,親如兄弟,官兵有什麼難處,他都熱情相助。所以官兵對他既敬畏又愛戴。

現在,張作霖要槍斃兒子張學良。這話是在會上鄭重說出的,並非戲言。與會高級軍官聽後,個個面面相覷,接著,很快反應過來,群起而反對之。

黑龍江軍務督辦吳俊升在會上發表勸言:「現在沒有張軍長一天也不行。沒有他去招撫散兵,幾萬散兵與馮玉祥的國民軍合夥打過來,奉天就頂不住。收編郭軍誰也辦不到,我不敢去,大帥您也不敢去,非張軍長不行。他一招手,那些人都回來了。」

參謀長楊宇霆緊接著說:「吳督軍說得對,大局為重,張軍長不但不能法辦,還應授給他統帥大權,要扭轉大局,非張軍長不可。至於郭軍叛亂,我們大家都有責任,不該歸罪他一個。」

接著,張作相等高級將領都勸說張作霖赦免張學良。張作霖一看這架式,想不到兒子還有這等威信,覺得應順應民心,不能強來,於是宣布收回成命,命張學良 「戴罪立功」,收回郭松齡軍殘部。

以張學良在軍中之威望,郭松齡的兵,也是張學良的兵。張學良保障郭松齡殘部安全,郭松齡殘部都知道張學良說一不二,紛紛奔來。對於已被俘的軍官,張學良一個也未懲處。這些人從心底里感激張學良,都成了他的追隨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吊蘭書苑 的精彩文章:

尋找二哥遺骸,是上將弟弟生前未了的心愿,四年前支農隊員辦到了
此戰,紅軍非打不可,結果殲敵一個師,終於打開了北上入甘之路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