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會變成小魔鬼,讓父母抓狂到懷疑人生?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會變成小魔鬼,讓父母抓狂到懷疑人生?

來源|慧養娃(ID:anbaoshijia)

前些日子,陳赫兩歲的女兒安安洗手的視頻火了。

安安努力踮起腳尖,整個身體完全趴在水池邊,投入地洗(wan)著(zhe)手(shui),幾秒鐘後,媽媽問她:「洗好了嗎?」她奶聲奶氣地回答:「沒有。」

網友們被安安的聲音萌化了,不過如果媽媽急著要走,聽到這聲「沒有」估計會崩潰吧。

知乎上有人用「令人髮指」來形容自己兩歲的孩子。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會變成小魔鬼,讓父母抓狂到懷疑人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會變成小魔鬼,讓父母抓狂到懷疑人生?

為什麼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會變成小魔鬼,讓父母抓狂到懷疑人生?

1

探索,是2歲孩子的關鍵詞

兩歲的孩子,剛剛可以跑跳自如,會說一些簡單的話,大腦也進入加速發展的狀態。他需要對剛剛看到的這個世界多一些了解。而這些了解,將決定著他以後將以何種方式生存。

兩歲的孩子堅持要搭一個很高的房子,必須要自己吃飯、自己洗澡,他喜歡玩沙子、撕衛生紙,這是他在探索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

兩歲的孩子喜歡做一些父母不允許的事情,他亂扔東西、在電梯里跳動、不穿衣服......是在挑戰父母的極限,探索事件和規則之間的關係。

兩歲的孩子不願意分享,喜歡推人、打人、咬人,是他在探索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

他通過探索了解這個世界,認識事物的性質、特點,明白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是安全的?

他通過探索了解規則,從父母的反應中尋找做事的正確方法,感受哪些規則必須遵守,哪些規則可以留有餘地?

他通過探索明白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什麼是「他的」?他的自我意識在探索中得到發展,他不斷摸索中學會了分享。

探索,是兩歲孩子的關鍵詞。所有令人困擾的行為都是來自孩子對這個未知世界的好奇。

孩子想要探索的心與能力之間存在很大差距。當探索失敗時,孩子必然會氣餒,產生嚴重的挫敗感。挫敗感雖然讓他變得蠻橫,但同時也會激勵他學習,促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我們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他與這個世界和諧相處的能力將會大打折扣。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會變成小魔鬼,讓父母抓狂到懷疑人生?

2

壓制和妥協,哪個更勝一籌?

朋友提起兩歲半的兒子,簡直欲哭無淚。

兒子要玩豆子,她不想打擊孩子的探索欲,只能將豆子取出來,並且特意囑咐:「這些豆子都是糧食,你只能在盤子裡面玩,不能把它們混在一起,更不能亂扔。」

一會兒功夫,兒子端著盤子高興地跑到她面前喊:「媽媽,你看!」

她忍不住厲聲斥責:「你怎麼把豆子全都混到一起了?剛才不是告訴過你嗎?」

孩子一聽,立刻惱怒地抓起豆子亂扔,並且挑釁地看著她。朋友大怒,拽住孩子就在屁股上打了幾下。

兩歲多的孩子認知水平還很低,他以為世界都是圍著自己轉的。父母直接指責訓斥孩子,他會用更加叛逆的行為反抗。更加重要的是,大人過分嚴厲,又會壓制孩子的探索慾望,讓他變得退縮,沒有自我。

有些父母用暴力制服孩子,有些父母卻會在孩子的要挾下妥協。

前幾天去公園,看到一個兩歲多的孩子正在哭著要棉花糖,父母擔心棉花糖不衛生,孩子大哭,拽著母親的衣服不走。

父母勸不住,就生氣地對孩子說:「行了行了,你哭吧,我們走了。」

他邊走邊回頭,以為孩子會跟上來,沒想到孩子抬眼看了一下,反倒躺在地上蹬著腿哭起來。

父母藏在一邊等了很久,孩子都沒有停的意思。眼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議論指責聲不絕,他只好灰溜溜地回來,買了棉花糖邊罵邊遞給孩子。

孩子立刻收住眼淚,一骨碌爬起來跟著父母走了。

孩子的任性,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會變成小魔鬼,讓父母抓狂到懷疑人生?

3

Terrible Two,父母究竟該怎麼做?

既然嚴厲不行,被孩子控制也不行,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呢?

1、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無論孩子有多麼過分或者不可理喻的行為,但是他內在的需求都是合理的。

當孩子做出不好的行為時,我們不要急著責怪他,而是要蹲下身,耐心地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閨蜜的孩子兩歲多時,每次出門都會推倒靠近她的小朋友。閨蜜詢問後才知道,女兒只是擔心小朋友搶走她的玩具。

閨蜜告訴孩子:「推人是不好的行為。以後如果有人要你的玩具,你只要抱緊自己的玩具,告訴他這是我的,就可以了。」孩子以後果然再沒有推過其他小朋友了。

兩歲的孩子表達還不是很順暢,耐心是父母必須具備的制勝法寶。

孩子無理取鬧,我們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但並不妨礙我們緊緊地抱著他,陪他感受挫敗,經歷成長的痛苦。

2、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既然探索是孩子的需求,我們不能阻止,就需要為他提供良好適宜的環境。戶外有廣闊的天地,有很多安全的場所可以讓孩子充分的探索,並且讓他過剩的精力得到釋放。

不過,兩歲多的孩子沒有時間概念,叫他回家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寶貝,再玩兩次滑梯(盪五下鞦韆)我們就要回家。」而不是「再玩五分鐘我們就回家」。

再次,當孩子被不良情緒牽著走時,我們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大吼大叫地阻止孩子,而是要學會用情感引導的方式教會孩子表達、控制情緒。

只要孩子做出一點改變,我們都要及時表揚,強化孩子的行為。

用情感引導的方式教育的孩子,長大後會擁有較好的情商,遇事從容、寬容大度。

3、用遊戲的方式陪伴孩子

遊戲,是最能打動孩子的教育方式。

追逐、捉迷藏、枕頭大戰可以與孩子建立深層次的鏈接;打鬧遊戲可以讓孩子找到自信;角色扮演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父母說指令、孩子做動作可以提高身體的自控力。

我家女兒兩歲時晚上不肯睡覺,我靈機一動,和她玩白雪公主遊戲。她吃了一口毒蘋果,我告訴她直到王子吻她,她才能醒來。結果不到一分鐘,她就已經進入了夢鄉。

遊戲的種類繁多,父母發揮想像,孩子會在遊戲中學習成人角色和技巧,獲得情感的滿足,變得懂事又聽話。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會變成小魔鬼,讓父母抓狂到懷疑人生?

孩子的每一次堅持、每一次拒絕、每一次調皮,都是一次成長和蛻變。

他的性格、生命力和自我也就在這一次次抗爭中逐漸形成。

孩子用哭鬧告訴我們:「我不開心,我需要愛。」用胡攪蠻纏告訴我們:「我很無助,我需要幫助。」

美國心理學博士薩巴瑞在《父母的覺醒中》說:「問題不在於孩子,而在於我們自己的不覺醒。

願我們能放下對孩子不良情緒的焦慮和恐懼,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

如此一來,「可怕的兩歲」就一點兒也不可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我是一個差生,連自己都討厭自己」,一位孩子的作文值得反思!
最近又出了一個新型辭彙:恐輔症!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