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南京、開封、長安三個城市中,朱元璋為什麼最後選擇定都南京?

在南京、開封、長安三個城市中,朱元璋為什麼最後選擇定都南京?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的發跡史實在是勵志得很。劉邦還是一個亭長呢,他可是一個實打實的窮苦人家,無依無靠,只能去寺院里當和尚化緣為生。後來朱元璋參加紅巾軍起義,憑藉自己卓越的軍事能力,成為這支起義軍的統帥。朱元璋攻打下集慶,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改為應天府,拿它來做自己的都城。

後來朱元璋的地盤越來越大,直到統一天下,他可選擇的都城也多了。在三國時期的東吳、衣冠南渡的東晉、還有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四個南朝,它們都定都在南京,所以南京被成為「六朝古都」。不過這六朝的國祚可都不怎麼長,東吳從孫權稱吳王的時候算,也就六十年;東晉一百年;南朝這哥四個就更不用說了,加一塊才一百七十年。這些定都南京的朝代像走馬燈一樣,滅亡得太快,讓朱元璋很反感。

朱元璋打算遷都,不在南京這個地方混了。他考慮過開封,還親自去考察了一下,結果得出一個結論:「四面受敵之地。」北宋就用開封當都城,結果造成一直都解決不掉的冗兵問題。原因很簡單,開封地處平原,北宋又沒有幽州作屏障,這就導致開封一直面臨著遼朝鐵騎的威脅。

那怎麼辦呢?拿士兵去堆唄。所以北宋的禁軍數量非常之高,軍事上的開支把宋廷壓得喘不過氣。趙匡胤曾經想要遷都,去洛陽或者去長安。但是大臣們都不願意,他老弟趙光義也和他說:「在德不在險。」趙匡胤只好妥協,並且斷言北宋不出百年,百姓肯定不堪其弊。而且最後金軍還是攻破開封,掠二帝北上,北宋滅亡。

開封易攻難守,被朱元璋否定。有人和他說,那把都城遷到長安得了。長安也算是老牌古都,在全世界都相當有牌面,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當然了,朱元璋大概不知道這個說法,但他肯定也知道長安歷史悠久,又兼山川之險,但他還是拒絕了。

原因很簡單。定都這個問題不僅要考量軍事,同樣要考量地理位置。開封能夠作為北宋都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漕運非常發達,長安的漕運就比較困難。因為這個理由,長安也被朱元璋否決。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南京。他應該想不到,他的兒子朱棣會攻進南京,再把首都遷到北平(北京)吧。

參考文獻:《明史》、《宋史》、《國初事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有一個逃民偷偷見曹操,曹操:你快藏起來,別被我的人抓到了!
他是明朝的「李白」,拒絕了朱元璋的任命,還被賜了這四個字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