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款手槍八路軍用了都說好,在歐洲卻被百般看不起

這款手槍八路軍用了都說好,在歐洲卻被百般看不起

如今看到民國加手槍二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駁殼槍了,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駁殼槍一直佔據著手槍一哥的地位,也是最為中國人熟知的手槍,抗戰影視作品中八路軍指揮員等往往都是拿著一把駁殼槍身先士卒,其已經成了中國人抗戰記憶中不可缺少一個重要元素。不過駁殼槍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大行其道,和其自身的性能,以及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都有很大的關係。

駁殼槍的正式稱呼是毛瑟C93手槍,由費德勒兄弟研發,但是由於是毛瑟工廠負責進行生產,因此被稱為毛瑟手槍。不過該槍誕生後並不是多受歡迎,由於其相對於當時常見的手槍而言體積碩大不方便攜帶,射擊精度較低,而且射擊時上跳嚴重,使用體驗不如當時的其他手槍好,所以不是很受待見。當然,在一戰中由於各種武器較為匱乏,因此連毛瑟手槍這種戰前不受待見的手槍也進入了軍隊開始服役。不過這還不是毛瑟手槍的輝煌時期,隨後毛瑟手槍開始在遙遠的中國大顯神威。

一戰結束後,西方列強為了保護其在中國的利益,避免中國的軍閥混戰對其利益產生不利影響,包括英國、美國等都簽署了武器禁運協議,不再對中國出售運輸各種武器裝備。但是德國等國並沒有參與這個協議,再加上德國戰敗後大量剩餘物資需要處理,經濟方面又需要大量資金,所以向中國出售武器裝備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其中就有毛瑟手槍、MP18衝鋒槍等德式武器,都是在二十年代開始陸續進入中國軍隊的,當時很多軍閥的衛隊、親兵等,往往都是裝備這些武器,而像孫中山衛隊,使用的還是美國湯姆遜衝鋒槍。

毛瑟手槍進入中國後,包括軍隊、土匪、地主武裝等各種武裝力量都很喜歡這種武器,不僅一些兵工廠開始仿製,連民間很多工匠都開始手工打制毛瑟手槍。之所以能這麼受歡迎,首先就是沒的選擇,中國在二十年代所能獲得的軍火較少,手槍方面所能選擇的也僅有毛瑟手槍等型號。然後就是毛瑟手槍的性能,其火力強,彈容量為10發或者20發,這要大大高於普通手槍6發、7發的彈容量,火力持續性好。而且其用途也比較多,比如普通的毛瑟手槍加上槍托後,完全可以作為一把半自動卡賓槍使用,火力要比栓動步槍強得多,而像毛瑟712型等具有自動擋的型號,甚至可以作為一把衝鋒槍使用。

而且在外形上毛瑟手槍也有巨大優勢。毛瑟手槍體積碩大,外形彪悍,僅僅是亮出來就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和震懾力,拍在桌子上的產生的震懾力遠比當時的普通手槍強。當時軍閥之間贈送毛瑟手槍就一度成為了潮流,很多人都想得到一支毛瑟手槍。

當然,毛瑟手槍畢竟本身設計畢竟是19世紀末的水平,後來也逐漸落後,因此在在後來已經開始被其他型號的手槍慢慢取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人之傢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服役就落後?美國科幻戰艦遠遜055,如今又下水一條
火速出擊!年底俄安全局抓獲美國間諜,白宮還坐得住嗎?

TAG:軍人之傢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