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貝佐斯說:不要管你的競爭對手在做什麼,他們又不給你錢;

劉強東接受採訪說:我實在想不出來,研究競爭對手能給我帶來什麼;

張小龍在騰訊員工大會上講:關注用戶,而不是關注競爭對手;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我們以亞馬遜為例。亞馬遜已經布局了大量其他電商和百貨公司從未涉及的領域,AWS雲服務、Alexa人工智慧語音助手、Echo音箱,這些開創性的業務,顯然不是因為關注競爭對手帶來的。

可是,亞馬遜也有自己的「情報部門」,他們會從其他電商網站上大量採購商品,然後進行全面的評測。比如價格是否更低?物流速度是否迅速?對消費者的售後是否及時?最後的結果都要彙報給貝佐斯。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這時我們再來評判,亞馬遜是否真的如貝佐斯所說,是一家不關注競爭對手的公司呢?

同樣,京東不關注競爭對手嗎?別忘了每年雙十一的貓狗大戰,那可是中國頂級的定位之戰。

那騰訊呢?三款社交產品扎堆上線,騰訊比任何人都要機警,馬上封停了微信內的所有下載鏈接。

你可能會問了,為什麼大佬們的言行不一致?明明總是根據對手採取行動,卻嘴硬說從不關注對手。

其實很簡單,他們談論的主體是「戰略」,他們認為只要戰略保持堅定,就不必關注競爭對手(比如亞馬遜要做最以用戶驅動的公司,這是戰略,不會受競爭對手影響,永遠不會改變)。

而我們談論的主體是「戰術」,戰術那當然是複雜多變的,而且還經常需要根據對手的行動來制定(比如亞馬遜會採購競爭對手的商品,進行全面分析,以做出改進。這就是戰術)

「戰略不動搖,戰術隨時調整」,才是我們需要從中領悟的競爭之道。如果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所以,本篇文章就不再討論戰略。我們要談談戰術層面上的競爭,談談企業究竟該如何保持在戰術競爭上的敏感度。

為什麼保持對戰術競爭的敏感性很重要?

因為商業世界的競爭是含混合複雜的。對手的一個反常動作,如果你無法判斷其真正的目的,就非常可能做出錯誤的戰術決策,最終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比如,你的對手推出一款低於平均市場價的產品。TA這麼做的目的,也許是基於性價比的定位;也可能是因為採用反向定製模式降低了庫存成本,可以低價出售;還可能是為了阻絕一個跨界競爭者進入市場,以低價策略提高其進入門檻。若判斷不清,決策就會伴隨一定風險。

接下來,文章會提供三個關鍵的視角,幫助你多維度的審視商業競爭,並提供一些思路,幫助你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

三個視角分別是:企業視角、生態視角以及需求視角。


01

企業視角——定位之爭

所謂企業視角,指的是以企業自身為出發點來審視競爭。

在企業視角下,創業者往往回答的是以下這三個問題:

(1)客戶層面:企業在為誰創造價值,滿足什麼需求?

(2)對手層面:企業的關鍵競爭對手是誰?

(3)產品層面:相比競品,我們的優劣勢在哪裡?

第一問「我的產品能為誰提供什麼價值?」 ,用來框定企業所處的細分行業。

第二、三問「企業的關鍵競爭對手是誰?相比之下的優劣勢?」,確定企業在行業眾多競品中的定位。

因此,用「企業視角」來審視競爭,其實就是在回答關於企業的定位問題。

那麼,該如何選擇一個正確的定位呢?

(1)行業定位

毫無疑問,在開啟任何一項創業活動之前,市場規模的估算都是第一要務。

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商業計劃書都會列出市場規模這一項。這是因為投資人為一個項目下注,不僅要看團隊是否互補、資源是否充分、模式是否清晰,更要看其未來的成長空間。

因此,如果你所進入的市場規模有限,投資人可能壓根就提不起興趣,因為他們要的不是3、5倍的回報,而是幾十倍上百倍的回報。顯然,這遠不是一個小市場就能承擔的。

比如,你是「創業就是要細分壟斷」的信徒,突發奇想要做亞洲某小國(50萬人口)的旅遊市場。這個市場足夠專也足夠偏,以至於很難會有競爭者進入。你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大商機。

那麼你可能很難獲得資本的青睞,簡單計算,預估這個國家每年大約有5千的中國遊客,就算每人消費1萬元,市場空間也就是5000萬,市場規模太小,增長空間也很有限,根本無法帶來超額回報,更不用提上市了。這對逐利的投資人來說明顯是不合格的項目。

總之,定位的第一步是確定行業,選擇一個值得耕耘的市場。而在這其中有兩點是值得考慮的,要麼找到一個規模已經足夠大的市場(比如k12英語在線教育),進入並分一杯羹;要麼儘早跨入一個增長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比如少兒編程),伴隨著行業而成長。

(2)品牌定位

掌握了一項顛覆性技術,並藉此創造了全新的需求和品類,又或者,你的產品在解決偽需求,只有發生這兩種情況,你才有可能進入一個四處不見競爭的「世外桃源」。否則,踏入任何行業,舉目所見,都會滿是競爭對手的影子。

易到CEO周航曾說:易到成立半年,沒發現競爭對手,自己心裡都發毛。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某種程度上,競爭對手的存在證實了這個市場的存在,也證實了這個市場是你應該努力去征服的。此外,同行共同開發市場,做大蛋糕,也總比一家公司獨自耕耘市場要來的經濟。

因此,嚴格來說,一個不存在競爭的市場是不成熟的,更是不長久的,我們很難發現哪個產品孤零零地佔據所有市場份額。

競爭如此普遍,我們要考慮的顯然不是競爭是否存在的問題,而是如何面對競爭。

而若避開同質化的泥沼,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對品牌進行準確定位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特勞特定位學的精髓就是「與其更好,不如不同」,但我們也要知道,追求不同並不是目的,定位的最終目的是揚長避短。換句話說,品牌定位要與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能力息息相關,兩者之間需要互相支撐。

比如,你的品牌定位於性價比,可你卻沒有生產性價比產品的能力,這樣只會讓企業活得很累;你定位於安全,卻沒有比對手更能保證安全的資源和能力,也是徒勞之功。

定位不清,以己之短克人之長,前蘇聯的慘痛教訓給後人敲響了警鐘。

當年美蘇爭霸,蘇聯就始終沒擺正位置,依然把自己看做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軍事強國,這個錯誤的定位,讓蘇聯不顧後果的與美國展開了軍備競賽。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當時,美國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發核潛艇等重型軍事武器,蘇聯為了不落後於人,樹立軍事大國的形象,緊跟美國的策略。可美國的資金綽綽有餘,而蘇聯花的都是救命錢,最終拖垮了本國經濟,而這也成為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

這是典型的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去競爭,失敗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以我們說,品牌定位一定是揚長避短的產物。

神州專車之所以定位安全,是因為相比於滴滴、優步,神州全部是自營車輛,所以天生就有「安全」的優勢,神州發現了這個獨有的優勢,進而才升級為品牌的定位點,才能穩穩佔據專車市場的一席之地。

因此,定位不是單純的追求差異化,定位的終極目的是揚長避短——放大自身的優勢的同時,規避弱點。定位點的尋找,需要基於企業與對手的資源、能力對比,最終做到對內與自身相匹配,對外可揚長避短。


02

生態視角——模式之爭

如果說在企業視角的審視下,企業間比拼的只是門面功夫,那麼,生態視角下的競爭,就是企業之間基本功的角力。

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獨立存在於商業世界。產品最終能順利的交付,一定是企業與眾多利益相關方相互協作的結果,而企業與各利益相關方的協作網路,就是以企業為中心的商業生態系統,簡稱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設計與選擇可以給企業帶來完全不同的效果。兩家定位相似的企業,也可能因為商業模式的不同,帶來完全不同的運營效率。

因此,這一節,我們要從另一個全新的視角(生態視角)來審視企業之間新的競爭維度——商業模式之爭。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才是更有競爭力的呢?

(1)商業模式的運轉效率,是否比對手更高效?

你可能會問,商業模式的運轉效率該如何跟競爭對手比呢?難道要和對手比資金周轉率、投資報酬率、資產負債率嗎?

其實不然。用指標判斷商業模式的效率固然有效,可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輕資產模式,比較財務指標往往意義不大。

商業模式是企業和眾多利益相關方的交易關係。因此,一個可行的辦法是,將運轉效率拆解成企業與每個利益相關方的交易效率,並分別與競爭對手進行對比。

一家公司的利益相關者可能有有顧客、供應商、員工、股東、合作夥伴、廣告商等等等等。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企業與顧客——產品交付效率

相比層層分銷的代理模式,互聯網短路中間商大大提升了價值傳遞的效率,使得顧客得以更快捷的買到質優價廉的商品,大幅提升了產品交付效率。

比如,二手車市場,瓜子直賣網要比傳統二手車倒賣更加高效;鋼鐵採購市場,找鋼網要比鋼鐵分銷模式更加高效。生鮮市場,每日優鮮要比水果批發代理的模式更加高效;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企業與市場部——獲客效率

相比於常規的投放廣告獲客,人拉人的裂變模式,讓獲取用戶更加精準和高效,同時大幅降低獲客成本。

比如,拼多多成名前基本不做廣告,僅憑藉「拼團」、「砍價」等裂變技術,就彙集了3億的低消用戶。瑞幸咖啡把「海報裂變」玩得爐火純青,助力公司順利擴張到全國各地,自營的它甚至比加盟模式的擴張速度還要快。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企業與供應商——供貨效率

相比於B2C模式的先採購後售賣,反向定製的C2B模式,通過先彙集大量需求,再去和供應商採購。真正做到了讓消費者更省錢,讓供應商更賺錢。

比如,社區電商彙集社區住戶的水果購買需求後,再跟農戶下單;名創優品聚合自己的幾千家門店的訂貨量,再去和工廠談判;

·企業與員工——創造價值效率

同樣,如何對員工賦能呢?相比於發給員工死工資,還不如讓員工在我的平台創業,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同時,企業也能獲取更大的收益。

比如,韓都衣舍的小組制,設計部、生產部、電商部,各抽出一人,組成三人小組,自負盈虧。利潤給公司留40%,剩下的60%的裝自己口袋;海爾的小微平台,允許員工在海爾的平台創業,由海爾集團投資占股,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宗毅的裂變式創業,內部組織創業大賽,公司和創業者均投資占股,,綁定風險和收益,激發工作積極性。

(2)商業模式的壁壘,是否比對手更堅固?

商業模式比拼兩個維度,其一是效率,其二就是壁壘。

不難理解,一個高效運轉的商業模式,如果很容易被模仿甚至複製,那麼這個模式也是沒有競爭力的。

魯梅爾特在《好戰略壞戰略》談到好戰略的「鏈條-環節系統」。一個擁有「鏈條-環節系統」的企業,因為各個業務環節的強關聯,使得對手無法通過模仿或攻擊任何單一的環節而取勝。

比如,宜家的設計、庫存、物流、專賣店早已形成嚴密的內在連貫性,競爭對手無法通過模仿任一環節而成功,更不可能投入巨資全局模仿與之抗衡。宜家的高競爭門檻,保證了自身的長期競爭力。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再比如,3年創造3億用戶神跡的拼多多,進入大眾視線後,便吸引了一大批創業者的注意,他們潛心研究拼多多的各種裂變打法,並試圖複製拼多多的獲客模式。

可這並沒有什麼用。

首先,拼多多的成功,離不開騰訊微信的照顧,免除了很多裂變中出現的問題。比如摸板信息被封、推送介面被封、小程序被警告等。那麼作為模仿者,你是否有這樣給力的利益相關者支持?

其次,拼多多的用戶群就定位在低線城市價格敏感型的人群,這群人的社交關係成本較低,拼團購買容易實現。那麼,如果你的產品是面向一二線城市人群,大家是否會為了省十幾塊錢而邀請朋友來拼團呢?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再有,拼多多的產品基本都是幾十塊錢為主,服務於低消人群。因此,拼團的人拉人功能,最後拉過來的人也基本是低消人群,這是與拼多多的用戶定位極度吻合的。

反過來,如果你的產品面向中產階級、白領,那麼你的拼團低價吸引來一批低消用戶,而非目標用戶。而他們後續轉化極差,以至於裂變越多,損失越多,你能承受嗎?

最後,拼多多目前已經擁有3億多用戶,由拼單彙集的海量需求,足以和上游談判將採購價講到更低。這顯然是一個創業公司很難做到的,如果你做拼多多同領域的產品,自然無法吸引到用戶,這本身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進入壁壘。

總之,砍價、拼團等裂變技術其實很早就出現了,拼多多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採用了這些玩法,而是因為其商業模式更加適配這些方式,塑造了各環節的內在連貫性,壁壘足夠高。換做別人來做,就可能水土不服。

因此,企業要反思自己的商業模式,除了不斷優化交易結構以提升運轉效率,還要關注自身的壁壘堅固程度,投入精力打造業務各環節的內在連貫性,從而提高競爭門檻,有效抵抗外來的模仿和複製。


03

需求視角——需求之爭

1月15日,多閃、聊天寶、馬桶三款社交app同一天發布,並都將競爭矛頭指向了微信。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實際上,當他們把競爭焦點對準微信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經可以大膽斷言,他們是沒有結果的。

我們總說,打敗微信的永遠不是下一個微信,而是另一個和社交應用基本無關的東西。

為什麼?

這就要講到需求視角審視下的競爭。

西奧多·萊維特說:「客戶購買的不是打孔機,而是牆上的孔」。那麼,我們可以繼續追問,客戶要的是孔嗎?

他很可能是想掛一幅畫。他只是為了掛一幅畫嗎?

可能是讓房間顯得更有格調......

商業丨據說掌握這3個視角,就能玩轉90%以上的商業競爭

產品究竟在滿足用戶的什麼需求?不停的追問下去,競爭視野就會被逐漸放大。

我們說微信滿足人們網路社交、內容消費的需求,這當然沒錯。可是如果按照上文的邏輯追問下去,本質上來說,微信滿足的是人們打發餘閒的需求。

「等公交車,刷會微信」

「還有20分鐘上班打卡,刷會微信」

「排隊買午餐,刷會微信」

總之,當你覺得沒什麼事可乾的時候,就可以刷微信。

深度挖掘需求後就不難理解,微信的競爭對手顯然不是新晉的社交app,而是那些可以填滿用戶餘閒的產品。

而擅長生產kil time產品(抖音、今日頭條、火山小視頻等等)的位元組跳動,正在逐漸蠶食原屬於微信的用戶餘閒,它才是微信的勁敵。

最致命的競爭總是來自於隱性的跨界競爭者。

因此,需求視角下審視的競爭,就是幫助企業識別可能與企業存在競爭關係的隱性競爭者。

而培養一個需求視角,通常只需問自己兩個問題:

(1)本質上,我的產品滿足的是顧客的什麼需求?

(2)還有哪些產品在也在滿足這個需求?

·酒店

本質上,酒店滿足的是人們外出住宿的需求。

Airbnb也在滿足這個需求,日租平台也可以滿足;

·計程車

本質上,計程車滿足的是人們從A點到B點的需求。

滴滴出行也在滿足這個需求;共享汽車也可以滿足;未來的自動駕駛車流同樣可以做到;

·方便食品

本質上,速食麵滿足的是人們便捷吃飯的需求。

外賣也在滿足這個需求;食品半成品也可以滿足;家門口的煎餅攤同樣可以做到;

總之,當你以需求視角來審視競爭,視野就會被逐漸放大,你將學會從需求層面來識別隱性競爭者,而非僅看到明面上的直接競爭者。這種思考角度不僅有益於企業危機意識的建立,還能為提升用戶體驗打開思路。


總結

「不關注競爭對手,只做好自己」的非競爭論,誤導了不少把大佬之言奉為圭臬的人。

而事實是,任何一個觀點或理論都是濃縮版,分析後就會發現,「非競爭論」只強調戰略上的堅定,不被競爭對手左右。並不是說戰術上也應該如此。

在戰術層面,我們甚至需要對競爭更加敏感。因為商業世界的競爭是含混和複雜的。對手的一個反常動作,如果你無法判斷其真正的目的,就非常可能做出錯誤的戰術決策,最終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本文給出了三個關鍵視角,幫助企業更清晰的審視外部競爭,明確競爭本質,最終做出正確的戰術決策。並提供了一些思路,幫助企業從三個維度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

它們分別是:

1、用企業視角,發現定位之爭

方法:對內與資源能力匹配、對外可揚長避短

2、用生態視角,發現模式之爭

方法:提高效率、壁壘,以抬高競爭門檻

3、用需求視角,發現需求之爭

方法:挖掘本質需求,以識別隱性競爭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書Mr 的精彩文章:

指南丨全國最好的醫院排名,不要私存,可以救命!
2019!請善待單位中的那些老實人!

TAG:知書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