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四川新康石綿礦文史》

1月初,《四川新康石棉礦文史》圖書發行暨贈書儀式在四川省綿陽監獄舉行。該文史資料所彙集的史料中有不少是親歷、親見、親聞的「三親」史料及研究資料,接下來請跟隨小編,講講這書里的燃情歲月。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四川新康石棉礦文史》圖書發行暨贈書儀式

揮師南下 大渡河畔建基地

(1951年)

01

建國初期,國民經濟底子十分薄弱,作為國民經濟恢複發展和軍工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之一的石棉的生產,被國家列入重要發展的生產項目之一。就這樣,第一野戰軍晉綏軍區揮師南下,解放了成都接管西康省後,積極響應黨中央派最好的人去建石棉礦的號召,一野警三團官兵 「一把鎬钁、一擔筐,雙手辦起石棉礦」。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晉綏軍區警備第三團二營五連全體指戰員

經數月勘察,公安廳勞改處確定以廣元堡、保家屋基、後溝、郝家坪、放牛坪為基地,組織開展勞改生產,並派出工作隊開展工作。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55年廣元堡合影

02

五年起步 土法採礦創基業

1952年——1957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石棉礦的先驅者們披星戴月,肩挑背扛,用鋤頭、鐵鎚、木棒等非常原始的生產工具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操作旱碾

快速發展 擴容升級提產能

(1958年——1976年)

03

為了改變落後的生產現狀,全礦掀起了學技術,學管理的熱潮。廣泛開展手工選礦機械化、運輸半自動化、水動選礦機械化等技術革命,大幅度的減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經濟效益。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半機械化---五車間技術革新 自製礦車

1961年,將「四川石棉廠」更名為「四川地方國營新康石棉礦」。與此同時,新康石棉礦一方面在內部制定適合石棉發展的計劃和措施,另一方面,擬定了擴容升級技改方案。修建涼橋電站,參與楠椏河水電開發建設,修建從下葉坪到五家曼、涼山、蘇家山、大洪溝等地方的公路。滿足了生活生產的供電運輸需求。新康石棉礦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完成生產任務向石棉會議獻禮

04

春秋十載 行業稱雄普華章

1977年——1986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新康石棉礦迎來了又一輪發展高潮。投資3500萬進行三萬噸技改,建成亞洲最先進、自動化最高的現代石棉礦 。投資1189萬新建共計10.3萬平方米的辦公大樓、職工宿舍、學校、監舍等各類建築,企業辦社會形成規模。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60年代新康礦老辦公樓竣工留影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1972年子弟校初二集體照

通過制定石棉出廠檢驗標準,「康鷹」石棉產品質量大幅提升,暢銷全國。高度發達的機械化生產催生了機械、電力、水泥、石棉製品的蓬勃發展。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戰略調整 產業轉型譜新篇

1987年——

05

隨著相關政策調整,在部廳局黨委的支持下,新康監獄正式搬遷到綿陽,更名為「四川省綿陽監獄」,成為全國首批布局調整的單位之一,成功實現了從「大山走向城市」的戰略轉移。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四川省綿陽監獄

今天,代代傳承的「新康精神」,正激勵著綿陽監獄的熱血衛士,昂首走進新時代,在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上展現新風采!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文章來源丨綿陽監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