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現代內部調整員工和生產線,處置第一工廠成棘手問題

北京現代內部調整員工和生產線,處置第一工廠成棘手問題

中國車市正處於調整之中,作為韓系車企的龍頭,北京現代也正在內部調配員工和生產線。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北京現代將裁員2000人」,該報道指出,北京現代將著手停產第一工廠,為此已經暫停接受第一工廠的訂單,同時在二、三工廠也著手安排工人派往河北滄州、重慶的工廠進行支援。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向北京現代方面進行求證,對方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大規模強制裁員的消息並不屬實」,並表態稱「此次人員內部流動主要為優化工廠人員配置,提升外埠工廠員工熟練程度,提高生產品質和生產效率」。同時,該負責人也表示,此次調整涉及北京三座工廠的生產一線人員,由於滄州、重慶產量增加,內部調劑員工共計1000人左右,約佔北京現代員工數量的1/15。「每個部門設置了調整人數的上限,不會對北京工廠生產產生影響。」

北京現代工作的一名生產線員工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北京現代在近期下達了一則通知,主要內容是提供5000元安家補貼,鼓勵員工轉崗至滄州、重慶工廠,或可以選擇前往北京現代位於順義的二、三工廠,屆時兩個工廠將增加排班,以滿足員工的轉崗需求。

同時,這位員工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最近第一工廠工作和訂單的確比較少,相較於前幾年有了明顯的變化。

另一位在北京現代工作的韓籍高管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一次只是常規的人員和產能調整,而不是外界所述的所謂裁員。

這位高管稱,北京現代第一工廠的許多員工是擁有資深經歷的「老員工」,而公司隨著2019年北京現代將在華推出8款新車,現代總部對於北京現代抱有巨大的期望的背景下,不可能隨隨便便縮減有能力、有經驗的熟練員工,「反而是位於滄州、重慶等新工廠的產量增加,需要這些老員工在傳授經驗的同時,壯大新工廠的生產力量」,並極力否認外界對於北京現代的猜測。

同時,該高管還表示,本輪工人分流北京現代充分徵求意見,並制定了穩妥安置方案,制定多種政策鼓勵工人前往,例如,非京籍員工提供5000元安置補貼,京籍員工在此基礎上每月報銷一次往返高鐵票等。這位高管指出,目前北京現代的產能空置率並沒有外界所預測的那麼高,且北京現代正在參考同集團內東風悅達起亞的案例,考慮將北京現代所製造的車輛向海外進行銷售。

「不過,因為北京現代的體量遠遠大於東風悅達起亞,且涉及到全球戰略的問題,因此這個計劃還在中韓兩國溝通的過程。」這位高管說。

一位接近韓系車企的知情人士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北京現代修改規劃,將在重慶工廠生產針對中國市場的SUV ix25後續型號,而該款型號在立項時曾被安排在北京順義第一工廠生產。

上述知情人士稱,第一工廠如何處置一直成為困擾北京現代的一個問題,尤其是近年來北京市加快落後產能的外遷工作。第一工廠因為建成較早,生產效率相對較低,而北京現代如今在已擁有較先進設備的第五工廠的情況下,將逐步將生產向擁有先進設備的新工廠轉移,第一工廠退出歷史舞台有可能將成為現實,而具體的時間將取決於北京現代在何時與中方完成相關的補償和協議。

「根據中韓雙方簽署的協議,北京第一工廠土地租賃期限是截至2022年,此前韓方需要完成與北京市政府以及合資方北汽的相關協商,面臨著較為複雜的問題,因此韓方則採取不主動提及撤廠的策略,以避免在相關協商過程中出現更多複雜的問題。」該知情人士說。

韓國現代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李正陽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如今的趨勢來看,北京現代需要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相對成本,與中國本土整車廠進行競爭,如今北京現代第五工廠的設備已經基本向韓國本土工廠看齊,而由於韓國本土員工的薪資較高,因此中韓間的生產效率已經相差無幾。

「現階段,北京現代新老生產線之間的單位時間產能差距至少在30~40%左右,如今第一工廠僅生產領動一款車型,而因為北京三個整車工廠使用相同的平台,因此該車型也可以隨時切換至其他工廠進行生產。」李正陽表示。

2019年,北京現代宣布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昂希諾和菲斯塔的電動車型;而早在國家正式實施國6排放標準前,北京現代就完成了所有車型標準升級的工作;同時,北京現代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新伊蘭特EV、全新索納塔PHEV以及索納塔混動等車型,實現在EV、HEV、PHEV三大新能源系列全面量產,成為率先達成這一成績的合資品牌。同時,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樊京濤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提出,在中國這種多元化的市場,應當將不同的車型進行組合式、有針對性地推銷,推出適合每一個市場的不同車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兩大行理財子公司獲批,26家銀行備戰資管轉型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我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貿易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