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恐怖 > 民間故事:洗冤錄,淹死三天的人被救活!鐵牛法,雷擊偷屍怪人!

民間故事:洗冤錄,淹死三天的人被救活!鐵牛法,雷擊偷屍怪人!

救溺死人法

凡是落水淹死的人,在一天之內,大多可以救活。洗冤錄(又稱《洗冤集錄》,宋慈撰,五卷,是一部關於屍體檢驗的法醫書)中記載著一種「騎牛法」,人們都稱頌用這種方法救淹死的人為最妙;其實,他們哪裡知道,還有一種方法更妙,稱之為「扯雞嗦法」。用這種方法,可以把落水三天的溺死者救活。

揚州有個黃一謙,沛縣(今江蘇沛縣。清屬江蘇徐州府)人。他被公推為揚州各商業作坊和店鋪的總調諧人,是位很有威望的人物。他往往是單身匹馬地販運貨物,而且獲利不淺。日積月累,他就變得很富有了。他拿出家資的絕大部分,去救濟那些貧苦無倚、饑寒交迫的鄉里百姓,因此,他又是當地最有名的慈善家。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黃一謙運貨來到北通州(今北京通縣。清屬直隸順天府),不慎失足,從堤壩上落水。過了三天三夜,他的屍體才從下游打撈上來。大家都認定他再也沒有復活的希望了。

這當口,不知從何處來了一位長眉毛、白鬍須的老人。老人精神抖擻,兩眼閃著智慧的光。這位老人給大家獻計獻策說:「快找一桿筆管兒和一隻雞嗉子來;把雞嗦子套在筆管兒上,一齊插入死者的肛門,按住筆管兒,扯出雞嗦子。而後,順著筆管兒往死者腹腔里吹氣,人就一定能救活!」

大家抱著「死馬權當活馬醫」的想法,姑且按老人的說法做來試試看。但是,這種吹氣法非常費氣力,不時地就要更換吹氣人。當吹氣者更換到第三個人時,黃一謙的胸口處竟微弱地有些噏動了。那位長眉毛、白鬍須的老人突然驚叫道:「活了!活了!」大家不由得跑上前去觀看。一轉眼的功夫,那位長眉毛、白鬍須的老人就不知去向了。

大家無暇顧及,又努力給黃一謙吹氣。又過了一頓飯功夫,他終於長嘆了一口氣,徹底蘇醒過來。

鐵牛法

湖南地方被判處死刑的犯人,在秋決之後,按例都要暴屍三天示眾,然後才允許掩埋。到了夜間,官府並不派專人看管這些屍體,所以,就經常出現丟失屍體的現象。官吏們對此大為惱火兒,派出差役四處搜索,也找不出個下落來;他們又懷疑是犯人的家屬把屍體偷走埋葬了,又把家屬抓來訊問,家屬們卻一個認帳的也沒有。

有個姓武的秀才騎馬到縣城去辦事。他走近一個鎮子,跨下的馬直喘粗氣。他翻身下馬,牽著它到小溪的橋下去飲水,偶爾往溪水中一瞥,卻發現水中蕩漾著一個坐著的倒影。他不由得彎下腰去往橋洞里窺測,只見撟下那塊地方的水已經枯乾了。有個人閉著眼,在那兒盤腿兒打坐,就像修真養性的和尚似的,武生躡手躡腳地走近橋下那個人,仔細一瞧:發現他的脖子之下和衣服的大襟上有大片大片的血污,就像剛剛被殺死換人一樣。武生有點兒害怕,又覺得有點兒稀奇,不由得冒叫道:「喂!你是什麼人?坐在這兒幹嘛?」不料,那個在橋下打座的人就像是死的一樣,一點兒反應都沒有。武生這才感到恐懼,慌忙牽馬上岸,趕快逃離這地方。他走出不遠,就碰上了鎮子上的防汛巡邏兵,急忙把橋洞下那個怪人指給巡邏兵看。巡邏兵不敢怠慢,馬上報告了駐鎮守備殷某。

殷守備帶著屬吏士卒,親自下橋洞去觀察。當他逐漸走近了那個怪人的時候,怪人突然飛起左腿,一腳把殷守備踢倒在地。隨從吏卒急忙搶上前來扶起殷守備;再找橋下那個怪人,已經無影無蹤了。他們只好把守備大人攙扶回府去。

當天夜裡,此地發生了大雷雨。第二天,就在那座橋的橋柱下,發現了一具被雷擊而死的屍體,殷守備和他的隨員們仔細辨認,認出正是昨天在橋下打座的那個怪人。

有人說:這就是在煉鐵牛法(古人治水或建橋,往往鑄鐵牛置於堤下或橋堍,用以鎮水或加固堤橋。鐵牛法:即習鐵牛之姿勢而練功)。煉就了鐵牛法的人,可以借別人的屍骸來代替自己的形體。但是,這畢竟是一種歪門邪道,利用它去作惡,終於受到了上天的譴責與懲罰。未完待續,更多故事盡在微信公眾號:零點鬼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奇故事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傳奇故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