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為何能夠統一六國?秦穆公時候的一項政策奠定了百年基業

秦始皇為何能夠統一六國?秦穆公時候的一項政策奠定了百年基業

文/傅華軒

西周周孝王的時候,秦國的先祖秦非子因為養馬有功被封為附庸,附庸也就是承認是歸周朝管轄的一塊地方。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由此看來,秦國在西周時期,根本就算不上一個諸侯國。從東周開始,秦國才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那些西周初年封的諸侯國,像齊國,魯國,晉國,鄭國等等,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了。此時的秦國僅僅是剛剛被周朝認可的西部邊陲的小國。

秦國的興盛是從被封為諸侯國之後的秦穆公開始的,秦穆公管理的秦國,沒有那些老牌諸侯國的條條框框,秦穆公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開放"!其實,古代的變法就是如今的"改革",古代所謂變法"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等,都是對舊法規進行變革。如今的"改革",改什麼?革什麼?說起來也是對原來的規定條例進行變革。秦穆公的開放就是引進外國的人才為我秦國所用。

大約在公元前655年,秦穆公引進了一個重要人才—百里奚!百里奚,姜姓,呂氏,說起來他是姜子牙的後代,齊國沒落宗室子弟,後來流落到虞國,因此他是虞國人,是虞國的大夫。當年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之後,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牧羊為生。秦穆公聽說百里奚是人才,求賢若渴的他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了已經是奴隸的百里奚,百里奚成了秦國的一代名相。就是孟子那句話"百里奚舉於市"。

再一個人物就是蹇叔,蹇叔宋國人,居住宋國銍邑,經百里奚引薦入秦,任秦穆公上大夫、右相,為春秋時著名的政治家。

秦穆公迎來了這幾個重量級的外國的人物以後,國家有了起色,想干預一下東部的國家。此時,中原霸主晉文公生病死了。晉國的一些重要人物,像狐偃、狐毛、魏犨等也都先後死去了。秦穆公看到晉國那些年輕的將領剛剛成長起來,就想接替晉國來做中原霸主。但要做中原霸主,要來點真的,就必須打到中原去,秦國的青年將領們,像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白乙丙等,都摩拳擦掌,想往中原擴展勢力。

公元前627年,鄭文公也死了。秦穆公就召集大臣商議攻打鄭國。但是,蹇叔和百里奚都極力反對,然而,秦穆公主意已定,拜孟明視為大將,西乞術、白乙丙為副將,率領兵馬去打鄭國。

臨行前,蹇叔和百里奚送到東門外,兒子們要出征了,不放心啊,囑咐他們說:"你們這回出去,鄭國倒無所謂,千萬要留神晉國。特別是崤山一帶,地形險惡,一定要多加小心。"

孟明視等一路行軍,經過晉國,來到滑國,這已經是第二年了。剛到滑國,前邊有人報說鄭國已有準備。他們就臨時決定攻打滑國。不幾天,滅了滑國,把滑國的糧食和財寶搶劫一空,裝了幾百輛大車帶回去。走到臨近崤山了,白乙丙對孟明視說:"家父所說的險惡地方又到了,咱們得留點兒神。"孟明視卻滿不在意地說:"有什麼可怕的,過了崤山就是咱們的地界了。"西乞術說:"話是不錯,不過我們總得留點兒神。"他們便把大軍分成小隊,每人領一隊,每隊隔一兩里地,互相照應著,慢慢兒進了崤山。

進了崤山後,山道越走越窄,山上也靜得出奇。走著走著,忽聽後面有擂鼓聲,士兵們抬頭一驚,只好往前跑。前面道路又是亂石、木頭擠成一堆,好像進了死胡同。正在進退兩難之際,只聽得鼓聲大作,滿山都是晉軍的旗子和兵馬。原來,晉軍早已埋伏在兩邊,一見他們進了山,便全出來了。頓時,山溝里吶喊聲、鼓聲混成一片,秦軍將士死的死、傷的傷,又哭又號,亂成一團。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大將全被活活逮住,裝上囚車,運到晉國去了,看來百里奚和蹇叔兩位老先生了不起,預見的很准。

晉襄公正在歡慶勝利,然而晉襄公的母親(秦穆公的女兒,就是成語"秦晉之好"的那段姻緣)來勸兒子把秦國敗將放回去。說本來兩國是親戚,平時又互相幫助,不能因此傷了和氣,變成仇家。晉襄公聽了母親的話,就把孟明視等三人放走了。

孟明視三人一見到秦穆公,就跪下請罪。秦穆公把他們扶起來,反倒向他們賠罪,流著淚說:"這全是我不好,不聽你們的父親百里奚蹇叔的話,害得你們吃苦受罪。我們一定不能忘記報仇雪恥!"

孟明視等見秦穆公不但不責備,反而依舊讓他們掌管兵權,非常感動,決心報仇雪恥。他們補充了兵馬,加緊訓練。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孟明視認為可以與晉軍作戰了,便請求秦穆公發兵攻打晉國,以報崤山之仇。秦穆公同意了。可是此次作戰又失敗了。雖然失敗了兩次,但秦穆公覺得孟明視等人很有志氣,並不責備他們,依然給予信任和重用。

經過幾次失敗,孟明視認識到自己本領不夠,練兵和作戰方法也都存在一些問題。於是,他變賣家產,撫恤陣亡將士家屬,親自操練軍隊,與軍隊同甘共苦。就在他晝夜苦練的時候,晉軍又幾次進犯邊境,孟明視都沒理睬。有些將士沉不住氣,要出去還擊,孟明視都阻止了他們。並下令堅守,不許出戰,仍披星戴月加緊訓練。秦穆公非常高興,他對大臣們說:"孟明視一定能戰勝晉軍,你們等著瞧吧。"

過了三年,秦軍經孟明視的嚴格訓練,已經是一支士氣旺盛、兵精將勇的軍隊了。孟明視請求秦穆公親自挂帥出征,並發誓說:"如果這次不能報仇雪恥,我絕不活著回來。"

這次共出動戰車五百輛。凡參加作戰的,家屬都先做了妥善的安排,使士兵們無後顧之憂。士兵們都非常踴躍,個個鬥志昂揚,表示願為國效力。家屬們也都鼓勵自己的親人,一定要努力殺敵,爭取勝利。

三軍的總統帥仍然是孟明視,副將也還是西乞術和白乙丙。大軍浩浩蕩蕩出發了。剛過黃河,孟明視就下令把渡船全部燒掉,以表示不勝利絕不生還的決心。他鼓勵士兵們說:"這次作戰有進無退。我們只能勝不能敗,敗了無退路,勝了也就不愁沒有渡船。"秦穆公暗暗覺得,孟明視不僅有勇,也有見識。

孟明視自己兼任先鋒,帶領大軍長驅直入。一路上秦軍努如破竹,不僅收復了被晉國佔領的城池,還連續攻下晉國好幾座城池,秦軍在晉國的土地上,往來馳騁,為所欲為,猶入無人之境。

消息傳到晉國都城,引起一片慌亂。晉襄公趕緊召集群臣商議迎戰策略。趙衰說:"秦國要報他們幾次失敗之仇,國君親自出征,主將擔任先鋒,士兵銳氣旺盛。我們不如暫時避一避。"大臣先且居也說:"困獸猶鬥,更何況一個大國?秦國幾次打仗都失了面子,這次我們不如給他們一個台階下。"其他大臣們也都同意這種看法。晉襄公只好命令晉軍堅守城池,不許同秦軍交戰。

秦軍見晉兵堅守城池,不肯出戰,便問秦穆公如何對付。秦穆公說:"我軍已經打了幾個勝仗,憋了三年的氣總算吐出來了。現在晉軍已經害怕我們,不敢出戰。我們可乘機到崤山去收殮死亡將士的屍骨歸葬,也可以洗去我們的恥辱。"大家都同意。秦軍便直奔崤山。秦穆公穿上孝服,親自祭奠陣亡將士,觸景生情,不由得放聲大哭。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哭得更是傷心,全體士兵沒有一個不流淚的。

戰勝晉軍,收復失地,也祭奠了陣亡將士,秦軍浩浩蕩蕩,凱旋迴國,好不神氣。

秦國附近的一些部落,原來根本沒把秦國放在眼裡,紛紛自立。現在看到秦國把中原霸主晉國打敗了,都爭著來向秦穆公進貢,先後有二十多個部落歸附了秦國。這樣,秦國的土地又向西延伸了一千多里,成為諸侯中舉足輕重的力量,實際上成了西方的霸主。看到這種情況,周襄王便派人來向秦穆公祝賀,賞給秦國十二面金鼓。這實際上也就是正式承認了秦穆公的霸主地位。

至此,秦國正式進入了戰國七雄的行列。秦國開始由一個周朝的地方附庸,逐步被封為大夫,進而又封為諸侯小國,到了秦穆公進行"改革開放",引進人才,這才把秦國建成了稱霸西方稱霸中原的大國強國。以後的秦孝公繼續實行"改革開放",啟用衛國人商鞅進行了變法,為秦王掃六合奠定了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清末民初,辛苦勞作的天津百姓
北齊最無賴的皇帝高湛,霸佔皇嫂虐殺子侄,死時年僅32歲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