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上海推動中芯國際等項目發展,14納米將於今年量產

上海推動中芯國際等項目發展,14納米將於今年量產

1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開幕,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回顧了2018年上海市的發展狀況,並對2019年的重點工作及任務作出規劃。上海市作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重要集聚區,其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多處提及集成電路。

應勇在回顧2018年工作時表示,「五個中心」建設取得進展,其中包括成立國家集成電路製造業創新中心等一批科研機構。此外「四大品牌」建設全面啟動,包括深制定實施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產業政策,積塔半導體等5個投資百億元以上和15個投資十億元以上的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工業投資增長17.7%、增幅創近十年新高,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療裝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產值增長1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應勇在宣布上海市2019年主要任務中提出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包括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加快落實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產業政策,深入實施智能網聯汽車等一批產業創新工程,推動中芯國際、和輝二期等重大產業項目加快量產,實現集成電路14納米生產工藝量產,推進昊海生物、ABB機器人、盛美半導體等項目開工建設。

上述這段話體現了上海市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視,更值得注意的是還透露了備受業界關注的中芯國際14納米生產工藝之發展進程——將於今年實現量產。

眾所周知,中芯國際近兩年來在攻堅14納米製程,其於2017年10月延攬三星及台積電前高管梁孟松擔任聯席首席執行官,助力14納米製程以下先進位程的研發量產。據悉,梁孟松上任後加強了研發隊伍建設、強化責任制,調整更新14納米FinFET規劃等,加快了研發步伐。

為了迎接14納米製程的量產,2018年1月底中芯國際旗下為配合14納米及以下先進位程建設的12英寸晶圓廠中芯南方擬增資擴股,中芯國際聯同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共投資102.4億美元,以加快14納米及以下先進位程研發和量產計劃,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投產。

儘管業界密切關注著中芯國際14納米製程的進展,但中芯國際公開對外透露的消息並不多。在2017年第四季度報中,中芯國際表示14 納米研發進程進展順利,預計將在2019年上半年量產14納米FinFET 工藝技術,比原先預期提前了半年。

2018年6月中旬,業界傳聞中芯國際14納米FinFET製程已接近研發完成階段,其試產的良率已達95%,但中芯國際並未作出回應。2018年8月,中芯國際在發布第二季度業界報告是表示,「我們欣喜地告訴大家,在14納米FinFET技術開發上獲得重大進展。第一代FinFET技術研發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這意味著離量產並不遙遠了。

種種跡象表明,中芯國際14納米製程將於今年實現量產,如今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短短一句話更是宛如給出「定心丸」。

不過,在為即將迎來14納米製程高興的同時,業界仍需清醒地認識到在集成電路製造領域我們與國際水平存在的差距。

如台積電2018年已量產7納米製程,其EUV加強版7納米製程亦將於今年量產,目前還在馬不停蹄地研發5納米、3納米;2018年10月,三星亦宣布其7nm LPP(Low Power Plus)製程已進入量產階段,3納米目標於2020年量產;英特爾也表示2019年將量產10納米製程......

可見,即便是代表著中國大陸最先進水平的中芯國際,與國際水平仍存著明顯代差,有待進一步努力追趕。有消息稱,中芯國際量產14納米製程後,有可能跳過10nm直接研發7nm晶元製造工藝。

:以上內容為集邦諮詢TrendForce原創,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取得授權。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自正版圖片庫:拍信網。

友情提示:由於微信公眾號改版,大家可能無法及時獲取我們的推送。

要聞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邦TrendForce 的精彩文章:

百億級半導體大矽片項目落戶嘉興,年產480萬片
諾基亞搶攻美國手機市場,希望重返榮耀

TAG:集邦TrendFo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