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期的通用貨幣,既不是五銖錢,也不是白銀

三國時期的通用貨幣,既不是五銖錢,也不是白銀

東漢早中期延續了秦代和西漢對鑄幣權的壟斷,以及「行錢」等制度,導致了東漢長期通貨膨脹。漢末經濟面臨崩潰之際,董卓私自鑄造質量低劣的貨幣,引起更為嚴重的通貨膨脹,不僅加劇了之前惡劣的經濟形勢,而且制約了三國時期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漢獻帝初平元年,為了解決經濟上的問題,董卓「縱放兵士,剽虜資物」,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冢墓,收其珍寶」。當然,依靠掠奪與盜墓是遠不能解決經濟問題的。為了達到長期搜刮錢財的目的,董卓決定「廢五銖,鑄小錢」,但董卓所鑄錢幣較之兩漢五銖錢體型小了很多,質量低劣。

董卓鑄行小錢以後,由於出現了極為嚴重的通貨膨脹,錢幣無法繼續使用,商品交換轉向以物易物的方式。特別是糧食的價格,「谷一斛(約63斤)五十萬,人相食啖」由於物價昂貴,有錢也買不到物資,各地軍事政權只好收繳谷帛實物,不再以錢幣形式收取稅賦,官員俸祿也轉向谷帛實物。

董卓死後,曹操的勢力逐步強大起來。曹操和曹丕父子都曾努力試圖恢復五銖錢,但是均告失敗。東漢時,白銀不屬法定貨幣,魏文帝曹丕命令百姓以谷帛作為貨幣。曹丕的兒子曹即位後,使用谷帛作為貨幣的法令即被廢止,五銖錢的法定流通又被恢復,但又以失敗告終。西晉及東晉的150多年中,朝廷未曾鑄造錢幣,谷帛作為最主要的貨幣被使用,黃金依舊具有大額支付和的貨幣職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外國人:你最喜歡中國哪個朝代?網友評論令人意外
諸葛亮如何評價郭嘉?奉孝不死,漢室不興

TAG: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