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亞馬遜2018年銷10萬美金的賣家近20萬人,2019還有6大舉措……

亞馬遜2018年銷10萬美金的賣家近20萬人,2019還有6大舉措……

點擊上方置頂雨果網,不錯過跨境電商大小事

亞馬遜於1月18日在一份新聞稿中宣布,2018年有將近20萬第三方賣家的年銷售額超過10萬美元,較2017年增加近6萬。

以下是亞馬遜分享的一些數據指標:

?2018年,近20萬亞馬遜第三方賣家所獲GMV超過10萬美元。而在2017年,大約有14萬賣家賣出了相同的數額。這是一個高達40%的增長率!

?2018年,超過5萬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在亞馬遜的銷售額超過50萬美元。

?大約2.4萬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在亞馬遜上創造了超過100萬美元的銷售額。(亞馬遜並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但表示該數字增長了20%)

?據亞馬遜估計,中小企業(第三方賣家)創造了90多萬個直接或間接的就業崗位。

?使用亞馬遜FBA配送服務的美國中小企業的出口銷售額增長了一倍以上。

?亞馬遜商店銷售的產品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小企業。

?Prime Day期間,亞馬遜上的中小企業銷售額超過了15億美元。

?自亞馬遜新零售中心Amazon Storefronts上線以來,推出了來自美國2萬家中小企業的100多萬件商品。

年銷十萬美元的第三方賣家

亞馬遜基本上每年都會發布關於年銷售額超過10萬美元的第三方賣家的數據。自2015年亞馬遜開始這些數據增長率一直呈穩步上升的態勢。

?2015年——7萬第三方賣家的年銷售額超過10萬美元。

?2016年——10萬第三方賣家的年銷售額超過10萬美元,同比增長42%。

?2017年——14萬第三方賣家的年銷售額超過10萬美元,同比增長40%。

?2018年——20萬第三方賣家的年銷售額超過10萬美元,同比增長40%。

年銷百萬美元的第三方賣家

亞馬遜宣稱有數百萬第三方賣家在其平台上提供產品。而令人驚訝的是,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賣家平均每月的銷售額超過8334美元,最終達到年銷售額10萬美元的水平。

亞馬遜上有超過一半的銷售額(超過1500億美元)來自第三方賣家,而每年僅有2.4萬個賣家的年銷售額超過100萬美元,這一數字著實令人震驚。

2019年,亞馬遜將在這6個方面有大舉措!

回顧2018年,亞馬遜又在原本的基礎上壯大了不少,展望未來,亞馬遜必定希望在2019年繼續保持其增長勢頭,為此亞馬遜在2019年或將在這6個方面有所動作:

1、提高最弱類別的轉化率

亞馬遜並沒有主導所有的在線零售類別,預計亞馬遜將有條不紊地攻克各個類別,特別是其主導權較弱的領域。

Internet Retailer調查了22個電商市場零售類別發現,亞馬遜在服裝領域和鞋類領域佔有的份額最低。事實上,早在2009年亞馬遜就有意開墾鞋類市場並收購了美國賣鞋的B2C網站Zappos,但此後並無大動作。直至2017年,亞馬遜才再次在該領域有所作為,與耐克簽署了合作協議,耐克開始在其平台上銷售產品。

至於線上服裝領域,很多消費者仍然希望親眼看到、觸摸和感覺到衣服,而這阻礙了線上服裝領域的快速發展。為了克服消費者的這一心理障礙,亞馬遜在2018年推出了Prime Wardrobe服務,允許亞馬遜Prime會員可以先試穿衣服再決定是否購買,退貨也非常方便。分析數據發現,亞馬遜的Prime Wardrobe服務中,最受歡迎的是Lark & Ro、Daily Ritual、Amazon Essentials和Goodthreads等亞馬遜品牌。

此外,預計亞馬遜將繼續搶攻電商初創公司已進入的領域,如Wayfair進入的傢具領域和Chewy進入的寵物用品領域。亞馬遜在更廣泛的家居用品領域有著自己的優勢,它將憑藉自己的這些優勢與初創公司們展開競爭。

2、增加高轉化類別的產品量

這裡指的是一些轉化率高,且亞馬遜還未有大量產品銷售的類別,如家庭必需品、個人護理用品和食品等。Internet Retailer數據指出,如果亞馬遜能夠將購物者引導至銷售傳統消費品相關頁面,超過1/4的消費者會購買產品,這樣的轉化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亞馬遜收購的了全食超市,並持續推廣其Alexa 語音助手和Dash 按鈕,來保持人們對這些適合自動復購的自有品牌產品的熱愛。

3、繼續保持多元化

在當今的科技品牌中,亞馬遜和微軟的收入最多樣化。雖然亞馬遜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電商平台銷售,但其非零售業務收入也出現了巨大的增長。隨著亞馬遜逐漸成為人們搜索產品的主要搜索引擎,其廣告收入開始持續增長。此外,亞馬遜的雲計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和配送服務也在增長。亞馬遜正在涉足越來越多的領域。

4、擴大實體零售規模

2018年,亞馬遜開了好幾家不同實體店,如Amazon Go和Amazon 4-Star等,來嘗試進軍實體零售店,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亞馬遜有足夠的資源去嘗試創新的東西,並且熱衷大規模地執行,來了解不同渠道能為其帶來的效益。購買全食超市就是其大規模實體商店嘗試的一部分,畢竟建立自己的實體商店網路,不僅耗時良久而且非常昂貴。

據預計亞馬遜將繼續試驗自己的理念,但不會大舉擴張實體店面,亞馬遜或將繼續在全食超市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創新,或許還會進行其它收購行動,來擴大其在高端社區的實體店面數量。

5、繼續「隱秘」投資機器人

亞馬遜倉庫和其供應鏈使用著非常高端的技術,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其內部實情。事實上,亞馬遜一直發掘和利用機器人的效用。但亞馬遜並不敢大規模揭露其內部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大規模的機器人使用會讓人們感到不安,人們很容易聯想一旦某一天地球為機器人所主宰。因此,亞馬遜在這方面採取了一種更為低調的處事方式。

2012年,亞馬遜以7.75億美元的價格悄悄收購了倉庫機器人公司Kiva Systems,稱其為「材料處理技術的創新者」,這項技術大大降低了亞馬遜的成本,據估計,它將亞馬遜的「點擊發貨」時間縮短了75%。後來,亞馬遜將Kiva重新命名為亞馬遜機器人(Amazon Robotics),並停止向其他公司銷售該技術,而是鼓勵其他公司通過亞馬遜來獲得機器人帶來的好處。

2013年,谷歌收購了機器人製造商Boston Dynamics,但於2017年將其出售給軟銀(Softbank)。

6、重建信任

如果說亞馬遜在2018年失去了信任,這或許有些誇張。在許多關於企業聲譽和客戶滿意度的研究中,該公司仍處於前列。在一個對各種機構的信任已經下滑的世界裡,亞馬遜仍然脫穎而出。總的來說,消費者仍然信任產品評論,信任「Amazon』s choice」和「Amazon Basics」。消費者相信,如果他們必須向亞馬遜退貨,那也不會有太多麻煩(數據顯示,亞馬遜的退貨率在業內一直很低)。

然而2018年,亞馬遜對第二總部的處理時出現了一次罕見公關失誤。亞馬遜第二總部的選址在許多美國民眾看來,似乎並不是以消費者、工人或社區建設為中心,而是以亞馬遜為中心,其選擇的地方並沒能如其宣傳的那般給人們帶來積極的影響。

2019年,亞馬遜或許需要重塑這些民眾對該公司的信心和信任感。

總的來說,亞馬遜將繼續盡其所能提高客戶滿意度,以及用戶在其平台的購物體驗,並擴大其在廣告業務和實體商店的投入,同時進一步提高其擁有的科技手段。

身為亞馬遜賣家2019年如何布局亞馬遜平台?咱們不說太大的方向,先把listing寫好吧。

◎文/雨果網 陳小如 吳小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雨果網 的精彩文章:

Q1淡季營銷如何讓銷量不淡?做好這8件事訂單自然來
驚呆!又有賣家listing被亞馬遜大量移除,這次的原因很雷人!

TAG:雨果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