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聯軍攻陷北京,十一國趁火打劫,《辛丑條約》詳情
文史
01-29
大清皇弟是如何對待佔領首都的八國聯軍的?
不管是大清皇帝,還是「大清皇弟」,就是換了大清的老祖努爾哈赤來,也沒有用。
八國聯軍在侵華過程中一共派出了才5萬人,雖然裝備精良,但是,總不至於清朝的軍隊一觸即潰。說明,清朝真的是已經爛到根子裡面了。
最可笑的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不管是清軍的傷亡,還是八國聯軍的傷亡,竟然都沒有義和團傷亡的人數多。也就是說,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真正的反抗八國聯軍的主力,是義和團勢力。
雖然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起因,是義和團。但是,義和團實際是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展開大規模行動的。
慈禧太后當然不是單純的為了清朝的統治,實際上是慈禧太后曾經試圖廢除光緒帝,但是遭到了各國的反對。加上列強紛紛在華建立租界,實際上嚴重的損害了自己的利益,耽誤了慈禧的享受。因此才引來了慈禧太后的仇視。
再加上,清朝的大臣,竟然宣稱義和團「刀槍不入」,而慈禧太后,竟然也對此深信不疑。因此,才支持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的口號,進入京城「勤皇」。
當然,發生了以義和團為主力,進行的八國聯軍抵抗戰爭,但是,毫無疑問發生了潰敗。
實際上,在八國聯軍攻陷北京之後,慈禧太后和光緒就倉皇逃跑。在逃跑途中,任命李鴻章擔任全權代表,與八國聯軍進行和談。而且,在此過程中發布了,剷除義和團的命令。
但是,大清朝方面出面的皇族只有一個和碩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在《辛丑條約》簽訂以後,八國聯軍撤出北京,徹底安全以後,慈禧與光緒才放心地回到了北京。
雖然,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主力,只有七個國家,但是,最後趁火打劫的,一共有11個國家,參與了《辛丑條約》的簽訂。
也就是,在《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清政府實際上,已經失去了自主權,淪為了洋人的手中的,統治中國的工具。
至於說,大清怎樣對待八國聯軍,當然是,只能像「老爺」一樣供起來,心甘情願的當牛做馬。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TAG:春秋百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