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是否達標,要看這三點
在成年前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高
隨著寒假的來臨,又會有不少家長四處為孩子的身高問題」求醫問葯」。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科主任譚美珍指出,在評價兒童身高是否達標時,家長們千萬別自己主觀判斷,科學的做法是由醫生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高、骨齡身高、生長速度三方面來評估。
和同齡同性別孩子相比,你家達標了嗎?
經常有寶媽會說:「同樣的年紀,怎麼我家孩子比隔壁家矮半頭呢?」譚美珍說,評價一個孩子的身高,如果像這位媽媽一樣,和身邊的某一個同齡同性別孩子去比較, 得出的無非是「這個高」或「那個矮」 的結論,並不能如實反映發育狀況。簡單有效的方法是,與同齡同性別群體比身高水平,看百分位數。
具體怎麼操作呢?就是參照 0-18 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對照表,找到自家孩子所處的 身高百分位。根據現行的評判標準,身高值只要在第三和第97之間都屬於正常身高,即, 不存在嚴重影響身高生長發育的疾病。第50位是同齡同性別群體的身高平均值。說白了, 100 個孩子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排隊,除了排在第 1、2 個的孩子,第 3-97個孩子都是正常身高。
如此說來,家長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兒保門診的專家經常會說「您的孩子身高正常」。 但是,仔細一看,你就會發現通過計算,對應的成年身高,男性僅有 161.3cm,女性僅有 150.4cm。顯然這是很多家長都不能接受的。
所以,當孩子的當前身高百分位處於第3和第50位之間時,家長就要考慮及時帶孩子就醫對身高進行管理了。
與同骨齡同性別的孩子相比,你家達標了嗎?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人的生長發育可以用兩個「年齡」來表示,就是生活年齡和生物年齡。生活年齡是以出生時間為計算標準,生物年齡是骨骼的年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齡。相比於生活年齡,骨齡更能準確地反映孩子骨骼的成熟度,是評估兒童體格發育狀況的核心指標。
因此,客觀評價身高是否達標,最好帶孩子拍左手 x 片測骨齡,把他放到相同骨齡的群 體中,看其所處的身高百分位數。
舉個例子:10 歲男孩牛牛,身高 138cm,骨齡 11.1 歲。通過「按骨齡的身高百分位曲 線」來看,牛牛的身高 138cm,位於 12.3th(排在第12位),遠低於平均身高,當前身高較矮。
由此看來,骨齡與生活年齡,很多時候並不像我們期望的那麼同步。每過一年,我們的 生活年齡會增長 1 歲,但骨齡可能不同步。因此,骨齡與生活年齡之間會有一個差值,根據差值可判斷兒童發育是否正常,若差值在2歲以上的需及時就醫。
所以,譚美珍建議 3 歲以上的孩子每年測一次骨齡,而不是單純地根據生活年齡相比較。若身高發育不理想,可及時配合醫生進行身高管理,為孩子創造健康的生長環境。
與年身高生長速度相比,你家達標了嗎?
在評價兒童身高是否達標時,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絕對身高,還需了解每年的生長速 度。譚美珍說,香港有位明星,個子較矮,但是據他自己稱在8歲的時候,全班就他個子最高。這說明他的生長發生了變化。醫生會特別關注孩子的生長速度,但很多家長一問三不知,一年前、半年前多高完全不知道。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其生長速度是不一樣的。其中,0~3 歲為嬰 幼兒期,第一年約增長 25~26cm;第二年約增長 12~13cm;第三年約增長 8~9cm。3 歲 至青春期前為兒童期,每年的生長速度為 5-7 厘米。青春期女孩身高約增長 25-27cm, 男孩身高約增長 28cm。
在日常監測中,家長要可能地捕捉生長速度過快或減慢的異常信號。如孩子在 3 歲以下
對於 3 歲至青春期前的孩子,如出現「生長速度每年超過 7 厘米、生長突然加速、體重 過快增加」的情況,也應儘快就醫,謹防性早熟影響最終身高。
來源:羊城晚報
記者 | 張華
通訊員 | 李雯 周密
覺得好看就點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