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正確懺悔?

如何正確懺悔?

懺悔起作用,依靠四種力量:破壞現行力,指對自己所造不善追悔之心;對治現行力,即誦經持咒、念佛供養乃至勝解空性等善凈之法,凈化內心煩惱;遮止罪惡力,知錯即改,後不再造,靜息一切不善;依止力,修習皈依及菩提心。具足四力,既能使惡業感果的緣不具足,又能破壞惡業種子。

若如理懺悔、勤修善法,一則正對治過去惡法的種子,二則屏蔽了惡業感果的外緣,就能使惡業推遲感果,並且感果的勢力越來越小,使極大苦果轉變為微小苦受,所謂「重罪輕報」,這就是「懺悔消業」之理。懺悔的內涵是自己全然改過,把以往的錯誤清洗乾淨,並用與之相反的善法去取代它,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直朝著改變和進步的方向。

懺悔是對惡業的正對治,即意識到這個行為是錯誤的,內心痛悔,這種心與造惡業時的心方向是正好相反的,就能損害惡業感果的功能。懺悔還有另一半——誓不再造,不再重複同樣的錯誤,這是一種防護的力量,阻隔了惡業種子感果的助力。懺悔的力量越大,就越能減輕感果時的苦受程度,所謂「消業」。

念佛號能夠消業,不僅指口念佛號這個行為,而是內心能與佛法相應。若能念茲在茲,心中全是佛的光明,自然而然斷煩惱、消業障,能使往昔惡業所感大苦轉變為微小苦受,即所謂「消業」。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心:念佛號後,是不是煩惱減輕了,對自己的過錯認識更清楚了,更有力量去做善行了?

不是觀音菩薩或阿彌陀佛給我們消業障,而是自己給自己消業障。誦佛菩薩聖號,目的都是啟發自己的悲心智慧,關鍵在於自心的虔誠恭敬,不在於哪一個佛菩薩「功力大」。自己有多少凈信心、有幾分相應,就能消幾分業障。

業障也好,功德也好,都是從心而生的。讀誦經典,讓心清凈了幾分,業障就能消除幾分。誦經、學佛不是跟佛菩薩做生意,只要誦幾卷經、念幾句佛,就可以得到健康、順遂與幸福。佛法真正的內涵是修心,讀誦經典是修行的一種方法。心好了,業好了,就會有好的果報。

越恐懼,懺悔的心就越強。恐懼是一方面,還要有對三寶的信心,二者同時具足,懺悔才不會偏。只有恐懼,少了信心,內心就會陷入焦慮崩潰;只有信心,卻生不起恐懼,懺悔的心就難以至誠猛利。

佛法是完整的,不是割裂的,依師、聽聞、思維、依教奉行,都是在消業障、改習氣。反過來說,如果缺乏了基礎與信心,即使有懺悔的方法,也難以用心得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憨山大師:言頓漸者,特為機設,非干法也
母音老人:念佛法門的妙處和念佛要訣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