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職場丨有贊年會宣布「996」 工作制引熱議,你怎麼看?

職場丨有贊年會宣布「996」 工作制引熱議,你怎麼看?

職場丨有贊年會宣布「996」 工作制引熱議,你怎麼看?

有贊年會宣布「996」 工作制引熱議

臨近春節,忙了一年的上班族都渴望在年會上吃香的、喝辣的,如果再中個大獎(不是陽光普照)那就再好不過。不過,頂著「微信生態第一股」頭銜上市的有贊員工卻高興不起來,他們對年會頗有意見。

1月17日,有贊高層在年會上宣布將實行996上班制,即正常工作時間為早上9:30到晚上21:00,周三為家庭日,而遇到緊急項目時,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時間會更長。

職場丨有贊年會宣布「996」 工作制引熱議,你怎麼看?

另外,有贊員工道出了周三家庭日的真面目,其並非外界所想的周三不用上班,而是周三可以6點正常下班。

眾所周知,互聯網行業競爭激烈,加班已成為互聯網公司的標配,但瘋狂到推行996工作制的互聯網公司畢竟是少數。即便極少數公司推行,也是能低調就盡量低調,比如小米早期,公司高層和員工彼此心照不宣。

像有贊這樣高調的公布出來,還真是頭一回見到。

有員工在網路上匿名吐槽,「工資不變直接996就相當於集體降薪,這是真拿員工當畜生用,這哪是年會,分明就是鴻門宴!」類似的不滿聲音不絕於耳。當然,沒人去在意那個前置條件——「在遇到緊急項目時」。

依稀記得2016年9月,58實行全員996工作制,引發眾多員工強烈反彈,58掌門人姚勁波微博徹底「淪陷」,吐槽、質疑聲浪此起彼伏。對此,58緊急滅火,回應稱為應對業務量高峰期,公司每年9、10月份都會有動員,屬常規性活動,而本次「996動員」並非強制。

職場丨有贊年會宣布「996」 工作制引熱議,你怎麼看?

我們是不是真該反思一下

現代社會人與企業的僱傭關係?

最近在讀《復原力》,書中引用了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艾米·瑞斯尼斯基提過的三種工作觀,他說,人對工作的價值觀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把工作當「差事」(Job)

這種觀念,單純把工作當成賺錢謀生的勞動,認為工作就是為了謀生而賺取收入。一般來說,這種類型的人,其工作的積極性和滿足感都不怎麼高。每周最高興的時候,就是快下班的時候,因為他們想儘快離開公司消遣時間。

第二種,把工作當「職業」(Career)

他們工作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提升地位和名譽的手段,所以他們對工作特別上心。不過,一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他們就可能變得失望而焦躁。捨命狂奔是他們的座右銘。

第三種,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使命(Calling)

這類人是為了比自身更重要的意義和目的而工作。英語語境下的Calling一詞,本身就含有「天降大任」的宗教意味。

調查顯示,這類人對待工作及人生的態度最積極,滿足感也很高。對他們來說,工作不是給公司乾的,而是給自己乾的。

前兩種類型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工作置於物質層面,比如薪水、職位、上司的肯定等等;而第三種人工作起來,更多來自內驅力,物質待遇當然重要,但他們更看重的是自己內心從工作中感受到的「意義」。

這裡簡單做個總結:

把工作當差事的人,眼裡只有漲不漲工資;

把工作當職業的人,擔心自己能不能升職;

而把工作當使命(用老闆心態打工),他們工作不是為了追求某種回報,工作本身帶來的成長就是最大的回報。

搞清這個問題,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996」 工作制儘管已經暗中成為許多公司的常態,卻不能明目張胆的擺到檯面上講。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工作僅僅是一份差事,一份職業,「犯不著」為了老闆犧牲自己的法定休息日。

前年,借工作的關係,我曾拜訪了國內某知名互聯網公司(如今已經紅得發紫),當時,這家公司主張永遠保持Day one的創業精神,每周末專門辟出一天作為全員加班日。臨走時,工作人員特意囑咐我,不要對外聲張。

所以,在主流輿論里,「996」工作制永遠是政治不正確的,一旦公開,你就輸了。

前兩天,有個刷屏的文章《這個傻X就是我老闆》擊中了無數創業者的淚點。裡面有句話讓人唏噓:

縱然你創業的理由多麼偉大,改變世界也好,改變人類也好,然而在員工眼裡,你就是一個傻X。

職場丨有贊年會宣布「996」 工作制引熱議,你怎麼看?

這個傻X就是我老闆

《燃點》擊中了無數創業者的淚點,平白的劇情,日常的隨拍,卻讓創業者內心補足了戲。

身為北京一個剛剛拿到天使輪的小創業者,當我看這部電影時,也是一樣莫名的被代入,被感動,感覺自己是其中一員,也在成就一個牛逼哄哄的事業。

就在我不知道是被劇情感動 ,還是被自己感動時,突然聽到背後一個冷冷的聲音:

「這個傻逼是我老闆」。

此刻,屏幕上正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創業者在慷慨激昂的演講。

我瞬間齣戲,苦笑。

縱然你創業的理由多麼偉大 ,改變世界也好,改變人類也好,然而,在員工眼裡,你就是一傻逼。

創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拿著你的錢,沒幹你的事,卻罵著你是傻逼。

你為了讓公司運營下去,四處奔走,拉融資,跑市場,而拿到錢第一時間就是發工資,而不是給自己。

你自己如履薄冰,隨時破產,卻還要給別人創造安全感。

你無人訴說,無人幫助,還要故意裝作自信和堅強去鼓勵他人。

你以為你已經盡最大努力去給員工報酬,但你不知道,你給多少有些人都是不滿足的。雖然你自己可能只領著3000塊月薪連他的零頭都沒有。

你放棄了陪伴家庭,放棄了尊嚴,放棄了自己的一切業餘時間撲到工作上。

你看看,你不是傻逼你是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回顧下影片中這群傻逼創業者的創業經歷吧。

羅永浩一再失敗,一再創業,再失敗,再創業,影片中他坦言,他很多次想死,後來都麻木了,他有發言恐懼症,但他還是要面對幾千人開發布會。

戴威在影片中還是意氣風發,但已經有了不好的徵兆,我看到的並不是他出席各大活動的光鮮,而是他在管理上的無奈。他特別想抓車子的質量,他也很清楚,小黃車質量堪憂,但他無力改變,小黃車的質量卻是一代比一代差。因為系統太龐大了,他難以觸及企業層層面面。

果然,影片播出之時,卻恰是戴威大難之時,被法院列入「老賴」,不得乘坐高鐵、飛機。這位27歲富家公子如何續寫他以後的生活,是再次輝煌還是徹底消匿,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看到的,是10億押金在排隊等退。

papi醬,曾經風光無限的短視頻創業者,將簡陋設備製作出來的短視頻做成了爆款,但現在的名氣已大不如前。她也有了一個大規模的工作室,幾十號員工,但讓我驚訝的是,他們拍攝視頻的設備,竟然還是手機。

我想不明白傅盛為什麼去做機器人,就像想不明白羅永浩怎麼就做了個聊天寶,可能是尋找「嗨點」?朋友圈經常被傅盛的文章刷屏,講起管理,講起道理來頭頭是道,可是,當他想親近女兒時,他的女兒卻厭惡的避開他,自己玩手機。但他卻能和同事暢玩一整夜,和同事一起做飯,一起看電視,竟然,有了家的氣氛。

這部電影給我印象很深的還有安傳東,他不同於其他有良好背景的明星創業者,他就是一個地道窮二代,真的是當過民工蓋過房子的那種。但他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於是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

按理說,農村的孩子考上重點大學,也是可以交代了。但他又開始相信創業改變命運,他執著的為創業而創業,他認為只有創業才能讓他暴富,只靠工資他無法在北京生存。

他確實也融到了錢,但也是次次以失敗告終,而且被投資人懟的很慘。他的合伙人非常直白和理智,尖銳地指出商業模式的問題,但最終還是和他分道揚鑣。他打拚了幾年,一無所有,仍然在北京住著破破爛爛的出租房,一些正常上班的同學反而都買了房買了車,過的比他好。

跟拍的人非常敬業,大過年的都跟到他老家。當安傳東蒼老的父親說,他自己在外打工存的錢都被安傳東拿去給別人發工資了,這時安傳東終於忍不住哭了。

職場丨有贊年會宣布「996」 工作制引熱議,你怎麼看?

但是,他回北京又開始了新的創業。

電影里一般都是講述成功者的故事,而《燃點》里的創業者們,其實還都不算成功者吧,隔著屏幕都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焦慮,他們的無力。

沒有人認可,沒有人支持,連最親近的人都會遠離你。

整場電影看下去,卻感覺創業其實不應該是這樣的。燃燒過猛,只會一時的火焰四射,風光無限,便很快就會將自己燒死。然而,看那些百年老店,那些興旺幾十年的大公司,其實都是從細水長流開始,細水多了,匯成小溪,小溪彙集成江河,江河彙集成海。

其實我不應該說這些,因為我也沒成功。因為我也正在傻逼的創業路上摸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書Mr 的精彩文章:

商業丨被看輕的小罐茶,在這裡改變偏見
商業丨解鎖品牌聯動新姿勢,Keep組織了新年「花車巡遊」

TAG:知書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