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後,回紇、吐蕃兩大鄰國都提出要出兵助唐朝平叛。而唐朝之所以選擇回紇為盟友,拒絕了吐蕃的出兵援助提議,原因再簡單不過,回紇人只是趁火打劫的餓狼,而吐蕃人卻是意圖將整個大唐江山撕扯粉碎、鯨吞下肚的猛虎。

吐蕃帝國是青藏高原數千年歷史上最強盛的政權,和唐朝爭霸東亞大陸兩百餘年。松贊干布統一西藏之後,便為了爭奪青海高原,與唐朝開戰,在松州之戰遭到唐軍痛擊,此後,他表面上與唐朝和親,接受唐朝冊封,實際上則卧薪嘗膽,從唐朝引入先進科技、工藝及曆法,富國強兵。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松贊干布死後,葛爾家族的論東贊,論欽陵父子成為吐蕃執政,開始和唐朝直接對抗。論欽陵率軍攻滅附屬唐朝的吐谷渾,並在大非川之戰大敗十萬唐軍,迫使唐朝退出青海高原。接著,為了奪取河西走廊、隴右、西域,控制絲綢之路,吐蕃軍多次主動和唐軍交戰。

吐蕃國相:論欽陵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青海湖之戰,論欽陵大敗十八萬唐軍;素羅汗山之戰,論欽陵又大敗武周軍十餘萬人,乘勝奪取涼州。西域的安西四鎮,也曾一度被吐蕃奪取。幸虧論欽陵功高震主,被吐蕃贊普(即國王)「器弩悉弄」召回並殺死,執政70餘年的葛爾家族也被滅族,吐蕃國勢大傷,武周政權方得喘息。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勵精圖治,國勢鼎盛,一掃武周時期邊疆戰事不利、屢次被動挨打局面,派遣王忠嗣、哥舒翰等良將連續大敗吐蕃,攻克戰略要地石堡,又派遣高仙芝和封常清從西域出兵,攀越雪嶺,攻滅大小勃律,奪取了青藏高原西北部。

然而,當唐朝好容易取得青海高原的地形優勢,即將東西合圍夾擊,把東亞大陸最後一個不肯臣服自己的政權滅亡時,卻同樣禍起蕭牆,爆發「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安祿山本是深得唐玄宗寵信的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節度使,他麾下三分之一的帝國精銳軍隊墮落為叛軍,來勢洶洶,在防禦空虛的中原地區長驅直入,猶如破竹,長安洛陽兩京失守。

在這個時候,明知是飲鴆止渴,唐朝也不得不將河西、隴右、安西、北庭各鎮精兵盡數調往中原平叛,先解了燃眉之急。吐蕃人這時提出要助唐朝平叛,自然是全無好心,請神容易送神難。也沒有任何神智正常的唐人,會信任這個和唐朝爭鋒了一百多年的勁敵。

相比之下,回紇人一直以來都是唐朝的忠實臣屬和盟友,早在唐初攻滅東突厥汗國的戰爭,回紇人就選擇了背棄語言習俗相通的突厥人,從此臣服於唐朝,多次應唐朝之命,出兵征討他族。如征討吐谷渾、高句麗時立下殊功的唐朝名將契苾何力,就是回紇」外九姓「契苾部族的首領。而平定安史之亂時,和郭子儀、李光弼兩大中興名將齊名的僕固懷恩,同樣出自回紇」外九姓「的仆固部族。

後突厥汗國在漠北復國後,回紇人又一度追隨唐朝,南遷至涼州。直到其首領承宗等人被唐朝地方官吏誣告,流配致死,其部眾才憤而起兵,北歸草原,臣屬於後突厥汗國。數年後,後突厥汗國內亂時,回紇人又再次充當唐朝內應,起兵擊殺後突厥白眉可汗,因此戰後論功行賞,得到了漠北草原的原突厥故地,建立臣屬唐朝的回紇汗國。

回紇可汗:骨力裴羅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回紇鐵騎的戰鬥力同樣極強,堪稱當時天下強兵,在唐朝攻滅東突厥、後突厥的戰鬥中,都發揮了關鍵作用。如馬鬣山之戰,五千回紇騎兵便能大破十萬突厥鐵騎,一舉摧毀其漠北霸權。

所以,唐朝一口回絕不懷好意的吐蕃人,只邀請了四千回紇騎兵入境,協助平叛,亦完全不必擔心對方會鳩佔鵲巢。此舉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然而,實際操作卻出了大紕漏。

遠在四川的太上皇李隆基,並不甘心就此讓位,而是繼續發布各種政令,如命令江南諸王起兵勤王等,七旬老翁遭逢大難,一掃此前暮氣,精神抖擻,要和兒子爭權。

而唐肅宗李亨急於儘快收復長安、洛陽兩京,確立自己的統治合法性,因此不惜許以東都洛陽的子女財帛,任由回紇軍搶掠為報酬,「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這屈膝賣國之舉,也因此留下千古罵名。


唐肅宗:李亨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當唐朝和回紇聯軍攻克叛軍佔據的洛陽時,眾多女子為躲避回紇軍的「合法搶劫」,躲到白馬寺的閣樓上,回紇兵竟縱火焚樓,令這千年古剎從此一蹶不振,其暴行也深深印刻在唐人心裡。

等到唐軍主力圍攻幽州,即將滅亡窮途末路的史朝義時,回紇登里可汗又率十萬勁騎進逼關中,脅迫唐朝。唐朝被迫讓登里的岳父僕固懷恩前往勞軍,以大義和利害說服登里退兵,此事也讓僕固懷恩飽受猜忌。

等到數年苦戰,好容易平息安史之亂後,勞苦功高的僕固懷恩終因被奸臣逼迫,聯合吐蕃、回紇,舉兵謀反。雖然郭子儀恩威並施,平定此亂。

然而,吐蕃卻趁機奪取河西、隴右,將西域和中原隔絕,並最終侵吞之,更常年寇掠關中和巴蜀,還一度佔領長安,勢力達到其最鼎盛時期,也成了唐朝生死攸關的頭號大敵,因此唐朝和回紇雖然彼此早有心結,仍然結盟以抗。

唐朝歷史上多次與周邊胡族和親,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宗室女魚目混珠。真正貨真價實的真公主,也就是皇帝的女兒、姊妹,只在唐朝中期衰落後嫁過三次,全是嫁給了回紇可汗。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公元788年,回紇向唐朝上表請改「回紇」為「回鶻」,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變成回鶻汗國。回鶻汗國稱霸漠北,長達百年之久。他們名義上是接受唐朝冊封的臣屬國,其實對唐朝使者以及和親公主都時常倨傲無禮,屢有外交摩擦。


大唐公主,和親回紇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公元840年,回鶻汗國被北方新興的黠戛斯人(即吉爾吉斯人)擊敗,損失十萬精銳,其都城也被焚毀,因此部眾四分五裂,國家徹底瓦解。約十五萬回鶻人西遷西域,三十萬回鶻人在其首領烏介可汗的帶領下,南下中原,分路南侵,欲奪取唐朝土地來休養生息,回復元氣。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唐朝在名相李德裕的調度下,指揮北方的幽州、河東、鎮武各藩鎮迎面痛擊回鶻軍,

漁陽之戰,唐將張仲至斬殺、俘虜回鶻軍九萬人,受降三萬人,俘虜其王侯貴族一千餘人。

殺胡山之戰,唐軍石雄攻破回鶻可汗牙帳,擊潰其可汗親軍二十萬,斬首萬級,降其部落二萬餘人。剩餘幾十萬回鶻部眾紛紛離散,除卻凍餓而死者,剩下分別向唐朝北方各藩鎮投降。

烏介可汗內訌被殺,傳首長安,此前和親離國二十年的唐朝太和公主,返國歸老。統治漠北草原百年的回鶻汗國,至此滅亡。而歸降的南下回鶻人,被漢人和其他草原部族,如契丹、奚人同化。

大唐報了回鶻多年的侵掠欺壓之仇後,接下來便輪到了吐蕃人。公元851年,趁著吐蕃爆發內亂,唐宣宗出兵收復河湟三關七州。更有傳奇英雄張義潮率領河西漢人大起義,推翻吐蕃人在當地的統治,甘涼十一州重歸大唐版圖,受封歸義軍節度使。

而西遷回鶻首領仆固俊,也成為歸義軍麾下部將,奉命西征,收復吐蕃佔領的輪台、西州(即吐魯番盆地)。

吐蕃帝國最後一任宰相(大相)論恐熱,被歸附唐朝的蕃將拓跋懷光斬殺,其首級傳首長安,宣告了雪域高原空前絕後強權的徹底終結。


公元866年,唐朝版圖: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請求回紇援助,拒絕吐蕃出兵,只因虎狼之別

吐蕃、回紇,乘著唐朝的內亂和衰落而逞凶一時,終究卻被衰朽以極的晚唐滅亡,其首領的頭顱也成了長安大唐府庫的珍藏品——這便是九世之讎猶可雪恥的大唐風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狸晨曦 的精彩文章:

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是誰?為何有人認為是于謙策劃的?
秦雖滅楚,楚亦亡秦!一個昏君的死,導致兩國百年血仇,同歸於盡

TAG:狐狸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