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族人早期因漢化嚴重歸為漢族,16年前終被認可為第57個民族

這族人早期因漢化嚴重歸為漢族,16年前終被認可為第57個民族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雖然其中人數以漢族為首,但是其他任何一個民族都依舊是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1年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會歌《愛我中華》,不僅歌曲繞樑三日,其歌詞更是朗朗上口,老少皆宜。這首歌在90年代火遍大江南北,歌詞中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更是時時縈繞在耳邊,因此,相信大部分90後都會下意識的認為中國有56個民族。其實不然,實際上中國存在第五十七個民族。這第五十七個民族名為「穿青人」,早期被稱為「土人」,有的又叫「里民子」,也有叫「羨民」或「縣民」的,後期才被確定為「穿青」。

1955年,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派人到貴州,從省、地、縣三級中抽出五十多人組成一個工作隊,針對穿青人的民族成分問題進行調查。最終結果形成《貴州省穿青人民族成分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穿青是漢人而非少數民族。但是此次調查存在三個較為明顯的問題:其一,調查的選取對象,此次調查結論中所用到的舉例大部分在穿青人聚居區的邊緣地帶,這些地方的穿青人早已漢化嚴重,而對於穿青人聚居的腹心地區調查過程中卻少有涉及;其二,調查報告中的史料選擇對穿青前身的真正史料記載一筆帶過,卻以穿青人家譜作為根據,但是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家譜造假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家譜並不足以被作為漢人的一大證明;其三,對民族認同的標準,調查報告中曾指出貴州祖上的穿青人是由江西隨軍而來的漢人形成的一個帶有地方特點的移民集團,這個說法本身存在相當大的偏頗,貴州有因各種原因從各種地方遷移過來的漢人,卻為何只有穿青與其他尋常漢人不同?

根據1955年得出的調查結果,穿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歸為漢族,然而在1986年2月1日,有關部門下發的相關通知下發到貴州之後,貴州省的有關部門並沒有下發執行,因此,穿青人並沒有按照國家認定將自身歸為漢族,而是一直以穿青人自居。

兩個多月後,即1986年4月24日,中共貴州省委常委辦公會議聽取相關民族識別工作的彙報,對此問題提出指示,暫時先維持目前的狀況,後續再繼續調查。這個決定一直維持到2003年5月,公安部針對穿青人民族成分的填法提出填「漢族」的意見,但是此意見在穿青人內部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穿青代表向貴州省民委表示強烈不滿,這個問題隨後被反映到國家民委以及國務院。

終於,2003年8月28日,國家對於這個問題給出了明確答覆,文件最終採取一種過渡方法,即按照「凡已按照少數民族對待的仍按少數民族對待,填寫民族成分時原來怎麼填寫仍怎麼填寫」的原則處理,也就是說穿青人這個族名被寫上身份證中,正式稱為我國第57個民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叔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D&G廣告中最大疑問,這二戰豬隊友國家憑什麼民族自豪感這麼強
12名被祖國拋棄的蘇聯戰俘,求救無回應,絕望中和敵人同歸於盡

TAG:文叔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