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今年的奧斯卡提名一出,又惹起了大家的一陣質疑和批評。

每年的奧斯卡都會被評價為「小年」,這回被質疑最多的應該就是[黑豹]被提名了最佳影片。

不過,本屆奧斯卡也有叫人拍手稱快的地方。

我們看到,一部墨西哥語電影,不僅提名了最佳外語片獎,還接連提名了最佳聲音效果、最佳音效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導演,甚至是最佳影片,總計10項

這就是阿方索·卡隆自編、自導、自攝、自剪的[羅馬]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Netflix出品的[羅馬]是史上第一部未有正式票房數據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電影

[黑豹]和[羅馬]恰好象徵著電影製作的兩極:工業化和作者化。

從本屆奧斯卡看來,是希望同時將兩者的標準納入審視。

極其特別的是,[羅馬]還是作為一部外語片提名了最佳影片。

同時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語片,這在之前的奧斯卡歷史上非常罕見,同時獲獎的則還沒有出現。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2000年後,僅有[卧虎藏龍]和[愛]分別在2001年和2013年同時提名了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影片

如果最終[羅馬]最終拿下了最佳影片,那就將成為奧斯卡歷史以來第一部獲得此獎的外語片。就目前看來,[羅馬]的勝算非常大。

電影在影評人的口中評價極高,在爛番茄網站上竟達到了96%新鮮度。除了斬獲威尼斯金獅,目前在美國也已經橫掃五大影評人協會獎

歷屆最佳影片中,講述他國故事的電影並不是沒有,但也都為了照顧美國觀眾而改成了英語對白或以英語對白為主,如中國的[末代皇帝]或者印度的[甘地傳]、[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對於國內觀眾來說,[羅馬]並不是一部很好理解的電影,無論是它涉及到的文化背景,還是它講述故事的方式。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羅馬]在國內外網站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尤其是在影評人之中

它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折服了奧斯卡眾多的評委呢?它又會在今年奧斯卡各個重要獎項上有何勝算?

今天,不如讓我們再一次回顧阿方索·卡隆,和他的[羅馬]。


01

2018年9月,威尼斯。

阿方索·卡隆繼老友吉爾莫·德爾·托羅之後,再度奪得最佳影片金獅獎。

兩位闖蕩好萊塢多年的墨西哥人惺惺相惜,前後分別用一部極度私人化的電影斬獲這個電影節的最高獎項。

比起陀螺去年的[水形物語],[羅馬]的私人化做得更加徹底。

卡隆不僅自編自導,甚至自己做起攝影師,個人風格滲透到了電影的方方面面。

初心不改,是這部電影獲得人們認可的頭一要素,也燃起了許多人對於它的好奇。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陀螺去年憑藉[水形物語]接連拿下威尼斯金獅和奧斯卡最佳影片,卡隆今年會重現墨西哥人的奇蹟嗎?

有意思的是,這已經不是卡隆第一次從好萊塢全身而退了。

90年代,卡隆因處女作[愛在歇斯底里時]有了一點小名氣,很快就受到好萊塢的邀請。

但與好萊塢製片方式格格不入的他,在那裡過的並不如意,接不到什麼自己想要拍的電影。

幾年下來,僅拍攝了[小公主]和[遠大前程]兩部文學改編的主流電影。

根據卡隆自述,拍攝[遠大前程]對他而言是一個轉折點,讓他明確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拍攝屬於自己的電影

卡隆決定重回祖國拍攝西語片,並於2001年推出了驚世駭俗的[你媽媽也一樣]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你媽媽也一樣]中也出現了如[羅馬]相似的女傭角色

[你媽媽也一樣]其實也融入了一部分卡隆自己的成長經歷。

比如,主角胡里奧的父親也是在他小時候離開便不再回來,與[羅馬]的故事如出一轍。

同時,電影除了大量的與青春相關的情慾放縱,也暗含了當時墨西哥社會所處的政治背景,這也正是卡隆年少時所經歷的那樣。

之後,為了生計,卡隆再次進入好萊塢,拍攝[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和[人類之子]

為什麼說是為了生計呢?因為卡隆在那之前壓根都沒看過《哈利波特》和《人類之子》的原著小說。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自幼失去父親的卡隆將哈利·波特的(教)父子情結詮釋得非常到位

兩部電影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越來越在好萊塢站穩腳跟的他,決心花7年之久製作太空片[地心引力],完成他長久以來的一個夙願,即他從小就的憧憬一個太空夢。

卡隆說自己是一個動作很慢的導演,將近30年的導演生涯,一共只拍攝了8部電影作品。

在[地心引力]之後,他闊別5年再次歸來,拿出了這部[羅馬]。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地心引力]開場一個長達17分鐘的長鏡頭驚艷至極

他是一個耐得住性子的人,一次次的啟程出發,一次次的折回原點。

而每一次的回歸,又比從前更加的老道,更加令人驚喜。

在[羅馬]中,他拋棄了所有曾經引以為傲的標識和成果,用一種最質樸的方式,重新回視他的童年時光。

僅僅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們對這部電影充滿敬意。


02

說這部電影私人化,除了卡隆親自操刀了幾乎所有製作環節外,片中90%的場景都是來源於卡隆自己的記憶。

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為主視角,而是將焦點放在了家裡的年輕女傭克萊奧身上。

這足以說明,這個其貌不揚的女傭,在卡隆心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位置。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羅馬]主人公的真實原型即卡隆自己的家庭保姆Libo

所以這部電影不能算是卡隆的自傳,而是他用自己的記憶去向自己的保姆Libo致敬,感謝她對全家人的奉獻與關愛。

電影從一個清潔地板的畫面開始。

這是女傭世界中最常見的一幕:清水混合了洗滌劑,泛起一簇簇的泡沫;浸濕的地板上反射出天空和飛機的影子。

卡隆的思緒,隨著這些沫跡回到了50年前。

簡潔的鏡頭,也輕巧地暗示了生活在女傭的眼中,如同毫無指望的泡影。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電影獨特的開頭,用一輪輪的泡沫流水勾起回憶

故事其實並不複雜,克萊奧與僱主索菲亞一家雖然同處一個屋檐,但實際上卻有各自的情感線索。

克萊奧懷了孕,不願負責的男友卻無情地逃走;

索菲亞一人忙碌照顧著家裡四個孩子,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丈夫卻因為外遇選擇一聲不吭地離開。

卡隆並沒有強化任何的戲劇衝突,冷靜平實地完成了敘述。

緩慢的運鏡,避免激起任何情緒的波瀾,弱關聯的場景轉換,流露出日常的平淡。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電影中鏡頭的橫移運動非常多,跟隨著人物將70年左右的墨西哥城鋪展開來

電影僅僅是通過黑白的光影和巧妙的構圖,揭示出場景的基調和重心,讓觀眾彷彿在一張張地翻閱著老舊的相冊,不緊不慢地推動著生活的畫卷。

電影還暗含著另一條線索,即墨西哥革命的興起與獨裁政府的鎮壓。

卡隆對於這場暴動和以暴制暴,採取了近乎漠視的態度。

他們悄然的發展和興起,冒然地闖入普通人的生活,打破日常的寧靜,激化生活的痛楚。

無論是家庭、個人的創傷,還是社會變革的悲劇,卡隆面對這段遠去的歷史,有著泰然的思辨,正如電影中的一場森林大火,燒毀了過去,也意味著新生。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墨西哥人對死亡有著獨特的看法,在森林大火面前土著居民也會歌頌一段安魂曲

克萊奧的嬰兒胎死腹中,孩子們也被告知了父親不再回來。

患難之際,兩者相互扶持,共同迎接未來。

電影的高潮放在了家庭的一次出遊,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慎被海浪捲走,勇敢的克萊奧衝進海浪中救出了孩子。

被情人拋棄了的女傭,與被父親拋棄的孩子們,相互擁抱在一起,燃起了新的希望。

這時候,反覆出現的意象——清潔泡沫得到了揭示,它最終勾連起的是這差點帶走親人生命的可怕浪潮。

而這場絕境逢生的經歷也預示了,生活不會被繁瑣的家務所淹沒,也不會被洶湧的變故所擊倒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陽光、海水、一家人的相擁,生命的讚頌在此處更顯得遼闊宏遠

克萊奧與索菲亞一家組成了新的家庭,直至如今。

電影名為「羅馬」,表面指的是墨西哥城的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同時它還包含了一層暗語。

當我們把羅馬的英文(ROMA)反寫過來,即是西語中的「愛」(AMOR)

愛,是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

這份愛,超越了階級,跨越了種族。它是忠貞的,也是無私的。

在這個家庭最艱難的時候,愛給予了她們力量和希望。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再次出現劃天而過的飛機,但這一次已不再是水中的倒影。克萊奧面對生活,抬起了頭顱,望向真實。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電影的結尾與開頭相互輝映,基調卻截然相反


03

黑白畫面+長鏡頭,[羅馬]自然不是一部讓大眾容易接受的電影。

何況,50年前的墨西哥社會,也離我們十分的遙遠。

電影並不打算讓你有十足的浸入感,這與卡隆之前的電影大相徑庭。

無論是[人類之子]和[地心引力]的長鏡頭,還是[你媽媽也一樣]的手持攝影,其作用都給觀眾帶來一種強烈的身臨其境的體驗感。

但[羅馬]則反其道行之,通篇用一種近乎機械式的鏡頭運動,將創作者的主觀情緒完完全全的壓制下去。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鏡頭只是簡簡單單地緩慢橫移,剋制了拍攝者主觀的情緒,卻突顯了人物可貴的勇氣

這或許就像是海明威在文學上提倡的極簡風格,將多餘的表達統統砍去。

將攝影機處於被動的位置,以後退的姿態進行記錄,純粹的記錄,讓觀眾感受到的情緒全部來自於人物本身。

卡隆真的對影片毫無投入感情嗎?這當然不是真的。

正相反,對於童年的那段歲月,對墨西哥城的羅馬街區,對與家人無異的女傭,卡隆懷有最為深切的情感。

「這是我導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電影。」

電影以女傭克萊奧為線索敘事,情緒分明卻是以卡隆自身為出發點。

這一段埋藏於卡隆內心近50年的記憶,如今再去回溯時,必然是帶有距離感的。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電影細緻描繪了克萊奧與孩子們之間平等親密地相處,充滿了平靜的生活氣息

他帶著對女傭克萊奧的深深敬意,也包含著對自己童年往事的悠悠懷念,通過細碎而日常的生活,慢慢揭開一個家庭的傷痕與轉折。

同時,電影也涉及到了70年前後墨西哥動蕩的時代背景。

雖然它做了很大程度上的省略,但簡明的暗示之下,猛烈的社會變遷毫不留情地嵌入到了每個普通人的生活。

家與國的痛楚,是何等的相似,是何等的緊密。對於包容心的缺失,愛的缺失,永遠是悲劇產生的最初點。

如此,電影主旨也從個人命運的追溯和反思,擴大到了整個社會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電影沒有對墨西哥革命運動進行直接描繪,突如其來的暴動讓普通人措手不及

它平靜,淡然,深邃,又難忘。

它是歷史的,又是私人的,彷彿是由一個老人與你輕柔的娓娓道來,遙遠又真實,讓你浮想聯翩,讓你心潮澎湃。

有意思的是,在這個方面,[羅馬]與同獲奧斯卡提名的[冷戰]極為相似。

後者也是採用了黑白攝影,並且多以固定鏡頭為主,也同樣用一種省略、冷峻的方式,敘述了其父母一代人年輕時的情感故事。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冷戰]的導演在5年已經憑藉[修女艾達]獲得過一次最佳外語片

兩個導演年齡相近(僅差四歲),大器晚成的經歷也很相似。

波蘭人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年輕時也多以英語片拍攝為主,直到50多歲才重回祖國拍攝母語片,因而大獲成功。

作為一部外語片,[冷戰]也獲得了三項大獎的提名——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和最佳外語片獎。它將成為[羅馬]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同時讓這兩部外語片佔據奧斯卡珍貴的提名席位,也能夠看得出奧斯卡評委們對於這樣的敘述方式是極為認可和推崇的。

而今年真可謂是外語片的大年,除了[冷戰]之外,[小偷家族]、[迦百農]、[無主之作]也都勢力強勁,非常有爆冷的可能性。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墨西哥到現在還從未獲得過一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德國影片[無主之作]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其實更對美國人的口味,很有可能成為大黑馬

5年前的[地心引力],讓卡隆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拉丁裔導演。

此次,重回母語的卡隆能否攜[羅馬]再度創造奧斯卡的歷史,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墨西哥電影?

或者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的外語電影?

或者首次同時囊括這兩項獎呢?

我們拭目以待!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26天後,奧斯卡最大贏家非他莫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你得知道,這個世界從不太平
年度殭屍片,背後竟是導演的一肚子苦水?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