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滿清入關之初,採取了一系列鞏固其統治的措施,剃髮令,圈地,逃人法,等等,可是縱觀有清一代,只有剃髮令得到徹底地執行,這與滿族統治者的民族心態有著密切的聯繫。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確立滿族正統地位的需要

每一個新王朝,都需要把他的新制度貫徹到臣民中去。滿族統治者也借鑒了歷史上的經驗。他們認為,軍事上的勝利並不能徹底地征服有著悠久歷史、文化高度發展的漢族人民,要達到使漢族人民真正成為清朝順民的目的,就必須根除漢族的民族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確立滿族的皇家正統地位。而一個民族的民俗,集中的反映了這個民族社會生活的歷史文化內容,體現出民族個性,深深地影響著一代代人的心理意識,即民族意識。

對於滿族人來說,他們認為祖先留下來的剃髮習俗是他們本民族外在的一個主要特徵。因此,入關伊始,多爾袞就宣布剃髮,並發表聲明說:「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這就把實行剃髮令的原因說的很清楚了,是為了「別順逆」。在滿族統治者的意識中,漢人剃髮,才是真正的歸順,就是改變了漢族的民族意識,才是真正的在思想上、精神上、意志上的歸順。

同時,清統治者也認識到:要統治比自己先進得多的漢民族,首先必須要在生活習俗、文化禮儀上使其與之同化,才能扭轉漢族人對自己的不服,或敵視,確立其地位,維護其統治。

所以,隨著清朝在全國統治地位的確立,滿族統治者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剃髮令,要求臣民永遠遵守,就是希望通過這種統一的髮式,讓廣大的漢族民眾養成共同的生活習慣、共同的心理,讓漢族向滿族學習,都統一到滿族的生活方式中來,從而根除漢族的民族意識,確立滿族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二、欲保持其民族文化特色

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這幾乎是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最初的普遍心理。然而,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少數民族,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底蘊是不一樣的。這源於各民族所處地域的自然環境不同。

最初決定民族文化型態的不是別的,而是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氣候及自然資源,這一切決定著民族共同體的的人口、生產與生活方式。不同的自然環境形成了人們不同水平、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文化和心理特點及社會意識。

滿族及其先民,世代繁衍生息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屬極寒之地,森林茂密,氣候寒冷而乾燥。在如此嚴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滿族人必須學會以堅強的意志和極大的耐力與大自然搏鬥,這就形成了滿族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崇武鬥勇,具有剽悍精神和務實的特點。正是這種文化,使得滿族入主中原成為可能。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對於滿族而言,騎射、服飾、髮式、滿文是這種滿族文化的主要特徵,同時也是滿族自我認同的具體表現,是民族的標誌,是民族生存的象徵。從以往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而逐漸衰落的歷史經驗中,滿族統治者充分的認識到:只有保持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不被漢化,才能維護其長治久安。


三、滿清政府的剃髮令則是他們欲保持其民族特色心理的重要體現

滿族是由女真部落發展而來的,很早就與漢族有著密切的往來,所以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學習過漢族典籍,尤其對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的歷史感興趣,並且以此為鑒。

特別是皇太極,他喜歡讀史,最常讀的就是金史。在《金史》中,對世宗完顏雍保其民族之風的記錄頗多。如十三年(1173年)三月,有雲「朕時常見女直風俗,迄今不忘。今之燕飲音樂,皆習漢風,蓋以備禮也,非朕心所好……恐異時一變此風,非長久之計」,四月,「顧謂皇太子及諸王曰:『朕思先朝所行之事,未嘗暫忘,故時聽此詞,亦欲令汝輩知之。汝輩自幼惟習漢人風俗,不知女直純實之風,至於文字語言,或不通曉,是忘本也。汝輩當體朕意,至於子孫,亦當遵朕教誡也。』」。五月,「戊戌,禁女直人毋得譯為漢姓」。二十七年(1187年)十二月,「戊子,禁女直人不得改從漢姓,學南人衣裝,犯者抵罪」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而皇太極最欽佩的就是金世宗的遵從舊制,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他經常組織大臣們一起讀史、學史。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皇太極召集諸貝勒大臣於翔鳳樓,使內宏文院大臣讀《金世宗本紀》,要求臣工效法金世宗,堅持本民族的文化傳統,「衣服言語,悉尊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並且認為,如果從了漢俗,就會「漸至懈廢,忘其騎射……社稷傾危,國遂滅亡」

從皇太極的言辭表明:其保持本民族文化特徵的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其尚武之風,彪悍精神,以此鞏固其統治,乃至千秋萬世。


四、自卑與自大之間

從關外到關內、從女真部落到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清朝統治者的民族心理是相當複雜的,「自卑」和「自大」猶如一對孿生兄弟,始終相伴。

作為少數民族,滿族依靠自己的金戈鐵馬,把一個四分五裂的弱小民族統一起來,並且進入中原主政。隨著力量的不斷增強,滿族統治者有著統治民族特有的自大情結;但是,面對人口數量巨大,且經濟、文化都高度發展的漢民族,滿族又不可避免的有著後進民族固有的自卑情結。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隨著女真部落的漸歸統一,努爾哈赤在其力量不斷增強,對明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情況下,民族自大情結不斷膨脹。

皇太極更是時時強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針對滿語,他規定「嗣後我國官名及城邑名,俱當易以滿語」,「毋得仍襲漢語舊名,俱照我國新定者稱之。若不遵新定之名,仍稱漢字舊名者,是不奉國法,恣行悖亂者也。察出決不輕恕」

針對冠服制度,頒布法令,要求官民服裝「俱照滿洲式樣,男人不許穿大領大袖帶絨帽,務要束腰;女人不許梳頭、纏腳。該管牛錄章京稽查,若有犯者,本身及該管牛錄、拔什庫俱有罪」

這種對本民族文化地推崇展現了強烈的本民族意識,這種意識表現為明顯的民族自大心理。隨著實力的愈來愈強,滿族統治者開始幻想有一天能夠取代漢族人成為中華大地的主人。

由此可見,滿族統治者並不安於東北一隅,在他們的心目中,遼闊的中原大地並不僅僅是漢族人的天下,滿族同樣有權力入主中原,主政天下。當他們如願以償,終於入主中原後,這對於一個社會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少數民族來說,自然是一件驕傲的事情,滿族的民族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民族自大心理日趨膨脹。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剃髮令的提出,正是這種民族自大情結的彰顯,是滿族民族獨尊心理的真實寫照,希望以此來得到其他民族的認同,甚至把其他民族同化。

同時,滿族原是一個狩獵民族,不但在人口數量上根本無法與漢族相比,而且,漢族具有悠久的歷史、高度發展的經濟文化,並且政治制度完備,統治者清楚地認識到這些都是滿族人望塵莫及的,因此,他們的民族自卑情結可說是根深蒂固的。

即使在對明作戰中,努爾哈赤亦稱呼明朝為「大明」、「天朝」。皇太極更是全面提倡以儒家思想為底蘊的中國傳統文化,提出了民族「一體論」,宣布「滿洲、蒙古、漢人,不分新舊,視為如一」,希望以此來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知識。

但是深受儒家傳統文化影響的漢族士人,仍然不忘「華夷之辨」、「夷夏之防」,仍然把已經主政中原的滿族視為蠻夷。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漢人的這種思想,深深刺傷了滿族的民族自尊心。不同民族的成員,最不能容忍的是外族人的侵犯及對其民族自尊心的傷害,民族自尊最明顯的標誌是不受他民族擺布的心態。

為了維護其民族自尊心,統治者認為首先要在生活習俗、文化禮儀上使其同化,以扭轉漢人對自己的敵視,甚至輕視。因為為了證明自己民族的勃勃生命力,每個民族總以自己不同於他民族的文化的各個方面,如服飾、語言、文字、節日禮俗、交往方式、生活習俗等而引為自豪,獲得自尊,並將其看做是民族生存的象徵。

因此,滿族統治者毫無例外的採取了高壓政策,「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口號的提出就是最好的證明。

參考文獻:

陳生璽:《明清易代史獨見》

金啟孮:《滿族的歷史與生活》

孔定芳:《清初遺民社會:滿漢異質文化整合視野下的歷史考察》

邊家珍,李自然:《試論清初滿洲貴族推行「剃髮易服」政策的主旨》

李斯娜:《剃髮令與清初各階層心態研究》

滿清入關後,為什麼強迫漢人「剃髮」?這也許源於他們深深的自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