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運是中國特色嗎?

春運是中國特色嗎?

全文共2359字 | 閱讀需5分鐘

除了中國的「春運」,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節日客流壓力。

春節將至,不少朋友已經開始使出渾身解數搶票準備回家。當然,該搶不到的還是搶不到,畢竟春運客流如此之大,大家都不容易。

話又說回來,被媒體渲染多了,很多人已經認為春運是中國的特色。其實不然。春運的本質是「人口在特定時間段的大規模移動」,在全世界範圍內並不少見。其恐怖的氣氛,也令當地群眾不寒而慄。

東亞國家哪一個人口不多,就在於有沒有讓他們流動起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別國的「春運」。

發展中國家交通難

和春運的原理一樣,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城鄉貧富差距大,適齡工作人群在本鄉本土往往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都喜歡湧入工作機會較多的大城市謀生。到了節假日,這些遊子就要返鄉與家人團聚。

很多人會發現南亞地區的燈光似乎比東亞面積更大

其實是由於平原地形 大量的農村人口

其城市化進程較東亞更慢

比如在泰國,每年4月13日至16日的潑水節就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相當於我們的春節。節日期間,全國各地潑水狂歡,沖走晦氣祝福未來。這也是個團聚的日子,年輕人集中返鄉,可想而知全國上下客運必定不輕鬆。

反正也是堵著

不如潑潑水

去年4月17日,潑水節結束後,曼谷迎來了返程高峰,民眾陸續從各小城鎮趕回曼谷工作。當天,曼谷火車站、客運站等地人頭攢動,到處是密密麻麻的一片。列車、巴士剛停下,手提大包小包的人群齊齊湧出;另一邊接旅客的公交、計程車站點排起長龍,不等個半小時也別想上車。

曼谷畢竟是整個泰國的心臟

除了往返於曼谷與老家

南北之間過境也躲不開它

甚至有這樣的狀況

方便人民群眾上下車?

為了維持節日交通高峰期的秩序,曼谷警方安排2000多名執勤人員到各大客運站、火車站、機場等人流中轉地和城內主幹道、擁堵路段等地疏導交通,防止意外發生。但防不勝防,潑水節期間還是發生了近3000起交通事故,傷亡慘重。

各種小事故真是層出不窮

神奇的印度情況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印度人有82%是印度教徒,過的最重要節日是迪瓦利節(也叫排燈節),在每年的公曆10-11月。迪瓦利節到來之時,大量外出打工的農村人口紛紛返家過節,使平時本就繁忙的鐵路線路更為擁擠,就出現了有名的「掛票」——持掛票的乘客可「掛」在火車上回家,車廂不夠「掛」車頭,車頭不夠「掛」車頂,景象著實壯觀。

以至於大家已經對此形成了固化的印象

當然「掛票」是免費的,選擇「掛票」可能不是迫不得已而是自願。但無論如何,光是這種不怕危險、「掛」在火車上也要回家的精神就已經很讓人佩服了。

爬滿火車的情況並不多

雖然有多改善,但仍然非常擁擠

信仰真主的穆斯林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喜歡趁著節假日回家跟親人團聚。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團圓節日則是開齋節。這是齋月之後開放禁食的日子,很多以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都會放假若干天,讓禁食了一個月的穆斯林們約上家人朋友好好吃一頓。

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等人口稠密的亞洲國家,一年一度的開齋節也就成為了一次「交通劫」。

其中印度尼西亞作為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全國約2.3億人口中約有87%信奉伊斯蘭教,每年都會有上千萬印尼人在開齋節回鄉探親掃墓。從開齋節前的兩三天開始,長途汽車站、客運碼頭、火車站,就成為了最繁忙擁擠的地方。這種巨大的回鄉潮,也給印尼原本就欠發達的交通系統造成了巨大壓力。

爪哇島上的中心城市,

如雅加達、泗水、萬隆

都面臨極大的交通壓力,

這還不算上對島外的水上交通

但是歸鄉心切,誰管交通系統的壓力?擠得上就擠,擠不上就爬,爬不上再硬擠,反正我們掛在火車上也要回家。

發達國家也忙碌

有人可能認為,類春運現象是發展中國家才有的,而發達國家交通系統完善,人民素質高,不太可能出現這種糟心的事。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就「春運」這種比誰更能擠的事情來說,發達國家也毫不示弱。

在亞洲,韓國人口多集中在首爾、釜山等大城市,每年春節前,機場、火車站、汽車站裡都是人山人海。不過好在韓國面積不大,公路鐵路系統又比較發達,除濟州島等一些島嶼外,一般地方駕車不超過半天都可到達,不會出現旅客過度滯留的情況。

但韓國的高速公路一樣會堵成停車場。

北方有不堵車的經驗,

只是南方學不來

與人口稠密的亞洲發達國家相比,人口密度較低的歐美國家的「春運」沒有那麼可怕,但也並非全無問題。

以美國為例,相較於歐洲,這裡的貧富差距大、大城市化現象嚴重,在西方重要節日——感恩節、聖誕和元旦期間,交通流量的猛增成就了「冬運」。美國鐵路系統並不是很發達,國內客運主要依靠私家車和短途航班,這讓公路和機場不堪重負。

可以說是相當嚴重的

在感恩節前後的6天里,全美旅行人數會增長50%左右,從聖誕節到新年期間,旅行人數增長23%左右,對於平日就已經滿負荷的公路和航空系統來說也算是個噩夢。尤其是公路系統,在去年聖誕前夕到元旦假期,有超過9000多萬美國人自駕出行,堵車已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排隊綿綿無絕期

想家的中國人

不過說了半天,雖然各國都有節日客流壓力,但最難辦的還是非中國莫屬。

近年來,國內的春運客流量節節攀升,已經到達了近30億人次,除去最受歡迎的鐵老大,光是民航接待人次就到了6000多萬。憑藉此規模,中國春運還被評為「世界最大的周期性運輸高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類大遷徙」,相當於讓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總人口搬一次家。

相當於半個地球大搬家了...

今年的人口大搬家這不說著就要來了。

據預測,從1月21日開始到3月1日的40天中,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9億人次,比上年春運增長0.6%。其中,鐵路4.13億人次,增長8.3%;民航7300萬人次,增長12%;水運4300萬人次,與上年基本持平。縣際以上班線客運量將繼續呈下降趨勢,但農村客運、定製客運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預計道路客運24.6億人次,與去年基本持平。

人潮湧動的背後,其實是中國人和全世界人民共享的那種重視家庭、追求合家團圓的相思之情。無論是一列列呼嘯的火車還是一架架起飛的航班,都滿載了思念和期待團圓的溫情。

為的就是這一刻

·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西班牙大流感,一場改變了世界的瘟疫
槍斃命令執行者宋希濂談瞿秋白就義內情!

TAG:中國國家歷史 |